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体学夫人 张体学和林少南的革命夫妻情
武汉蒙大难,革命母亲保护革命后来人
1945年4月,张体学已任鄂南地委书记,鄂南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全面负责领导沿江各县的政治和抗日军事斗争。其时,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自延安南下与张体学部队会合后,渡江到江南一带作战。
林少南虽已身怀有孕,但因在旅部当干事,仍随部队行动。张体学对她要求非常严格,吃饭、行军都和战士们一样,不允许有特殊的照顾,林少南也自觉地按照张体学的要求遵守部队的纪律,夫妻二人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1945年秋天,日军宣布投降。根据形势的变化,部队决定进驻大悟山与李先念所率新五师主力会合,部分人员精简疏散。张体学看着怀孕的妻子,要她带头离队隐蔽。当时有两个去向,一是在黄冈隐蔽,一是到武汉投亲靠友,林少南认为在黄冈情况熟,不愿意到武汉去。
可张体学说:“在黄冈固然好,但是,如果出了叛徒,情况则十分危险。”尽管林少南思想有些不通,可她还是不愿增加张体学的精神压力,默默答应了。第二天,张体学在部队作动员报告时,首先宣布林少南离队隐蔽。
林少南离开部队来到武汉后,暂住在汉正街他舅父家里。当时的武汉,社会秩序混乱,国民党特务四处活动,抢劫、暗杀等事经常发生。11月4日,张体学派警卫员王明清送信给林少南,要她千方百计哺育好孩子,如果在武汉呆不住,就到延安去找党。同时要他提高警惕,要从最坏处作准备,“若被捕,要坚贞不屈。”
11月中旬的一天,林少南在住地附近,发现了家乡的日伪保长林百川,只见他身穿长褂,头戴礼帽,在那里转来转去。林少南感到问题严重。上午9时许,闯进来两个人“查户口”,林少南报了化名张慧。
这两个人没抓到什么把柄出去了。不到10分钟,又进来问:“你是林少南先生吧?”“这里没有林少南。”她回答。又过了一会儿,武汉国民党党部的专员周世姗带着一群特务冲进屋来,开口就说:“你是林少南。
”她果断地回答:“先生,你找错了吧,我是从大后方回来的。”他继续追问,林少南一个劲地反驳。看来,特务们对林少南的情况很清楚,正僵持着,叛徒吴正阳进来了。他原是黄冈县委的警卫员,常去林少南家里。
他恬不知耻地说:“你不就是张体学的老婆林少南么!”说着,他就把林少南和张体学结婚的照片拿出来作证。林少南打断他的话,痛斥这个可耻的叛徒。当时还有几个特务抄了她的家,但什么也没抄出来,最后,留下两个特务看守,把她就地软禁起来,外面不露痕迹,想用这个办法诱钓大鱼。
原来,林少南到武汉后,黄冈的伪保长林百川就向武汉国民党党部告了密。为了邀功,谎称鄂东军区司令员张体学老婆林少南来武汉搞特务活动,并带有两部电台、10名武装人员、10支手枪几千块银元。
武汉国民党市党部把这件事列为要案。这时林少南已怀孕八个月,行动不便,她决心就地坚持斗争,林少南的妈妈鼓励她就:“不到敌人最后杀死你的时候,就一定要坚持活下去把孩子生下来。林少南便坐下来,心里对远方的丈夫喃喃细语:体学,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保住你的血脉,保住革命的火种。
第二天上午周世姗又来了,他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进门便假惺惺地说:“林少南先生,我看你很年轻,很想帮助你。张体学将军也很年轻,我们也想帮助他。”他问:“你到武汉来的任务是什么?”林少南拒不回答,以沉默表示抗议。
林少南反问:“你们知道了还问我干什么?”周世姗又狡猾地说:“你很年轻,中共产党的毒太深了,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你把脑筋洗过来。”他还污蔑张体学说:“他干共产党,对国家和蒋委员长不忠,让你和你的母亲受苦,此为不孝。是个不忠不孝的人。”临走时终于露出狰狞的面目,还威胁说:“你要知道我们的厉害,你顽固,我随时可以把你处死。”不几天,林少南就和她的妈妈一起被捕了。
当时,国共两党正在谈判,特务们不敢公开审讯林少南,他们见劝降无效,就将林少南和她妈妈一起投进了监狱。林少南在监狱关押期间,艰难地生下了孩子,她给这个苦命的孩子取名叫张牢生,意思是在国民党的牢狱里生下的。
林少南做好了被害的思想准备,她深情地对母亲说:“如果我被敌人杀害了,你一定要想办法把牢生带出去,到延安去找党。”她还通过各种方式,托人带信给张体学,要他把革命进行到底,要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
张体学把林少南被捕的消息报告给党组织后,当时正在汉口同国民党谈判的王震同志,多次出面交涉,要求释放林少南等共产党人,国民党党部一推再推。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王震大义凛然地来到国民党汉口当局办公地,拍桌子直问国民党谈判代表说:“张体学打日本有什么罪,你们为什么把他的妻子和岳母抓起来?为什么这样不讲仁义?”经过多方交涉和斗争,国民党才被迫释放林少南祖孙3人。
在监狱里进行了82天斗争的林少南及其母亲,抱着出世不久的张牢生回到了党的怀抱。
历经这次磨乱,张体学与林少南再次见面时是那样的悲喜交集,张体学凝视着林少南憔碎的脸庞深情地说:“你受苦了!”林少南回答道:“胜利啦!我们又可以为革命再做贡献啦!”
