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雷家书 张太雷致妻书:我现在觉悟 富贵是一种害人的东西
“从这段朴实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张太雷在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投身革命前后的思想转变和人生追求。”张太雷的外孙——退休武警少将冯海龙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提到这封家书。据他介绍,这是张太雷现存唯一的一封家书,这封信的原件目前保存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在冯海龙眼中,外祖父张太雷是一位孝子。他八岁丧父,他的母亲年轻守寡,靠在亲戚家帮佣的微薄收入,将他和姐姐拉扯大。张太雷在北洋大学读大三时,姐姐出嫁了,他母亲一人独居,因积劳成疾身体不好需要有人陪伴照顾,于是为他包办了一门婚事。
张太雷非常体贴、孝顺母亲,奉母命回乡成亲,与识字不多的孤儿陆静华结了婚。“那时候,张太雷在北洋大学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学生中张扬个性,崇尚恋爱自由的风气很盛,他能这么做很不容易。”
张太雷在家书中主张女子要自立,不做丈夫的附庸,劝导妻子入学堂学文化,练习刺绣、画画等技艺。他牺牲后,陆静华靠这些实用本领艰难维持五口之家的生计,她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还要抚养当时最大才7岁的三个孩子。
冯海龙说,外祖母陆静华是一位感人至深的伟大女性。她29岁开始守寡,为了丈夫的嘱托,在战乱的年代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都没有舍弃自己的婆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1927年就已瘫痪的老人一直活到1942年,72岁时才去世。她还坚持供三个孩子读书,两个女儿都上了师范学校。
张太雷的三个孩子要么尽忠,要么尽孝。大女儿张西屏为了帮母亲照顾奶奶,放弃了一直向往的参加革命工作的机会;二女儿张西蕾,也就是冯海龙的母亲,1938年前往上海找到地下党组织,去皖南参加新四军时,年仅16岁;儿子张一阳也参加了新四军,18岁时在皖南事变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