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教育思想简介
摘 要: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十分广泛,涉及哲学、美学、词曲、经学、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个领域,且在这些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相比而言,王国维对教育领域的贡献一直以来都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将对他的教育思想从教育宗旨、教育哲学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和高等教育思想四个方面作些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王国维;教育思想;教育宗旨;教育哲学思想;人文教育思想;高等教育思想
一、引言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在王氏的一生中,学者和教师是他扮演的重要角色。1903年到 1905 年,王国维先后在张謇创办的南通师范学校,江苏师范学堂任教,讲授伦理学等课程。
1906年,王国维由罗振玉推荐,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具体负责编译及审定教科书等事。1922年,王国维接受北京大学聘请,担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通信导师。1923年,王国维应逊帝溥仪之诏,入故宫充任南书房行走,做了废帝溥仪的师傅。1925年,王国维又接受清华聘请,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直到1927年王氏惧于势如破竹的北伐义军,自沉于颐和园湖中。
作为一代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王国维关于教育宗旨、高等教育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论述,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对他的教育思想作些简单的阐述。
二、王国维的教育思想
(一)“使人为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使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1]他认为,培养“完全人物”的“完全之教育”,必须有对智力培养的“智育”,意志培养的“德育”,情感培养的“美育”和身体训练的“体育”,四者缺一不可。
在中国教育史上,他首次明确提出了培养完全人格的德、智、体、美四育的教育主张。王国维的四育说,特别是美育说,对清末的教育改革,对民国时期的教育均有影响。如小学设唱歌、体育、美术等课,大学设美学等课,均可见王国维教育思
想的影响。至蔡元培主张教育宗旨为:一、养成健全的人格;二、发展共和精神。其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即为体、智、德、美四育,显然蔡元培的提法和王国维的思想是颇为一致的。总之,王国维的教育宗旨思想可以说开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先河。
(二)王国维的教育哲学思想
王国维以哲学思维审视并导入西方近代教育理念。他认为,哲学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与桥梁,如果不懂哲学,就不能理解教育学,也不能理解与教育学相关的学说,因为教育学是在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国维认为,哲学是一国文化发展的标志,是人类精神成果的结晶。
他认为,无论古今中外,民众的文化如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肯定是有一种哲学做基础。王国维集中分析了西方教育学的发展与西方哲学演迸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近代教育思想的变迁,无不本于哲学思想的变化,进而提出“夫哲学者,教育学之母也”[2]的命题。他认为,要导入西方近代教育及教育学,必须同时导入西方近代哲学及其价值观念。
除了主张以哲学思想导入西方的教育理念外,王国维还提倡以哲学思想确定教育理想。关于哲学对教育的指导作用与基础作用,王国维在《教育偶感四则》中的一则曾集中做了简明的论述:“夫师范学校⋯⋯此则愚所大惑不解者也。
”[3]王国维依据哲学思想充分肯定教育以培养具有正确思维的理性的人为根本目标。,王国维借助对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观点的阐释表达了他本人对教育的功能、目的及宗旨的见解。他认为,从上述根本思想出发,每个人所信仰的,是每个人自己所决定的。
所以,学习上最应看重个人的自由。教学应该用实质性的知识作为增进人们智力的手段,使人能达到自由探索真理的境界,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在中国近代史上率先从培养理性精神、提倡思想独立自由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目的、功能、和宗旨的问题。
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原道、宗经、(征圣)的儒家的教育宗旨。从根本上扫除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陈腐学风。
此外,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一文中,王国维对张尚书等人拟定的《奏定学校章程》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指出该制度根本错误“在缺哲学一科而已。夫欧洲各国大学无不以神、哲、医、法四学为分科之基本。
日本大学虽易哲学科以文科之名,然其文科之九科中,则哲学科裒然居首,而余八科无不以哲学概论、哲学史为其基本学科者。”[4]王国维主张:一、合经学科大学于文学科大学中,而定文学科大学之各科为五,即经学科、理学科、史学科、中国文学科、外国文学科。
其中,经学科与理学科分别以教授纯粹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为主,相当于现在的哲学系和社会、政治系。在其它各科所当授科目中,哲学亦占有重要地位。二、不必设地理学科,群经不必再分科。三、不仅大学各科应普遍设置哲学科,优级师范学校也应分设哲学科。因为,他认为“不通哲学,则不能通教育学,及与教育学相关系之学故也。”[5]
(三)王国维的人文教育思想
王国维的人文教育思想既有针对广大民众的,又有针对中国的下一代的,即针对学校的教育事业的。针对广大民众的人文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去毒篇一雅片烟之根本治疗法及将来教育上之注意》及《人间嗜好之研究》等篇目。
在《去毒篇》中,王国维依据“新的不来,旧的不去”的道理,阐述了宗教信仰与艺术爱好的作用,并在全文最后总结到,消除吸食鸦片的根本方法就是向人民倡导宗教信仰与艺术爱好,在《人间嗜好之研究》中指出依靠文学与美术来医治人们精神空虚的痛苦。
王国维认为,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教育只有有超乎功利的主张,才是真正培养人,发展人。王国维认为,人文教育就是要顺情达意和和谐发展,人文教育要以天性为师。
王国维先生特别重视关于美育的学理研究,后来才有了蔡元培先生石破天惊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但我国教育美育始终是德育的跟班,“寓教于乐"才是一以贯之的主导思想。王国维先生认为,美育不是艺术教育,是为人获得一种美的感受,美的情怀和美的境界,在于培育美的精神,而这正是人文教育的核心所在。通过审美活动和实现美的实践过程,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王国维的高等教育思想
王国维认为大学是培养学术人才的场所。对于高等教育,王国维自有一番见解。大学“授世界最进步之学问之大略”,这样才能使我国立于世界科学之林,并且大学的学术要发展,应“视学术为目的”,不能作为政治手段。也就是说大学教育应该做到学术独立、兼容并蓄,培养的人才应学贯中西,“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6]。
也就是说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学识渊博,还要发展各方面能力。由此,不难看出王国维开放的学术心态和广博的学术视野。
在王国维看来,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根柢,而高等教育则是“显示学术之发达者”。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亟兴高等教育”,培养出“英雄”、“天才”以“供驱策之用”[7]。他曾说过:“若论学问之根柢,则初等教育之根柢存于中等教育,中等教育之根柢存于高等教育⋯⋯”[8]按照当时我国的实际国情而言,要办好初等和中等教育,就一定要办好高等教育。
另外,王国维呼吁,发展高等教育还有一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高等教育师资匮乏问题。王国维认为,必须控制官费留学的名额,挑选分科大学毕业生中的精英,“以备他日大学教授之选”。王国维还主张,在我国还没有充分的师资的前提下,对于国内一些新兴学科,应大胆起用外国专家为权宜之计,“非用外人不可”。
然而,他又分析,引用外国人为师终非长久之计,高等教育的师资最终还是要实现本土化。外籍教师可以逐渐由“留学生及学力与之相仿者代之”[9]。
三、结论
本文简单介绍了王国维“使人为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高等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与教育哲学思想。王国维的教育思想是独特和新颖的,其独到之处在于强调人文精神,彰显哲学思维,体现了一种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一种比较前沿的学术理念和长远的学术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