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萍绿岛小夜曲 周蓝萍与《绿岛小夜曲》传奇(五)
四、你的歌?我的歌?──《绿岛小夜曲》的亚太流行
一首好的歌曲有旅行者的特质,不待人为宣传,自然就能流播四方,代代相传,《绿岛小夜曲》自从问世之后,伴随着亚太地区的商务贸易、人口移动的频繁来去,穿梭旅行于不同国家和地域,甚至在新的空间里出现了新的面貌。本节探究此曲在亚太流行的足迹,分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大陆等三个区块论述:
(一)香港──由《I am Yours》到《友谊之光》
1949之后,部分上海流行乐坛重要人物陆续南迁,香港隐隐然取代上海,成为国语流行歌曲的中心。[1]如前所述,1960年司马音曾在天使唱片录制《绿岛小夜曲》,时间还早在四海唱片紫薇版之前,是此曲进入香港的最早记载。此后香港除了各种翻唱以外,还出现了几个改编版本,可见此曲即使在高手林立、名曲云集的香港也依旧出色。
受到香港歌坛演唱英文歌曲的风尚影响,1960年代前期,香港出现了《绿岛小夜曲》英文版,潘迪华(Rebecca Pan)以《绿岛小夜曲》的旋律演唱了《I am Yours》,以“英词中曲”形式反映了当时香港的“时代曲的国际化”的潮流。
[2]1968年,粤剧名伶冼剑丽也以《绿岛小夜曲》旋律演唱了《荷花千朵水里开》,[3]粤语发音,梆笛、扬琴等传统乐器伴奏;冼剑丽以戏曲功底演唱,拉高调门,嗓音高亢明亮,行腔转韵多了装饰音,可谓是粤剧化的时代曲。为何粤曲有如此作法?香港著名的作家黄湛森(沾)曾分析:
粤曲向来有个兼收并蓄,只求合用,?问来源的顺手习惯,国语时代曲的旋?,根本时常在粤曲里面出现。粤曲中人,讲究旋?“合耳轨”;意思是旋?必须切合观众惯于接受的轨道与?向,换句话说,应该采用观众耳熟能详,一听就觉得亲切的曲调。[4]
1974年另一个粤曲版本出现,名为《如钩新月挂天边》,是香港无线电视台电视连续剧《芸娘》插曲,[5]黄舜词,演唱者为华娃。这又是一个印证黄湛森粤曲“合耳轨”的事例。当时周蓝萍去世数年,《如钩新月挂天边》每日出现在连续剧中,观众无数,由此可见《绿岛小夜曲》深合港人“耳轨”,是“一听就觉得亲?的曲调”。
1987年,香港出现了第三种粤语发音的改编版,电影《监狱风云》的插曲《友谊之光》,此片由周润发、梁家辉领衔主演,林岭东导演,卢冠廷音乐,演唱者为玛俐亚(Maria Cordero)。
[6]顾名思义,《友谊之光》歌颂友谊可贵,特别强调犯人之间的患难义气。片尾梁家辉饰演的卢家耀即将出狱,出现犯人参差不齐的男声合唱:“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音量逐渐增强,似乎显示同声相应的友谊力量;第二段鼓声先导,玛俐亚浑厚的嗓子嘶吼而出“纵有万里山,纵隔两地遥,不须见面,心中也知晓,友谊改不了。
”一改前段沈闷压抑的唱法,刻意不完全依照节拍而“浮”在伴奏上,歌声豪迈飞扬,鼓声震撼人心,确有相当感人力量。
《友谊之光》虽写犯人,却受到港人普遍喜爱,黄湛森就指出这是香港“人人会唱”的歌曲。[7]许多场合都演唱以表心意。[8]随便翻检香港报纸,果然看到许多欢聚场合,必定演唱《友谊之光》作为结束宴会的高潮。[9]
由各种改编版的出现,可知《绿岛小夜曲》在香港的流传遐迩;黄奇智曾指出“周蓝萍……在60年代初的香港有一定的影响力。”[10]黄湛森《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第三章名为《不了情》与《绿岛小夜曲》时代(1960~1973)〉,论述六七十年代香港歌坛如何深受台湾影响,“《绿岛小夜曲》时代,台湾风变成时尚”,[11]所论内容其实与《绿岛小夜曲》关系不大,但标题定为《绿岛小夜曲》,已将此曲视作台湾整体流行曲歌的代表象征了。
(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绿岛小夜曲》The State Song of Penang?
