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书法拍卖 黄庭坚的书法拍卖价值为什么那么高?
原标题:黄庭坚的书法拍卖价值为什么那么高?
2010年6月3日,北京保利拍卖会上,经过近70轮竞价,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首次在国内诞生——北宋黄庭坚行书《砥柱铭》卷以3.9亿元落槌,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达到了4.368亿元。黄庭坚曾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他的行书能入古出新,新俏瘦硬,清雄雅健,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创造出了与魏晋以来传统行书截然不同的新奇面貌,因此在千年后的今天拍得天价,实属必然。我们看:
首先,长撇大捺,字形新奇。每一个看到黄庭坚行书的人都会被那长撇大捺、新奇独特的字形所吸引。这是他创造的中宫紧敛、长笔四展、风神俊挺的新书风。这方面他虽受梁朝《瘗鹤铭》的影响,但字体中宫更为敛结,而开朗处更加宽博。
他写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有一个圆心,然后从中向四面放射出长长的笔画来。这种放射式的书体结构,突破了晋唐以来的四面停匀方正的行书外形。为了使字的中宫紧密雄强,他还采取了点画借让的办法,在组合上左顾右盼,俯仰生情。
如他的《诸上座后记》中的“任”字,“亻”左倾而“壬”右斜,形成“V”型结构,刚好托住上面的“李”字。“吾”字和“人”字的长横、长捺,都夸张伸长到左右行间的空白处,具有填补空白,使章法浑然一体的作用。
其次,分间布白,大胆夸张。黄庭坚冲破了魏晋以来书法分间布白力求均匀的传统方式,在字的分间和章法布白上,大胆夸张。从他的行书看,由于他既要夸张伸展字的某些笔画,又要把握重心,因此笔画间很自然地出现较大的空间。
这就叫“用白”,其实也是特殊的“用墨”。当然,一般的书法作品都有留白,但比较起来,能如此自觉地、更为大胆地夸张留白,黄庭坚实为千古以来第一人。如《诸上座后记》的“遗”“道”二字的留白之大,确实达到惊人的程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字势斜侧,不平求平。他常爱敧斜取势,不但横画一波三折,倾斜度大,如《诸上座后记》中的“一”字;而且就连竖画也写得虬曲不正、翩翩飘动,如《诸上座后记》中的“李”“净”字的竖画。另外,字的各部分以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常以相承或相应的歪斜作配合,使字态行势在不平衡的攲侧中富有平衡,平衡中又富有倾斜。
这就使之产生了特有的情趣。如他的《经伏波神祠诗卷》中“蒙”字已带侧势,下加两点,更加重了右边的分量,故“篁”字偏左,这三字组合略有不平衡之感。
第四个“竹”字左右开张,分别穿插在“篁”字的右下方,并组成一个直角在右下方的三角形。于是这一行就有了局部的斜侧而整体上平衡的美感。第二行的“下”字往左倾倒,“有”字的撇的起头和横则把它撑住,这就斜而复正了。
“路上壶”字又渐渐偏左,行势倒向右边。但“壶”字最后一横特长而平,成为这一行的底座。同时,这一行的斜势又被上一行抵住,复归平稳。这两行字敧正相参、斜直互济,重心不断变换,构成了有意味的审美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黄庭坚行书用笔含有篆意。康有为指出“其笔法瘦劲圆通,则自篆来”。那些长画波势明显,给人以峻拔奇险、飘荡纵逸之感,而这种艺术特色又与他用笔运腕的方式有很大关系。他善于悬腕回锋,又喜用软毫笔,以至于人们说他无一笔不自空中荡漾而又沉着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