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鑫培的家事 翁思再曾在《百家讲坛》上讲过的《伶界大王谭鑫培》

2017-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伶界大王谭鑫培(20)      翁思再      20."伶界大王"是上海人先叫出来的      上海对名伶的宣传比京城热闹得多:霓虹灯高悬于市中心,亮着角儿的名字,而且冠以"全国老生冠军""全球第一老生"之类的头衔.上海的新闻媒体多,舆论比较自由,如果你演得好,就可以把你捧到天上,溢美之词不绝,然而如果他们觉得你演得不好,那么除了剧场里的叫倒好之外,还可能第二天报纸上开骂,把你贬到地下去.因此梨园行把上海看作试金石,认同"不到上海不

伶界大王谭鑫培(20)      翁思再      20.“伶界大王”是上海人先叫出来的      上海对名伶的宣传比京城热闹得多:霓虹灯高悬于市中心,亮着角儿的名字,而且冠以“全国老生冠军”“全球第一老生”之类的头衔。

上海的新闻媒体多,舆论比较自由,如果你演得好,就可以把你捧到天上,溢美之词不绝,然而如果他们觉得你演得不好,那么除了剧场里的叫倒好之外,还可能第二天报纸上开骂,把你贬到地下去。

因此梨园行把上海看作试金石,认同“不到上海不成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五次赴沪演出的广告宣传中,新新戏院的经理黄楚九在“谭鑫培”名字的上,赫然冠以“伶界大王”头衔,这就是谭鑫培“伶界大王”称号的由来。

此后这个美誉传到京城,传到全国,“伶界大王”就这样约定俗成了。

     上海演出广告上的“伶界大王”四个大字,实际上把梨园内外人们心中已有而口中尚无的话说出来了。然而谭鑫培的威信之建立,不仅于此,还在于清朝宫廷对他的推波助澜。

     谭鑫培入选升平署后获得内廷供奉的资格后,第一次到宫廷演出是在光绪16年,就是1890年。进得宫来,他先拜见慈禧太后,跪在那里不敢抬头。

慈禧问道:“你就是小叫天吗?”谭鑫培回答:“回老佛爷的话,小叫天是艺名,奴才本名叫谭鑫培。”“谭鑫培?哪个鑫字?”“回老佛爷,是三个金的鑫字。”慈禧太后沉吟了一下:“三个金,太多了吧,一个金就够花的啦。

”于是谭鑫培当场改名,叫谭金培。我们看清朝后期的许多戏单,谭鑫培都以谭金培的名字出现。直到民国以后才改回来叫谭鑫培。      清朝宫廷为什么热衷于看戏演戏?      有一种看法是,清政府接受明朝宫廷里的教训,为了不让宦官外戚藩镇大臣飞扬跋扈、干预政治,就提倡搞娱乐活动,以便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各王府里经常演戏。

     下面介绍另一种看法。清兵打进山海关时,全部人马只有“八旗”共六万人,这六万人面对的是整整一个亿的汉族臣民,因此他们心里特别紧张。

入据北京之后,就把内城的汉民全部迁移到外城,分开居住,这既是一种管理方法,也是一种防范措施。与此同时,他们派出大量的八旗子弟,拿着皇帝颁发的“龙票”,类如今天的通行证或演出证,到各地去宣传以满清代替明朝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这种宣传采取的是唱曲、演戏的方式。八旗子弟拿着“龙票”演戏的风气,就以此为开端,后来局面稳定了,这种巡回表演逐渐演变成一种自娱活动,这就是“票友”之称的来历。满人为了坐稳天下,就努力学习中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和王公贵族们逐渐为之醉心,为之所化。

从顺治到光绪,九位皇帝加上慈禧太后都是戏曲爱好者。      康熙是第一个“南巡”的皇帝,回京时带回了优雅的昆山腔和弋阳腔,建立了南府和景山两个宫廷戏班。

宫廷戏班要定期到南方去“采秀”,主要是从苏州和扬州引进演艺人才。现在北京景山附近有“苏州巷”,颐和园附近有“苏州街”,就是当年苏州赴京演员的聚居之地。

康熙的儿子雍正在当太子时期,为了给父亲祝寿,他亲自参加编了一出贺寿戏,成为后朝的样板。雍正还主持建造了清代的第一座三层楼的大戏楼,体现了他要搞宫廷大戏的设想。      乾隆皇帝爱戏的程度超过了前朝,每月节令看戏,皇家婚丧喜事办堂会看戏,南巡到外地看戏,有时吃饭时高兴了,还要叫人来演“宴戏”。

他大兴土木建了许多皇家戏台,还扩大了宫廷戏班的规模。

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看戏选秀,把好角儿招募到北京,在宫廷戏班里供他享乐。徽班进京就是为了给他祝寿而促成的,这是京剧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乾隆经常命太监陪自己票戏,由于他演唱够不上调门,就自创一种“半白半唱”的腔调,这种调子后来被宫中称为“御制腔”。

     此时正值戏曲界出现“花雅之争”,皮黄和各种地方戏逐步蚕食昆曲弋阳腔的观众市场,京剧逐步取代昆弋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嘉庆和道光两位爱看花部戏的皇帝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他们当政期间,消减宫廷戏班的规模,把许多昆曲艺人遣送回原籍,腾出空间让西皮二黄在北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