前文引述紫薇灌录万国唱片的《绿岛小夜曲》,曾经在菲律宾风行一时,其实此曲在东南亚都十分受欢迎。1966年,报载当时的经济部长李国鼎鼓励厂商积极拓展外销,在演讲中特别指出在马来西亚举办的工商产品展览会,四海唱片虽是一家小厂,但销路非常好。[12]次年1967年6月,台湾省商联会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中华民国怡保商展”,又是四海唱片销售一空,[13]创办人廖干元在访谈中回忆这段经过:
大约民国五十年代,我们去泰国参加商展。……所有人都集中过来抢着买我们的唱片;我们包得多快,就卖得多快。两千张唱片很快就卖完了,我一看卖得这么好,赶快用航空再寄两万张唱片来。……我在马来西亚展览,片子全卖光了,街上哪怕是巷子里,都在放我们的唱片。
马来西亚当地很大的唱片公司,老板姓○,原本经营○○业,我说我要参观,他们不肯,我透过记者的关系进去。他们的工厂只有三台压片机,我一看,三台机器都在压《绿岛小夜曲》。[14]
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四海唱片开拓东南亚巿场的积极态度。四海唱片创办人廖干元认为“有华语处就有巿场”,因此参与经济部等单位办的商展主动出击。据他回忆,当地华人区整条街上听到的,几乎都是紫薇《绿岛小夜曲》的歌声,其中当然不少是四海唱片卖出来的片子,但更多的,都是当地唱片公司拼命赶工生产的盗版片。
谈起“三台压片机都在压《绿岛小夜曲》”,廖干元的口吻既骄傲又无奈。他的回忆结合紫薇的演唱记载,更可看出《绿岛小夜曲》受欢迎的程度。根据紫薇生平资料,1966年她曾经在新马等地巡回演唱。[15]当地报纸有如下记载:
在这几年来,东南亚一带的歌坛里,凡爱听华语歌曲的歌迷,可说都给台湾的“歌坛之宝”紫薇与张清真的歌声给迷疯狂了。紫薇的《绿岛小夜曲》与张清真的《月光小夜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曲。……根据去年的华语流行歌曲唱片畅销纪录,紫薇占第一位,张清真是第二位,足见她俩的歌声已经成为南国歌迷们的偶像。
演唱节目最引观众注目的,当推号称歌迷新偶像的紫薇,那支百听不厌的《绿岛小夜曲》,一曲既罢,掌声、采声几震撼了整个体育馆,观众高喊再来一个的呼声良久而不绝。[16]
以上的报导可以看出当时《绿岛小夜曲》狂卖流行,紫薇誉满东南亚的盛况。因为太受欢迎,久而久之,《绿岛小夜曲》已不复被人记忆为外来歌曲或台湾歌曲,竟然落地生根被当地人视作自己的家乡歌谣了,网络上曾经有这样的文字:
绿岛小夜曲 should be the state song of Penang, if not, at least it is my unofficial state song. I have been away from Penang for more than 20 years, and this song will always remind me of my hometown, Penang.
