电视剧起名傍古诗词成流行 剧名变长为哪般?

2019-06-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电视剧起名傍古诗词成流行 剧名变长为哪般? <那年花开月正圆>和<那片星空那片海>,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两部电视剧的名字:一个是孙俪主演.正盘踞收视榜冠军的传奇年代剧:一个根据著名言情IP改编.即将登陆湖南卫视黄金档.不过,明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题材,光看剧名却根本没法猜出哪个剧名对应的是哪一部剧.两个名字读起来竟然还有些押韵,互

原标题:电视剧起名傍古诗词成流行 剧名变长为哪般?

《那年花开月正圆》和《那片星空那片海》,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两部电视剧的名字:一个是孙俪主演、正盘踞收视榜冠军的传奇年代剧;一个根据著名言情IP改编、即将登陆湖南卫视黄金档。不过,明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题材,光看剧名却根本没法猜出哪个剧名对应的是哪一部剧。两个名字读起来竟然还有些押韵,互换身份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2017年以来,电视剧观众的最直观感受是剧集越拉越长,动辄60集开外,剩下的就是名字也跟着看不懂、记不住了:《奇星记之鲜衣怒马少年时》、《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何所冬暖,何所夏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寂寞空庭春欲晚》、《山月不知心底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想和你再去吹吹风》、《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初遇在光年之外》、《你这么爱我,我可要当真了》、《香蜜沉沉烬如霜》、《军统枪口下的女人之潜伏》、《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等等。古装剧剧名几乎都是七言诗起步,现代剧也都要文艺范儿、“豆瓣体”的抒情缥缈一把,长达十几个字甚至中间有标点符号,几乎成了标配。而这些剧名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既“不知所云”又有着强烈的同质感——说白了就是营造一种类似的感觉,至于名字的真正功能,已经非常模糊。

题,本是内容的总名目,“以照篇中微妙之文”,然而时下热门的电视剧名字早已放飞自我并越走越远,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近年网络IP改编剧占领市场的“后遗症”。网文写作的模式跟传统写作最大不同就是作者会根据网友反馈来更新甚至会突然改变情节走向。换言之,作者最初也“预知”不了整个作品的构架,名字自然就不可能起到统领全篇的功能。因此网文的题目大多只是提供一种文风的“感觉”,“云山雾罩”也是情之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其二,当下的电视剧观众已经换代,80后、90后成了绝对主力,他们青春期的阅读,大量跟网络小说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关,网文偏重“唯美”、“空灵”的审美趣味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因此,不仅那些大IP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名字照搬,一些原创剧也跟着起类似风格的名字,明显透着是对市场的一种迎合。其三,视频网站的壮大,在电视剧交易中逐渐掌握话语权,很多主创和影视公司都在以所谓的“网感”极力讨好。概而言之,这种“流行”出现的背后,和电视剧观众年轻化、网文风格倒灌电视剧审美,网络播出平台掌握话语权等大环境的变化有关。

这种字数越来越长、意味“云山雾罩”的剧名正在电视剧圈中流行起来,有人欢喜有人忧。一种观点认为,它的“唯美”趣味符合市场要求,顺势而为并无不妥;也有批评的观点指出,“网感”本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起个长名字就能有网感了?——两年前的《琅琊榜》、《伪装者》,都是文题匹配的好名字,丝毫不影响剧的传播和所谓“网感”。更有观众质疑“如今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总结剧中独特内容或价值观了?因为它没有”,所以只能故弄玄虚、只能把取个“云山雾罩”风格的名字当作“标配”。编剧余飞就说:“这些剧取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你看懂这个戏是讲什么,它只是想传达给你某种气质。这种气质来自于网络或某种大IP,很多时候它就是一种广告。”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原名是《大义秦商之安吴寡妇》,也有简版的《大义秦商》。看过剧的观众都明白,后者才是传统的、洞明剧情和匹配主旨的真正“剧名”。但是放在上述一堆唯美缥缈的名字中,的确已经显得非常生硬突兀和“过时”了。该剧导演丁黑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之所以改名是觉得“大义秦商”太沉重,这个剧无法承载这么厚重的名字。改名的过程是集体创作,大家东一句西一句的提意见,孙俪提到了“花开月圆”,因为剧中周莹跟丈夫吴聘最经典、并被不断闪回的一场戏就是二人在月夜下伉俪情深,吴聘用一张剪纸的月牙将残月“补”成了圆月。改名之后,丁黑还特意拍摄了一场一镜到底的闪回,作为该剧的主打预告片。所以“花开月圆”说到底跟这部剧还是文题相符的,只不过可能受了时下文风的影响,也一不小心就成了“流行体”。

(责编:潘惠文、蒋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