全国解放后,张牢生从学校毕业了,张体学夫妇就找到组织部门的同志,要求把张牢生分配到农村去磨练,不能留在省里图享受。
张牢生后来被分配到红安县高桥区工作,他按照父亲的要求,深入农村参加生产。有一年夏天,他挑草头时把脚板划了个大口子,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没有及时医治,感染化脓肿得厉害,区领导就安排他回武汉治病才回了一次家。
见到父母亲,他就想谈谈农村的情况,还未启齿,张体学就首先开口了:“现在正是农忙季节,我马上要下去检查农业生产,你怎么回家里来了,到底有没有群众观点?”张牢生刚想分辨,张体学继续说道:“你作为一个农村的基层干部,要时时想着农民,处处从工作出发。
”张牢生静静地听着,唯有林少南默默地为儿子张罗了一些消炎药和生活必需品,又送他返回红安农村去了。从此,张牢生一直在基层工作,直到一步步走上领导工作岗位,这是后话。、
英魂归红土,忠贞爱情故事千古流传大别山
1972年,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代理书记的张体学被确诊为肺癌,时年只有57岁,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就进一步加快了工作节奏。望着丈夫病情日渐沉重,林少南怀着极大的痛苦和不安,苦口婆心地劝他安心治病,保养身体,张体学完全理解亲人的心意,深情地说:“少南,时间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紧了,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只好辜负你挚爱的心意。
”他抱病到江苏考察水利建设,回省后又积极筹划葛州坝水利建设的事宜。
张体学病重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将他接到北京治病。1973年8月底,张体学已病危,他把妻子林少南叫到床前,对她说:“今后还是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联系群众。
带好孩子,教育他们跟着党,跟着毛主席好好干。”对身边的许多小事,他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嘱咐林少南说,我不在了,现在的住房应退给机关,机关分给我使用的家具,都要全部退给机关。他就这样一件件、一桩桩交代得清清楚楚。
林少南深知张体学的脾气和作风,见他交代后事,心如刀绞,她想到在大别山大办钢铁那阵子,她和张体学一起保护“夫妻树”的故事。
那是1958年,蕲春县青石岭的群众正准备锯掉刘公河边的一棵大树去烧炼铁炉,坐车经过此地的张体学看到后,当即下车,张体学径直走到社员身边问:“是谁叫你们锯的?”社员答道:“队长。”“锯掉干什么?”“炼钢铁!”
当时群众大炼钢铁的热情不能泼冷水,但又要保护这棵古树,为此,张体学就编了一个神话故事说道:“这棵大树是一对夫妻树中的夫树,你们若把夫树锯了,那妻树就活不成了。”一个社员纳闷地问道:“那棵妻树呢?”
“看,在河对面。”张体学指着河的对岸回答。人们抬眼望去,果然在河对岸有一棵同样大的古树。张体学继续说:“夫树在这边给行人遮太阳,妻树在那边给等候渡船的人纳凉,他们为老百姓服务好多年啦,抗日的时候,我在这一带打游击,就常在这两棵树下乘凉歇阴。
”张体学的一席话,终于使这对“夫妻树”保留下来。如今,“夫妻树”长得郁郁葱葱,而自己就要和心爱的丈夫诀别,心里十分难过,但为了丈夫安心,一再说自己懂得这个道理,一切照他的意思办,劝他安心。
张体学临终前,对前来看望的老战友林伯平说:“我已病成这样,剩下的日子不多,我死后要回到大别山贾庙杜皮去。我为什么要回那里,我要和牺牲在鄂东红土地上的战友们在一起。”林伯平当时想,张体学是省委书记、中央委员,他的事我怎么管得了呢?张体学似乎看出了林伯平的为难之色,又说道:“这可用不着你管,你知道就行了,我已向中央写过报告,周总理、董老也是知道的。
”林少南在旁边听着泪如雨下。
1973年9月3日,张体学那颗火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走时还只有58岁。生命虽终,风范永存,党中央对他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悼词中说:“张体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忠于党,忠于人民。
几十年来,他跟随毛主席干革命,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中,贯彻执行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紧紧依靠群众,英勇作战,积极工作,克服种种困难,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艰苦奋斗,做出了贡献。”倾听党中央对丈夫一生的公正评价,林少南坚毅的目光中饱含泪花、、、、、、
遵照张体学生前遗愿,他的骨灰安葬在黄冈市贾庙烈士陵园,墓碑正面是王震将军书写的“张体学之墓”五个大字,背面锈刻着张体学生平简介。墓园两侧是董必武亲自作的挽联: 策马挥戈宁抛热血贻千古;忠心赤胆敢将铁骨著高风。
2000年11月5日,担任过湖北省副省长,时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的林少南同志也因病辞世,在这位受人敬爱的革命先辈的灵前,也高悬着一幅挽联:毕生为民众,足迹遍荆山楚水,风雨几曾经,国事党恩,深情尽注;倾爱作母亲,襟怀更教子相夫,声名皆远播,懿行品德,典范长存。
如今,张体学林少南这对革命夫妻已魂归鄂东红土地,他们那与革命事业溶为一体的动人心魂的爱情故事,尤如郁郁葱葱的大别山一样,千古流传下去,她昭示着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无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