The song had been with me since the 60s…… It tells you the story of an island, like my hometown Penang. The song of the green island, Penang. [17]
这是2011年11月24日一位网友在《槟城人》(Penang, Penang lang)网页上贴出的言论。身为一般听众,这位网友认为《绿岛小夜曲》应是他的家乡──马来西亚槟城的“州歌”,至少是他个人认定的州歌,因为此曲描写的“绿岛”神似槟城,让他这个离乡20余年的游子油然而生故乡之思,由此可知《绿岛小夜曲》已经完全融入槟城华人的文化中,竟被视为可以象征槟城的代表歌曲了。
(三)大陆──“我思念一个绿色的岛”
《绿岛小夜曲》创作于两岸对峙的年代,早年自然无法流行于大陆,及至两岸逐渐开放,《绿岛小夜曲》的影响力也扩及对岸。潘英杰在《绿岛小夜曲的词曲及唱》一文提到大陆歌唱家吴霜演唱此曲,事实上在此之前,大陆早已出现此曲。
1979年6月《中国时报》出现了如下标题:《绿岛小夜曲流行到上海电梯小姐和匪干都喜欢哼哼唱唱》[18],可以判断大约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绿岛小夜曲》伴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风潮就已登陆了。
2012年大陆期刊《歌曲》刊出一篇读者投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提到作者1981年初在河南巩县买到了《歌曲》杂志1980年1至6月合订本,其中收有《绿岛小夜曲》歌谱,是他“梦寐以求”的歌曲,让他“喜出望外”。
[19]经检索《歌曲》杂志,《绿岛小夜曲》歌谱发表于1980年1月号,署名“潘英杰词,周兰萍曲”,[20]这是笔者所见大陆最早资料。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非北京、上海、厦门等沿海居民,1981年买到歌谱时,显然已经会唱并且十分喜爱此曲了,可以看出当时《绿岛小夜曲》的流行已深入内地。
次年,1981年11月,《音乐世界》杂志也再度刊出了《绿岛小夜曲》歌谱。[21]此后大陆刊物中不时有关于此曲的报导,或是记述此曲的创作缘由,[22]或是由此曲谈到台东绿岛的优美风光,[23]也有作为儿童钢琴练习曲的《绿岛小夜曲》,[24]甚至有模仿《绿岛小夜曲》的新创作品。
名为《绿岛情》,歌词开头如下:
我思念一个绿色的岛,太平洋上它像一片树叶在飘。
蓝蓝的海风在轻轻地吹,高高的椰树在风中摇。[25]
全曲以海风、椰子树、姑娘、月光等意象写台湾,十足脱胎于《绿岛小夜曲》,不仅如此,曲中还写“妈妈丢失了新娘的铜铃,嘱咐我长大了回岛上寻找”,所以“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我与绿岛情未了。”意在言外,不言可喻。凡此种种,均可说明《绿岛小夜曲》在大陆流播遐迩,早已跨越了海峡之隔,是两岸开始交流之际,最早“登陆”的文化力量之一。
半世纪以来,《绿岛小夜曲》翻唱版本不计其数,[26]仅紫薇一人就有数个不同录音,一般翻唱的口水歌无足深论,本文的讨论重点还在几个改编新创的版本,据传此曲还有其他语文,但在更进一步获得证实之前无法深论。此曲的广泛流传不仅在人间,甚至还唱到了太空之中,1985年《联合报》报导美籍华裔航天员王赣骏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任务,就曾在太空中播放《绿岛小夜曲》。
[27]随着《绿岛小夜曲》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一首台湾歌曲跨国流行的旅程。在交通通讯尚不如今日发达的半世纪之前,《绿岛小夜曲》的亚太流行说明了台湾歌曲走向国际的能力。
注释:
[1]如作曲家姚敏、词人陈蝶衣、李隽青,歌手姚莉、张露等均移居香港,百代唱片公司也在香港复业。参见黄奇智:《时代曲的流光岁月》,香港:三联,2000。
[2] “时代曲的国际化”是黄奇智的观点,见《时代曲的流光岁月》第168~182页。就个人所知,潘迪华所唱并非《绿岛小夜曲》唯一的英语版,却是唯一传世的版本。此曲收入潘迪华精选集《101至爱》Disc 2(香港:EMI,2001)。
