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中国美术学院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介绍:王澍,男,1963年11月生,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作.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王澍(wáng shù)祖籍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野家坡村,1963年11月4日生于新疆,中

介绍:王澍,男,1963年11月生,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王澍(wáng shù)祖籍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野家坡村,1963年11月4日生于新疆,中小学均毕业于铁一局西安子弟学校。他于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1988年获得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

王澍喜欢阅读、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家”美誉。

代表作品有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

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

”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例如:叙事性。

就像王澍在表达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他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

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作品设计是能够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文化的高深见解,并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