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为什么是第三代相声传人
最近有人又对姜昆的相声非遗传承人提出质疑,质问姜昆怎么会成为相声的第三代传人。说侯宝林也不是第一代传人。提出这种质疑的人,只是看到了相声这个行业,而忽略了历史。如果抛开其他,但说相声这个行业,侯宝林当然不是第一代。史料记载,中国相声的鼻祖也就是创始人,是张三禄。也有人不承认张三禄,只承认朱绍文。据坊间传言,支持朱绍文的大都是天津人。因为朱绍文是天津人,张三禄是北京人。
事实上张三禄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说相声的。除了近年出版的马三立所著《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和《中国相声史》都记载了张三禄是相声始祖。还有清朝年间有一本叫《随缘乐》的书,也提到了张三禄,并且是赞扬他相声说的好。相声这个名词就是张三禄发明的,单凭这一条他就应该是相声的开山鼻祖。
史书记载,张三禄是八角鼓艺人。八角鼓为满族曲种,该曲种伴奏乐器为一“八角”形状的单面蒙皮鼓。所以制成“八角”形状,意指满族之“八旗”,另取“八卦”之意。而依此再生化出八种艺术:吹、打、弹、拉、说、学、逗、唱。因为形式很多,艺人便组班演出,每个人分担角色不同,有生、旦、净、末、丑。“全堂八角鼓”中的“逗哏”和“拆唱八角鼓”均不以正旦、小旦为主,而以丑角为主要角色。丑角的滑稽逗乐,可以说对相声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张三禄即为丑角,而且很有名声,也是因为他在演出中经常即景生情,当场抓哏,所以很受观众欢迎。然而,因他性情怪僻,同行不愿与他搭班合作。他便一人“撂地”,演艺“说、学、逗、唱”四种艺术技能。既然是一个人单独表演,不再是一班人演绎八种艺术,那么张三禄就根据古代被称作“像生”的一种曲艺形式,(相当于现在的模仿秀)给自己的表演形式取名“相声”。“相”是表演,“声”是说唱。他常说的单口相声有《贼鬼夺刀》、《九头案》等。其中《贼鬼夺刀》传留了下来,今日仍是传统相声名篇。“相声”一词始於张三禄。是他把“相声”确立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他是理所当然的相声始祖。
天桥八怪之一的朱绍文,跟张三禄学过艺,也是有据可查的。当时不一定有后来那样的拜师仪式,但他确实称张三禄为老师。就凭朱绍文把相声作为一种职业,能混饭吃,说明相声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技艺,就说明是前有古人。把朱绍文说成是相声始祖,完全是狭隘的地域观念所致,不符合历史事实。相声是全中国的艺术,不是北京的也不是天津的。但北京和天津是相声的发祥地是不可否认的。
按照上面的传承关系,从张三禄往下数,侯宝林是第六代相声传人,姜昆是第八代相声传人。那么姜昆的第三代传人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历史问题。侯宝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代相声演员,也是第一个被称为相声表演艺术家的。在这之前说相声的就叫“说相声的”连演员也不叫。相声也不算艺术,就是撂地杂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把各种艺人组织起来安置工作,成为国家工作人员,才被称为演员。侯宝林作为一代名家,深得毛主席周总理的赏识,进中南海为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表演过相声。
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侯宝林对相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屏弃了旧相声中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创作了一大批歌颂共产党,歌颂新中国的新相声。成为一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相声大师。他带出来许多徒弟,最出名的是马季。马季也带出了许多徒弟,最有名的是姜昆。那时候的传播途径只有广播喇叭,建国初期就是听侯宝林马季的相声,文革到改革开放初期,就是听马季姜昆的相声,和他们三个同时期的相声演员很多,但是人们熟悉的就是他们三个。其他人包括马三立,知道的人都很少。姜昆是马季最杰出的弟子,也是出作品最多的。冯巩牛群虽然也是马季的徒弟,也属第三代,但是他们比姜昆晚很多。所以姜昆是建国后从侯宝林开始的第三代相声传人,这是名副其实的。马季以后一直是姜昆主持相声界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后,又是一个新阶段新形势,就像建国初期,原来的一切都不适应了。不只是相声的内容和形式,还包括演艺界的组织和管理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所谓主流相声逐渐式微。正是这时候才又出现了郭德纲。新事物的出现总是和旧事物有冲突的,这就演绎成为郭德纲和姜昆的个人恩怨。其实这完全不是个人之间的事。因为郭德纲的火爆,有人完全否定姜昆,认为姜昆不能代表相声,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如果剔除姜昆,中国相声的历史会出现很大的一段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