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塔里木河》用诗意语言抒写大河传奇

2019-07-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人民网北京6月29日电(唐平)6月29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扶持.新疆电视台摄制的十六集电视纪录片<塔里木河>研讨会在京召开.该片由新疆电视台历时三年,行程数十万公里,精心制作而成,节目将于7月1日至19日在新疆电视台首播,并同步在优酷纪实频道全网独播.当天播放了一集样片,业界多位专家和各个播出平台负责人纷纷感慨:<塔里木河>用诗一样的语言呈现了诗一样的中国面貌. tion")showBodyUI(&q

人民网北京6月29日电(唐平)6月29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扶持、新疆电视台摄制的十六集电视纪录片《塔里木河》研讨会在京召开。该片由新疆电视台历时三年,行程数十万公里,精心制作而成,节目将于7月1日至19日在新疆电视台首播,并同步在优酷纪实频道全网独播。当天播放了一集样片,业界多位专家和各个播出平台负责人纷纷感慨:《塔里木河》用诗一样的语言呈现了诗一样的中国面貌。

记录普通的精神和梦想

塔里木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族、汉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等多个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十六集电视纪录片《塔里木河》以塔里木河为载体,通过沿岸风光地貌,风土人情的变化来反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南部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沧桑巨变。节目聚焦塔里木河流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充分挖掘平凡人和平常事中的独特之处,展现南疆人民为实现“中国梦”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在当天播放的样片中,龟兹歌舞团学习龟兹乐舞的玛日古丽、库车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临摹工作者梁冠松、龟兹文化研究院文物保护所所长叶梅等主人公的故事伴随着大美风景娓娓道来,三个人物的生活因为壁画而串联起来并相交集,影像叙事最后落地到“让人内心柔软”的千百年来土地上生长出来的龟兹文化。

新疆以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成为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的宝地。1987年,新疆电视台第一部大型纪录片《环游塔里木》开拍。29年过去了,塔里木河的面貌已焕然一新。总导演谢君文说:“29年后,当我们重新拿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这条流域的时候,我想我们想展示的不仅仅是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民俗的奇观和个人生命成长的轨迹。我们想发现和记录的是家国情怀,是普通人为之奋斗的精神和梦想。我们希望呈现并构建起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今日新疆的形象。”

新疆纪录片的“里程碑”

研讨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说:“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纪录片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该片的推介词中说,读懂塔里木河就读懂了新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可以说读懂塔里木河才可以读懂中国。人类文明都孕育于河流,不能让塔里木河只成为新疆的塔里木河,十六集电视纪录片《塔里木河》的魅力就在于它关注了塔里木河沿岸生存的这些普通百姓的故事,从而让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原会长刘效礼将军观影后感慨道:“《塔里木河》是新疆纪录片的一个里程碑。。用一句话来概括纪录片《塔里木河》,就是用诗一样的语言呈现了诗一样的中国面貌”。刘效礼还从各个角度来解析这部纪录片:“它有诗一样的画面,散文诗式的解说,以及精美的后期编辑。比如说特写,马蹄抓地,吹鹰笛的老头就很有视觉力度”。刘效礼还称,新疆的纪录片人非常能吃苦,非常能战斗,就像新疆的馕一样,那么踏实,那么筋道。

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总编室宣传统筹部副主任陈真说他一口气看了八集《塔里木河》。在他看来,全片在主题表达、影像纪实和艺术观赏性上成功进行了一次创新努力,做到了四个方面的结合。“官方语境和个性化表达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宏大叙事与细节展现的结合(即深刻表达与情感宣泄结合)”,陈真表示。

人文视角抒写大河传奇

真实纪录是纪录片的灵魂与核心,故事化叙事是纪录片讲好故事的关键。《塔里木河》去除或淡化了传统的宣传和颂扬格式,用一颗充满好奇与探知的心,客观的引领观众去看、去听。两条主线贯穿全篇,一条为地理线——塔里木河流的源头到尾闾,包括四源一干的发端、流向、特点等等;另一条为故事线——塔里木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故事。

北师大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表示,过去新疆主题的纪录片注重在自然选题上开掘,而《塔里木河》兼具了人文性,尤其是在人文背景下触碰到人物命运。“纪录片要进入人物命运,进入当代人物情感,而不是那种表演式的情感。龟兹壁画通过编舞把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接转化,让古代中国艺术和文化在当代激活融入了现代中国。”

据悉, 7月1日《塔里木河》即将开播,新疆卫视、优酷纪实双平台播出,此外,联合播出平台还包括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科教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纪实,上海纪实频道,土耳其、埃及、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