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书王维诗 清王铎行书《好懒诗》轴

2017-06-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此作为五言诗,颔联为流水对,颈联出句不粘,故称"俚作",如同打油诗,甚调侃.诗之大意:身逢乱世,在南京无所事事,自可懒惰享受,但这也正是可悲之处.若不想被乱世所扰,闭门读书未尝不是一佳法,而择一青山碧水之地避世,观满山群猴玩耍映在清清潭水中之倒影,闻桂花清香飘进房舍之中.这样悠闲便能终老山野林泉,连身体都可修养甚好,甚至不会被声色犬马掏空脾肾,自然更为惬意.但其自叹无此福分,亦可表其为明末重要文臣之无奈与自嘲.此作品为绫本巨制,纵289.5厘米,横48厘米,为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于164

此作为五言诗,颔联为流水对,颈联出句不粘,故称“俚作”,如同打油诗,甚调侃。诗之大意:身逢乱世,在南京无所事事,自可懒惰享受,但这也正是可悲之处。若不想被乱世所扰,闭门读书未尝不是一佳法,而择一青山碧水之地避世,观满山群猴玩耍映在清清潭水中之倒影,闻桂花清香飘进房舍之中。

这样悠闲便能终老山野林泉,连身体都可修养甚好,甚至不会被声色犬马掏空脾肾,自然更为惬意。但其自叹无此福分,亦可表其为明末重要文臣之无奈与自嘲。

此作品为绫本巨制,纵289.5厘米,横48厘米,为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于1642年所作。观此作品大气磅礴,雄强苍郁,笔法流动、纵横捭阖,又厚重朴茂,一泻而下,痛快淋漓,别有一种生劲之气。整体字形偏长,用笔收放自如,这笔顿挫,方圆并举,流动多姿,变化无穷;线条斩截果断,厚重之中字字笔力遒劲;线条纵横欹侧,透力感强,字势多变,粗细变化错落自然;结字险中见正;笔墨丰满,湿枯互见,润燥相间,变化丰富具有身份强烈的节奏感;章法布局动荡错落,和谐统一。

整幅作品将激越和醇厚完美地结合起来。启功先生曾盛赞王铎:“可谓书才书学兼而有之,以阵喻笔,固一世之雄也”。

原文是:“京居还好懒,悲懘是京居。何者为良策,不如读我书。猿子下潭影,桂花香草卢。等闲一百岁,将无得素虚。好懒俚作。”款识:“壬午秋夜书于怀州,王铎。”京居:明为两京制,其政治中心在北京,王铎在南京任礼部尚书,故国家虽处多事之秋,其却为闲官,是有此叹。悲懘:悲,可悲之意;懘,怗懘,不和谐之意。(见《礼记·乐记》:“则无怗懘之音。”)素虚:五脏虚弱之意,转意指身体虚浮多病。好懒:喜欢怠惰之意。

此作为五言诗,颔联为流水对,颈联出句不粘,故称“俚作”,如同打油诗,甚调侃,王铎经常在书法作品中自题自己的诗文是“俚作”,这也是一种谦虚。诗之大意:身逢乱世,在南京无所事事,自可懒惰享受,但这也正是可悲之处。

若不想被乱世所扰,闭门读书未尝不是一佳法,而择一青山碧水之地避世,观满山群猴玩耍映在清清潭水中之倒影,闻桂花清香飘进房舍之中。这样悠闲便能终老山野林泉,连身体都可修养甚好,甚至不会被声色犬马掏空脾肾,自然更为惬意。但其自叹无此福分,亦可表其为明末重要文臣之无奈与自嘲。

此幅作品迭经张若霭、翁同书、陈半丁收藏,并有陈半丁的署签:“王觉斯行书真迹,壬申春日半丁题”。

收藏印:“夝岚”为张若霭的字。张若霭(1713-1746),字夝岚,一作晴岚。安徽桐城人。相国廷玉子。雍正十一年(1733)傅胪,未散馆特授编修,后帝亲授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入值南书房,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

以书画供奉内廷,一日太后出方寸之玉佩,命书心经一篇,竟日而就,因赐上方真玩无算。其擅山水、花鸟,得王榖祥、周之冕遣意。乾隆十一年(1746)随帝西巡,因病回京,不久卒,谥文僖。著有《晴岚诗存》。

翁同书题跋说:“孟津善作行草,笔意与雅宜山人相伯仲。此帧天真洒落,精力弥满,尤其得意书也。夝岚精鉴家其宝藏之。辛酉秋日,南沙翁同书观并识。”题跋钤印:“翁同书印”(白文)、“祖庚又字药房”(朱文)。

王铎在书法上各体皆能,风格多样。他的行书一改传统帖学风貌,常以高堂大轴的形式出现在观者面前,比例厚实,结字茂密,奇崛多变。在章法上常采用连绵不断地形式,一笔能书十几个字,从横恣肆,在力度和气势上超过了前人。

此幅作品是王铎五十岁时所作,这一时期他已完成了自化,将传统与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既以古人为模范又能自出胸臆,既放纵又收敛的艺术境界,并超越前人的胆略,形成了雄强、尚势、尚力的博大书法风格。

古人云:“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若不尽”,这一点在作品中有很好的表现。王铎在书写时,虽尽情挥洒,纵横驰驱,但不逾规矩法度,有条不紊,和谐自然。创作中既充分表现线条的力度,又使这种表现十分含蓄,深藏而不张扬。大胆的运笔,毫无犹豫迟疑,左顾右盼。下笔如飞,使画面中显示出一种灵动的韵律感和速度感,连绵不断,气势逼人。故得当代书法家林散之先生赞誉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