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班主任》 伤痕文学先声
1977年12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甚至被海内外人士一致认为是80年代中国“伤痕文学”的先声。
刘心武《班主任》
刘心武写《班主任》源于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1977年12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甚至被海内外人士一致认为是80年代中国伤痕文学的先声。
其实,现在看来,《班主任》还有很多局限,就文学论文学,它的文本,特别是小说技巧,是粗糙而笨拙的。刘心武说,《班主任》真的算不了什么,但他却被定位在了那个时代。20多年来,他又陆续写了许多文字,但别人一提起刘心武,还是绕不过《班主任》。
这是我的幸运,同时也是我的不幸。说话时,刘心武竟一脸的无奈。
逃不开的***
刘心武祖籍四川安岳,1942年6月生于成都育婴堂。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1950年,因父亲工作调动,7岁的刘心武跟随家人来到了北京。从此,便一直生活在北京。
刘心武从小学到中学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前夕,他写了一篇豆腐块文章,发表在《北京晚报》上。当年高考期间,由他改编的一出儿童快板剧,在广播电台上播出。
但随后的高考,给了刘心武不大不小的打击:平时成绩优异的他只考上了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所有招生院校的名录中,这所学校的名字排在倒数第一位。
于是,接下来上大学,当教师,用去了他随后的几年时光。
1966年夏天,***开始时,刘心武还在北京十三中教书。彼时的他,刚刚20多岁,比那些造反的高中三年级的小将们也大不了几岁。
虽然属于天然应该受到冲击的教师群体中的一员,但他刚开始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
但造反派很快找到了他的把柄:当年他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的一些豆腐块文章恰好被刊登在邓拓的《燕山夜话》旁边。其中的一篇文章还认为京剧改革虽然好,但小生等行当以及水袖等技巧也不应该取消。
于是,校园里很快出现了揭发刘心武反动言行的长篇大字报。学校的群众专政小组更是在校门口贴出了大幅告示:下午两点半于操场召开批斗刘心武的全校大会,主要罪名是猖狂反对京剧革命和恶毒攻击***。
当天中午的时候,一帮造反派的小将来到刘心武的宿舍。带头的孩子脸上带着一种明白无误的不怀好意的好奇感:啊,今天下午要斗你,你中午呆在这儿干吗呢?刘心武一抬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孩子居然是一个他曾经多次关心、照顾过的学生。
这名学生的父亲在***一开始就被打死了,为此,刘心武还曾专程去他家探望。
这种心灵的触动,成为他日后创作《班主任》的主要动因之一。
《班主任》的诞生
1976年10月,***倒台,10年***就此结束。
看惯了***期间三突出作品的刘心武,已经开始有写一点真东西的想法了。
***期间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一直在刘心武的脑海里盘旋,但让他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些深受***极左思想毒害的革命小将。因为有过在中学教书的经历。
很快,刘心武以自己在中学教书时的经历为基础,完成了一部短篇小说,名字就叫《班主任》。
这篇小说确实写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强烈的发表欲望的支配下,他决定将这篇小说寄给当时最著名的文学杂志《人民文学》。
为什么写这篇小说?刘心武说,这是出于对***积存已久的腹诽,集中地体现在对***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
当时担任《人民文学》杂志小说组负责人的涂光群回忆说,编辑部内部对《班主任》形成了两种意见。《班主任》的责任编辑崔道怡认为,小说暴露社会阴暗面太尖锐,恐怕不便发表。但涂光群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很深刻,而且很合时宜。
***在这一年7月复出之后,几次讲话都提出了要拨乱反正,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人民文学》处于文学期刊的潮头位置,应该闻风而动,发表这篇作品。
涂光群回忆说,面对不同意见,当时编辑部负责人刘剑青没有把握,于是把小说送给主编张光年定夺。
张光年看完稿子之后的一天下午,把编辑部的审稿人都约到自己家中开会。涂光群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张光年当时说的一句话:不要怕尖锐,但是要准确。
就这样,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1月号小说栏的头条位置。
《班主任》发表以后,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放松,又陆续有一大批反映***现实的作品发表,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卢新华的《伤痕》、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等,引发了一场横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热潮。而刘心武因为《班主任》一文而被海内外媒体称为伤痕文学之父。
(责任编辑:谢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