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轮的妻子 从宋时轮将军的雅量看领导干部的修养

2017-1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一次闲暇时,从网上意外读到<军史>记载的家父与宋时轮将军在战争年代的一段往事,惊异之余,引发无限感慨.披露此事的知情者,想必是父亲当年的战友或下属,如果还在世,也应该是耄耋之年了.    宋时轮是我军高级将领,新中国的开国上将,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华野十纵任司令员兼二十八军军长时,家父是他麾下某独立团团长.父亲因作战骁勇,能打胜仗,很得上级器重.但他性情刚烈,说话太过耿直,脾气暴躁,常常对上级出言不逊,也是所在部队有名的"愣头青".    据<军史>记载:在

    一次闲暇时,从网上意外读到《军史》记载的家父与宋时轮将军在战争年代的一段往事,惊异之余,引发无限感慨。披露此事的知情者,想必是父亲当年的战友或下属,如果还在世,也应该是耄耋之年了。

    宋时轮是我军高级将领,新中国的开国上将,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华野十纵任司令员兼二十八军军长时,家父是他麾下某独立团团长。父亲因作战骁勇,能打胜仗,很得上级器重。但他性情刚烈,说话太过耿直,脾气暴躁,常常对上级出言不逊,也是所在部队有名的“愣头青”。

    据《军史》记载:在1947年8月上旬的一次地方战役中,由于纵队司令对敌情判断有误,下令将部队转到黄河南戴家庙等地之狭小地区休息,导致受敌进击,部队背水一战,伤亡损失较重,十纵损失1500多人,丢失大量辎重。

部队意见很大,干部战士多发牢骚。时任82团团长的父亲当众数落宋时轮道“他黄埔军校怎么学的?十年内战的经验哪里去了?”对上级的不逊之言传到了宋司令员那里。后来宋司令找来父亲谈话。

父亲对说过的话供认不讳,非但没有检讨之意,还带着一肚子怨气说道,“宋司令,你叫我回家吧,我去当老百姓,回家种地去!”部队休整期间,宋时轮到28师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当着众多下属的面自责道:“我这个司令混蛋,打了败仗!

”听到司令员责骂自己,干部们一下子把头都抬起来了。宋时轮在会上对战斗指挥上的失误作了检讨,大家觉得这个人不简单,有自我批评精神,都原谅了他,原来的一肚子怨气都没了……

    后面发生的事在《军史》上没有更多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爱兵如子的宋司令没有让那个愣头青团长回家种地,甚至没有责备他。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宋司令率部南征北战,父亲仍在其麾下一如既往地受到信任和重用,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役。

在无数次战斗中,宋司令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战功卓著,作为他的部下,父亲对宋司令深怀敬意,新中国成立之初,父亲已成为一名师级指挥官。

    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解放之初父亲曾在东海舰队一师任代师长。1978年,父亲思念久违的老上级,很想拜访他,此时宋时轮上将已是中国军事科学院院长,位高权重。父亲犹豫不决:战争年代枪林弹雨,血与火的洗礼净化了人们的灵魂,那时一门心思打仗、杀敌,取胜,无心顾及个人恩怨得失,和平时期就不同了,身居高位的宋将军还能记得当年那个粗鲁莽撞的小团长吗?即使记得,会不会因为当年的冒犯而心存芥蒂?犹豫再三,在陪同前往的母亲鼓励下,父亲拨通了宋将军秘书的电话。

不为别的,只因为战争年代铸就的生死之情弥足珍贵,难以割舍。秘书弄清对方名字后说,“请稍等”。不一会儿,秘书回电,“你们在什么地方?首长让我马上去接你们。”

    到了宋府,父母刚刚坐定,宋将军就回来了,他是为了接待老下级提前回来的。谈笑风生之间,宋将军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爽朗率直,一点没有架子,不像对一个下属,更像对一个阔别多年的老战友。

父母见天色已晚欲告辞,宋将军诚恳挽留,说:“晚饭已准备好了,马上开饭。”他妻子说,宋将军平素饮食很清淡,今天特别为客人多做了几个菜。席间,宋将军谈锋甚健,从历史到哲学,从文学到军事理论,表现出渊博的学识。

在追忆战争往事时,说到父亲当年的不敬,宋将军不禁开怀大笑,风趣地对父亲说:“当年我若让你回家种地,你今天还能当上师长吗?”全然不计前嫌,令人在领略这位学养深厚、谈吐诙谐又不失儒雅的将军风范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他身上闪耀着的那种性情奔放、气度宏大的人格魅力。

    父母告辞时,宋将军真诚地对父亲说,以后来北京时,希望还有机会见面。但这一别便成永诀,如今两个人已先后作古。

    往事钩沉,常会引发人们的联翩浮想。都说时间能冲淡一切、磨灭一切,宋时轮上将已去世多年,而如今网上仍然有不具名者追忆他的业绩、他的人品,令人感慨唏嘘。宋将军对待一个下级曾经的冒犯所表现出的雅量,又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信焉。

    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雅量者,旷气宏度也。这是政治家的雅量,是革命者的气度。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纵观历史,成就辉煌伟业者除具备文韬武略必拥有非凡之心胸,容得下不同政见,听得进逆耳忠言。今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保持一份雅量,做到胸怀全局,胸怀天下,以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心胸对待来自各方的批评和谏言,不但是对其党性品质、道德修养、思想境界、政治智慧的考验,也是对其能否担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任的考验。

古人云:“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驱;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试想一个领导干部,若能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闻过则喜的胸怀对待善意的提醒或批评意见,哪怕是刺耳诤言,他就可能会多一份自我的反思和纠错,多一份决策的科学和理性,多一份行动的成熟和稳健,党的事业就会多一份保证。

相反,如果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容不得不同意见,听不进逆耳忠言,真话和真相只能离他越来越远,其结果无论是对其本人还是对党的事业都将贻害无穷,正所谓“大智兴邦无非集众思,大愚误国皆因好自用”。

因此,在全党大力营造鼓励讲真话、敢于讲真话、愿意听真话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意义重大而深远。相信当党内积极健康的思想交锋和观点碰撞成为认识事物规律、解决问题矛盾的路径,当一边是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悉心倾听,一边是出以公心、坦诚无忌的耿耿直言,当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对己对人的一剂良药,党的干部就堪当重任,党的事业就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