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电视剧欧美篇 不可错过的巅峰之作《神探夏洛克》

2018-1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福尔摩斯的故事除了"巴斯克韦尔的猎犬"和"四签名"外,其他情节都比较简单."血字的研究"虽然篇幅较长,但大部分笔墨都用到了侯波的回忆上.柯南道尔的这部处女作刚投

福尔摩斯的故事除了“巴斯克韦尔的猎犬”和“四签名”外,其他情节都比较简单。“血字的研究”虽然篇幅较长,但大部分笔墨都用到了侯波的回忆上。柯南道尔的这部处女作刚投稿时屡受刁难,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短篇小说太长,作为长篇小说又太短。凭借初期的几部作品一炮而红后,柯南道尔和杂志社签订的合约是每篇小说付酬多少英镑,因此出于经济考虑,每个故事都不是太长。其实这样安排倒也未必是坏事,福尔摩斯故事的主要亮点在于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推理方法,这种案例式的系列小说还是短小精悍了才能更具备可读性。改编成电视剧也是如此,美剧《演绎法》类的单元剧似乎更为适合。

除了开场的几段精彩推理,剧情慢慢地向“传奇”的路数上走。当年柯南道尔为了终结这个系列给福尔摩斯制造了一个智力上堪与其匹敌的莫里亚蒂教授。虽然这位先生始终着墨寥寥,但为了营造“双雄”式的对抗格局,无论在“大侦探福尔摩斯”还是本剧中,这位教授的戏份都非常吃重,可惜的是总给人一种不是原味的感觉。第一个故事还算精彩,第二个以天朝黑帮为背景的故事就很滑稽了。在第三个故事中姗姗来迟的莫里亚蒂终于出场,但浓浓的娘炮味和造作的装逼格非常让人不爽。

如果你仅仅读过血字的研究前半部分,会发现这就是福尔摩斯的真实写照,一百多年前伟大的柯南道尔爵士灵光一闪,福尔摩斯就带着嘲弄的微笑出现在了苏格兰场,在书中你对他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华生的内心独白。而他一出场,就是这样一个臭屁又爱显摆而且貌似十分自大的人。道尔爵士非常精明地在日后的案件中一点点推翻读者们对福尔摩斯的理解,在揭开表象,拨云见日之后,我发现福尔摩斯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是,如果福尔摩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呢?我基本可以确信这是《神夏》的创作初衷,有一天一个编剧或制作人上厕所时正在读血字的研究,突发奇想地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福尔摩斯就是这样的人呢?

于是,神探夏洛克便诞生了。地点还是那地点,人物还是那些人物,时间拨到21世纪,这是一个能包容自大的年代,当然了,前提是你得有真才实学,但是对于除了情商,一切都跟福尔摩斯并无二致的夏洛克来说,谁敢说他没有自大的资格呢?

当《神夏》刚刚筹备的时候,相信福迷们还是很担心的,年代都改到21世纪了?会不会是只挂了个福尔摩斯的羊头卖的却是CSI之类的狗肉呢?这怕是很多人的内心写照,福迷的庞大群体,加上BBC的金字招牌,这是一部失败不起的剧。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夏洛克没有让人失望,本人也是看了第一集粉色的研究之后对BBC的编剧三跪五拜,除了没见到犹他之花和凶手人格魅力较原著过低这两点遗憾外(这一点还只是针对书迷),这一集的表现堪称惊艳。之后BBC持续发力,一集更比一集精彩,到了艾琳·艾德勒登场时,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唯一胜过福尔摩斯的女人更是没有让大家失望,我个人现在仍认为,这一集(第二季第一集)是所有福尔摩斯改编剧中最过完美甚至超越了原著(波西米亚的丑闻)的一集,虽然之后的巴斯克维尔猎犬(书中为智力最高反派候选人之一,剧中略蠢)让人略感失望,但莱辛巴赫坠落又成功将《神夏》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第三季虽有些乏善可陈,但莫娘结尾的一笑一样吊足了全球观众的胃口。

敢于挑战权威。
没错,《神夏》颠覆的决不仅仅是福尔摩斯的时代,而是整个《福尔摩斯探案集》!《神夏》最大的挑战就是不论看人还是看现场,都给了观众一双福尔摩斯的眼睛,让我以夏洛克的视角去观察去推论,小到墨汁,大到血字,我看到的都不仅仅是现场,而是夏洛克脑中的结论,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动,颠覆了所有福尔摩斯影视的创作路线。
以前所有人都认为,书中的福尔摩斯是对的,如果你有一双他的慧眼,很多事情真的便平淡无奇了。没有人会想去挑战主人公的权威,除了《神夏》的制作人,而且他成功地在《神夏》中证明了福尔摩斯本人错了,就算大家有他的慧眼,人们也一样会对他的推理能力渍渍称奇、津津乐道。而且这一小小的改动,就将《神夏》中观众可使用的推理元素增加了数十倍之多,更是不用密室,不用孤岛,只用原著中的案件,将走了一百多年侦探路线的福尔摩斯,成功的拉倒了本格推理这个大家庭中,这何尝不是一种惊人的创举?敢于挑战福尔摩斯本人的权威,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天才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