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仕华的故事 新疆军医庄仕华与一万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每次巡诊,哈萨克族老阿妈都拉着庄仕华的手亲吻维吾尔族患者对庄仕华竖起大拇指如今,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锦旗。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丰博、冷奇丰、林之谣):第一次进入武警新疆总队医院的人,往往都会被一堵堵扑面而来的“红墙”所震撼。
这不是墙纸,而是外国患者以及全国各族群众自发赠送给医院和院长庄仕华的锦旗。一万多面绣满汉、维、蒙、藏等各种文字的大小锦旗,层层叠叠、一望无际,细述着人民好军医庄仕华的大医大爱。
有的锦旗文采斐然,把庄仕华的名字嵌在藏头诗里,有的锦旗质朴地写着"给我治病给我送饭,给我买营养品"……一万多面红灿灿的锦旗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故事一:伊宁患者宫润香的“起死回生“ 大清早,记者守侯在庄仕华的办公室门口采访他,可他没顾上接受采访,匆忙拿着几件简易的医疗设备挨个房间查房,关注着每个病人的最新病情。
在一间病房里,即将出院的伊宁市市民宫润香女士紧紧拉着院长的手不肯放开: “宫:‘谢谢你院长,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我好了现在,我可以出去转了。’ 庄:‘转一转挺好。’ 宫:‘我这是第二次生命……’ ” 宫润香患有严重的胆管结石,由于她体重过重,同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由于病发时十分危险,辗转几家医院都无法收治。
最危急的时刻,是庄仕华挽救了她的生命。她说:“我去了四个医院,人家都不给治,我都没抱着活的态度了,我的儿子也都心想要抱着我的骨灰盒回家。院长一看后说我们搏一下吧,五月三号进手术室,进去三个小时零十分钟出来的,我现在就好了已经,过几天我就想准备回家了。
” 故事二:阿妈帕依夏木老阿妈的精神支柱 2010年6月5日,庄仕华带着医疗队在乌鲁木齐县巡诊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庄院长,我想听听你的声音……” 电话是75岁的维吾尔族老阿妈帕依夏木打来的。
她患有胆囊癌肝转移,入住总队医院时已是晚期。每当病情加重“挺不过去”的时候,她就让家人给庄仕华打电话。
她说:“我只要听到庄院长的声音,就有活下去的勇气,病痛也会减轻许多。” 庄仕华跳上车直奔医院,此后一直与老阿妈保持着热线联系。 帕依夏木奇迹般地多活了3个多月。家人说,庄院长是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
故事三:神医每天剥葡萄皮练刀法 高超医术的背后,是庄仕华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为了尽快能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少患者在手术台上的时间和痛苦,庄仕华每天要提几串葡萄回家,站在镜子前练习用手术刀剥葡萄皮的手法,每天三小时,几个月后,庄仕华完整无损地剥下了一颗葡萄皮,晶莹剔透,不见一点葡萄汁。
有一回,庄仕华把剥好的葡萄又递给他的女儿吃,女儿又一次叫唤起来:“爸爸,我不想吃葡萄了,真的是不想再吃了”。
病人离不开庄仕华,是因为他有妙手回春的神奇医术。他治愈的病人中,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1岁9个月,既有患艾滋病的,也有一闻抗生素就严重过敏的,还有2100多名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等并发症的高危患者。
庄仕华以精湛的医术,坚持每天六个小时二三十台手术,创造了10万多例腹腔镜下胆囊手术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 故事四:南疆北疆来的患者“无论如何都会加床位” 为了让百姓看得起病,解决一些大型手术治病贵、治病难的问题,庄仕华还带领团队摸索出了一套科学、价廉、有效的治疗方案。
要求医院所有药品和器械都从生产厂家直接进行招标,减少中间买卖环节,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看病用药的成本。
他说:“我们有个承诺:择期手术的病人不超过三天。为什么我们一天要做几十个手术呢?病人少住一天院就要少花好多钱。做到尽量合理的检查,用B超检查清楚的绝对不用CT检查,当天其他医院的化验单到我们医院有效,一个礼拜里以内的心电图、透视单、B超单都有效不检查了;专门有个用药检查小组每天对每个医生的用药进行检查,用药是不是合理,不准你用昂贵的药,而且用药时间给你限制,一般的用三天,最重的五到七天必须停药。
就这么一算一个病人节约四五千块钱(人民币)完全可能的。
” 一些患者告诉记者,在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腔镜下的胆囊摘除手术的费用基本在五千元人民币左右,胆囊息肉摘除控制在五千元以内。而在内地其他省市,做一个腔镜手术,费用则将近一万元。
因此,很多国外患者以及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 庄仕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了一个个病患,也带动和感染着医院的每位同事。当了八年肝胆外科护士的岳亚萍回忆说:“有一次病人特别多也没有什么床位了,有一位南疆来的病号,我就给他排上队让他明天早上过来。
院长就狠狠地把我批评了一顿,就说这些能到咱们医院来的很多都是南北疆来的贫困农牧民,他们凑点钱来做手术很不容易。院长就让我们给他加床,就加到旁边的处置室,院长家里面做的饭给他送过去了,病人做完手术出院以后特别感激。
从此以后形成了一个规矩——有病人来住院,我们都会问清楚他们家是哪里的,大概问下他的条件,如果南北疆的我们不管怎么样都会给他加上床位的。
” 故事五:阿丽瓦热缝制的13顶小花帽 除了为患者治病,庄仕华还和同事一起,照顾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患者和失学的儿童。八年前,庄仕华从死神手里救回了维吾尔族妇女古丽沙的命,当知道古丽沙失业在家,丈夫离家出走,一个人还要拉扯三个年幼的孩子后,他就和这个贫困的家庭结成了“亲戚”,经常和妻子利用周末、节假日来古丽沙家里为她解决困难。
帮她修缮房屋,送来羊肉米面,给孩子交学费,帮助古丽沙联系工作。
在庄仕华和医院的帮助下,去年五月,古丽沙家分到了廉租房,又是庄仕华带人给他们装修好房间,把房租、水电暖费一次交清。古丽沙的女儿阿丽瓦热每次只要取得好成绩就给庄仕华缝制一顶小花帽,至今已经缝了13顶。
她说:“在我们这个民族里面,送花帽是给自己最尊敬最亲近的人,表达自己的心意。我觉得他在我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一个人,觉得像自己的爸爸。每次一见到他们一家人在自己家里边,就感觉特别开心、特别热闹。” 类似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连续几年为走不了路的再冬汗上门按摩直到老人再次站起来;帮穷困的帕塔木汗开小卖部,用自己的工资为她家盖起新房;让嗜酒如命的木合塔尔改掉坏毛病走上致富路……就是这一件件事实,让汉族军医庄仕华被新疆百姓誉为暖心毛毯、大漠深处的康乃馨、塞外“庄一刀”、草原上的流动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