[3]收入冼剑丽专辑《郎是春风吹花开》(香港:风行唱片,1968年12月)。
[4]黄湛森:《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香港大学博士论文,2003, 第44页。
[5] 《芸娘》为香港无线电视台TVB《翡翠剧场》连续剧,共30集,1974年10月14日开始播出。剧情为清代文人沈三白与芸娘故事。收入华娃唱片《芸娘》(香港:娱乐唱片,1974)。
[6] 《监狱风云》1987年香港新艺城电影公司出品,出品人麦嘉,导演林岭东,编剧南燕。
[7]同64,第7页。
[8]香港岭南大学讲座教授梁秉钧、著名作家也斯曾经告知笔者,《友谊之光》经常在毕业典礼、同学聚会等场合演唱,是港人表示情谊长存的象征。(2012年5月8日于香港岭南大学)。
[9]例如香港立法局、行政局议员与记者联谊时合唱《友谊之光》(香港《华侨日报》1988年12月11日第1版),再如新华社社长许家屯退休午宴,与记者合唱《友谊之光》(香港《华侨日报》1990年1月25日第3版),又如无线电视《欢乐今宵》节目收视率节节高升举行庆功宴,无线总经理郑君略与大姊大女星汪明荃也要合唱《友谊之光》以示团结。
(香港《华侨日报》1990年2月26日第23版)。此类例子甚多,不及备举。
[10]黄奇智,《时代曲的流光岁月》,第205页。
[11]同64,第85~88页。
[12] 《联合报》1966年4月20日第2版。
[13] 《经济日报》1967年6月29日第4版。
[14] 《廖干元访谈》(2012年6月21日),唱片公司名称资料从略。
[15]据方翔:《如歌的人生──忆紫薇》,第107, 234页。1966年8月底至9月初,紫薇曾经参与“台港星马十大歌星大会串”演唱会,分别在新加坡国家剧场(8/26)、吉隆坡国家室内体育馆(8/30,31)、槟城韩江中学体育馆(9月)等地演唱。
[16]据方翔:《如歌的人生──忆紫薇》,第108页。本书资料为紫薇家藏照片、剪报、影音资料等,在紫薇过世后由紫薇之夫黄致璋筹划,方翔整理编纂而成,此处所引报纸资料,书中均有文字及报纸剪影,但无详细出处及出版年月,仅知部分出于《马来亚通报》。
[17] Boon Raymond, http://teochiewkia2010.blogspot.tw/2011/11/blog-post_24.html 搜检时间:2012年4月4日。
[18] 《中国时报》1979年6月19日第3版。
[19]丁留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载《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2月,第85页。
[20] 《绿岛小夜曲》,载《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家协会1980年1月,总200期, 第22页。
[21] 《音乐世界》,四川省音乐家协会,1981年11月,第23页。
[22]杨子云:《绿岛小夜曲》,载《人事与人才》,2001年第1期,第46页。孙松堂:《<绿岛小夜曲>的幕后真相》,载《政协天地》,2003年第3期,第34页。此文其实转载自《光华杂志》(2002年8月),第61页。
[23]陈益:《莲雾与西瓜——访问台湾琐记》,载《雨花》,2008年第3期,第75~78页。
[24]梅吉:《宁小晚的第一次心动》,载《文学少年(中学)》,2009年12期,第18~20页。
[25]王嘉桢词、张杰曲,《绿岛情》歌谱,载在2005年1月《歌曲》。
[26]就个人搜集资料所得,曾经翻唱《绿岛小夜曲》并留下录音的歌手包括崔萍、潘秀琼、顾媚、青山、谢雷、凤飞飞、甄妮、罗文、费玉清、余天、罗大佑、高胜美、刘若英、蔡幸娟、蔡琴、罗时丰、吕珊、奚秀兰、卓一婷、郁可唯、黄宝欣、区瑞强、谢采妘……。事实上,《绿岛小夜曲》几乎已成为每一个华人歌手的基本曲目,究竟有多少翻唱实在无法计算。
[27] 1985年5月5日《联合报》第3版报导此事。王赣骏(Taylor Wang,1940~ ),幼年随父母移居台湾,在台湾求学至师大附中,留学美国UCLA获物理学博士,并参与太空计划成为第一位华人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