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证的症状图片大全 少阳证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
证与症,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等,反映出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症:是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即“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和证的外在表象。所以少阳证与少阳症是两个概念。
少阳症,顾名思义,少阳症就是少阳证的症状与体征。【原文】少阳为之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足少阳胆,主枢机而寓相火。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则口苦;灼伤津液则咽干;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肝开窍于目,肝胆相为表里,胆热内郁,火热循经上扰,则见头昏目眩。因此,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的主症。
又因人的素体差异,外邪的不同,病邪侵犯的表里程度不同等原因,少阳症又有不同的体征和兼症。大多表现为寒热往来、无汗、大便溏或干、胸肋苦满、三焦不利、胃气不和等。
《伤寒论》中的少阳症,为半表半里,所以少阳为病,既不在表,也不在里。它的症候表现截然区分,其经证或腑证往往混同出现,在病变过程中只有兼表(太阳)、兼里(阳明)之分。
少阳的主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可以看出,上述症状即反映有腑病的性质(口苦、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也反映有经病的性质(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此为病在太阳与阳明之间,又称半表半里胆热症候。
乃由正邪分争表里之间,枢机不利所致。
故《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
此外,少阳表邪未解,阳明胃腑已实,尚可见往来寒热,口苦,腹满而痛,潮热微烦等证。若邪入血室,尚可见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或寒热发作如疟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