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明中城新产业 刘爱明创立中城新产业 聚焦深圳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
刘爱明回深圳了!这位前深圳中海总经理、前万科副总裁、前重庆协信总裁,这回终于自己创业了。重仓深圳,聚焦深圳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创立了中城新产业,为深圳产业,特别是地产升级再添热点。
深圳注定是中国的风头浪尖,深圳速度 深圳效率 深圳创新,硬是活生生地让深圳的房价在今年半年内往上提升了将近50%!前面是万万联盟、万科向碧桂园暗送秋波,郭英成重掌佳兆业,今天,深圳多个重量级地产大佬聚首前海万科企业公馆,为的就是为刘爱明创业打气、加油、祝贺!
中国地产10大开发模式
深圳贡献了6种地产模式
深圳曾经是中国地产的"样板房",为中国地产贡献了一大批地产产业精英。中国十大地产开发模式中,深圳就贡献了6个:万科模式 中海模式 华侨城模式 招商模式 华润模式 金地模式。世联行则为中国贡献了房地产营销新模式,其总市值一度飙升到500亿人民币。
令人振奋的是,刘爱明此番创业吸引了万科、上海中城投资、深圳世联行的鼎力加盟。而刘爱明本身历任中海地产总经理、万科集团副总经理,见证了中海地产模式及万科地产模式的形成与全国扩展。
三大中国第一模式叠加一体
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起航
著名城市营运模式探索者林少斌这样评价刘爱明,"清华学派 万科基因 深圳情结",这是一个极其中肯的评价。大凡成功者都具有强大的比较思维优势,毛泽东在北大做过图书管理员,去安源当煤矿工人;邓小平14岁就去法国勤工俭学;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如孔子、老子、韩非子、庄子等之所以会有名传千古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周游列国的比较思维优势。
中城新产业立足一种跨行业的整合,集多种优良运营基因于一身,因为这种强大的整合能力和比较思维优势,相信中城新产业很快会异军突起。
作为本次闭门会当之无愧的主角,中城新产业掌舵人刘爱明认为,此番中城新产业之所以能在短短的1个月之内完成从构想、筹划到正式成立,根本原因是"大家因为理念走到了一起",未来中城新产业将遵循万科一贯的价值观和理念,为股东、为社会、为城市创造价值和繁荣。
刘爱明介绍,中城新产业定位产业控股投资,将与万科、中城投资、世联行联手,开创中国产业地产新局面,形成全产业链整合新格局。
历任中海、万科、协信等国内主流房企,刘爱明此番投身创业、再上征程可谓意气风发。做了20年的住宅,为什么会突然对产业产生兴趣?刘爱明说,互联网对地产行业带来的颠覆,绝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对营销、渠道的颠覆,在我看来,互联网对房地产的颠覆非常明显:首先,房地产赖以生存的"空间"被颠覆了——房地产的定价体系被颠覆了,以往可能中心区的房价10万,同样的空间放到华侨城可能卖8万,放到宝安卖5万,但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商场、街铺、写字楼等的冲击,房地产的定价体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我们谈产业的时候,谈的就是未来的人群和企业,谁能把握未来的趋势——未来的企业是怎么盈利的?未来的人群喜欢什么样的办公氛围?未来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往哪里转?怎么转?不搞清楚这些问题,产业地产就无从谈起。
基于以上思考,未来中城新产业的业务板块将有2块轻资产业务,作为公司强有力支撑:一是打造流动、多变、高效的空间。二是基于产业本身,为这些企业带来哪些服务?这些企业又包含了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等。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深圳?刘爱明说,深圳是全国产业最前沿,未来中城新产业将重点聚焦深圳的产业升级、工改工等,针对上述业务,目前中城新产业已经有了一套明确的创业思路。
最后刘爱明表示,"我信奉联盟的力量,未来企业变革的方向将是:一个核心 一个联盟,希望未来在产业的路上,各位有志于此的联盟和力量互相支持"
"深圳共识"是"软实力"
人是远大事业主人翁
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表示,房地产30年了,上半场已经过去。上半场的评断标准是数据、价格、70/90和调控,下半场则是内容、人、产业,特别是人。可喜的是,以刘爱明为代表的上半场主流人士先知先觉,正在积极部署、投资。
就拿深圳房价来说,深圳的高科技与北京中关村有差距,金融和国际化与上海有差距,人口基数也不如上海北京,但为什么今年上半年唯独深圳的房价涨幅高达近50%?根本答案就是:深圳人!深圳人有几点共识:一是归零心态,无论过去取得过多少辉煌,都可以回到现实,重新出发;二是相比迷信运气,深圳人更相信拼搏努力,相信自己;三是深圳人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脚踏实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