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声与金三角 边防军与果敢同盟军交火纪实金三角全面科普
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为了保障中缅两国勘界工作的正常开展,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央军委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出动部分兵力,与缅军协同作战,共同打击盘踞在中缅边境地区的国民党军残部。由此,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作战拉开帷幕 。
1950年1月,国民党政府已经逃往台湾,蒋介石将仍然留置云南的"国军"残部扩编成第8兵团,由汤尧兼任兵团司令。解放军38军和13军官兵在桂滇黔边纵队的配合下,将国民党军大部歼灭,生俘汤尧以下官兵6000余人。
此役,部分国民党残军侥幸脱逃,仓皇进入缅甸境内。1950年4月20日,残军在缅甸东北小孟捧村打出了"复兴部队"的旗号,一时间,从云南外逃的散兵、土匪、地主武装纷纷前来投靠,残军很快由1500余人扩充至3000余人,成为老缅泰边境地区最大的一股武装力量。
残军的迅速壮大,出乎国民党当局的意料。1950年9月,蒋介石派原第8军军长李弥来到缅北,纠集残部,组成"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配合台湾"反攻大陆"。
1951年5月下旬,李弥指挥残军5000余人分两路进犯云南临沧、思茅地区,结果遭到解放军迎头痛击。此役过后,国民党残军再不敢做反攻大陆的美梦,只一门心思考虑如何在缅甸站稳脚跟,求得生存。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和台湾方面的援助充实,逃缅残军实力增加到万余人。 国民党残军在缅北长期盘踞,且势力不断壮大,对缅甸政府构成了极大威胁。缅甸政府一面派军队进剿,一面向联合国控诉。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台湾当局被迫同意把逃到缅北的残部撤往台湾。但心有不甘的台湾当局又派原副总指挥柳元麟返回缅北搜罗旧部,于6月成立"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恰逢此时缅甸政府正集中精力对付本国的反政府武装,无暇顾及残军。
上世纪60年代初,残军达到主力撤台后的鼎盛时期,部队有近万人。 国民党残军的存在,是缅甸边境上的一个祸根。同时也影响中国边境地区的安全。1960年缅甸"看守内阁"总理奈温访华时,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同年10月缅甸总理吴努和总参谋长奈温访华,与周恩来总理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边界条约》。
为确保勘界工作顺利进行,并根据缅甸政府的请求,经两国政府协定,双方共同出兵打击和歼灭这股敌人。
制约攻击纵深的"红线" 1960年10月,中央军委向昆明军区下达了预先号令,准备入缅与蒋军残部作战。11月初,经中缅两国政府商定,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丁荣昌和总参作战部边防警备处处长成学渝等,与昂季、山友准将率领的缅方代表团就联合勘界警卫作战进行商讨,双方签署了勘界警卫工作协议。
协议规定:对盘踞在勘界工作地区的国民党残军,由中缅双方共同围歼。
中国负责清除中缅边界旧30号至旧62号界桩地区,即云南孟遮至南腊河与澜沧江交汇点两侧的国民党军残部,可进入缅方20公里遂行作战任务。根据此协议,解放军入缅作战纵深为20公里,这条分界线即为"红线"。两国军队既要协同作战,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又要受这条"红线"的制约。
11月14日,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军委正式下达入缅歼灭残余蒋军的作战命令,向部队强调:只准打好,不准打坏;要打歼灭战,不打击溃战;断后路,包围住,先围而后歼;作战行动严格控制在协议范围内,如敌人向老挝境内逃跑,不准追击;遇到新情况,必须与缅方达成协议后才行动;不准误伤当地居民。
昆明军区受命后,决定以13军39师和14军40师各1个团、云南省军区思茅军分区3个团计39个连约6500人入缅作战。
昆明军区组成了由云南省军区司令员黎锡福任指挥,第13军副参谋长崔建功、省军区副司令员丁荣昌任副指挥的前方指挥所,于1960年11月上旬在佛海开设完毕。
国民党残军所占据的地盘正面约300公里,纵深100公里,地理条件同云南相似,属典型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气候炎热,雨季较长,山区和坝区多雾,能见度不良。山高谷深、河溪纵横、道路少且多为小路,交通十分不便;杂木丛生,苇草、刺藤遍布,人烟稀少,居民贫困且语言不通。
地形起伏大,部队行动极易迷失方向,行动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解放军入缅清剿 解放军入缅作战正面为300公里,主要目标是打击国民党残军1、4军军部等22个据点,约800余人。
这部分残军分三线部署,国境线附近残军为第1军所部150人,除景康据点外,都以南洛河为屏障,背靠黑山森林。各据点筑有少量土木质工事和交通壕,通往中国方向的道路上埋有地雷,并且设置了警戒部队。
第二线为第4军,布防在孟勇以东和以南地区,其中1404高地驻有第4军所属35团约200人。第三线为孟白了和江勒地区的柳元麟总部,其中孟白了地区为总指挥部,有教导队、警卫团、通信营等共约450人。
江勒地区是后勤总部和教导一大队,约200余人。其装备既有外逃时携带的老式武器,也有后来台湾补充的美式装备。 针对残军的分布情况,解放军昆明军区前指决定采取多路远距离奔袭,先断敌后路,然后分片合围,全歼残军。
13军39师攻歼孟马之敌,该部残军439名(实为334人),参战解放军2646人,敌我兵力对比为1∶ 7.9。第14军40师攻歼孟瓦之敌共265人(实为156人),参战解放军2835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为1∶ 18.
2。思茅军分区边防11团攻歼孟歇之敌共59人(实为81人)。以边防9、10团攻歼蛮窝之敌共159人(实为171人),参战解放军1158人,敌我兵力对比为1∶ 6.
7。解放军参战部队分为22路,于1960年11月22日凌晨,越过国境,各自向作战目标奔袭。 奔袭国民党军曼俄乃据点的解放军边防9团2连和边防10团2连,于当日5时到达指定位置。当发现敌人逃跑后,他们立即改变作战方案,除留小分队就地搜索外,指挥4个连分别向孟马方向追歼逃敌。
经过10里奔袭后赶上了逃敌,激烈的交火后,该部将从曼俄乃等据点逃窜的国民党军33人歼灭,并击毙国民党军5师师长李泰。117团出击分队在39师副师长阎守庆指挥下,全歼驻踏板卖据点国民党军第2师部60人,和驻孟歇据点的国民党军第7团团部62人,国民党军第2师少将师长蒙宝业、上校副师长蒙显被击毙。
118团出击分队在40师副师长赵世英指挥下分别进攻孟瓦、景康、孟育、孟景之敌,歼敌百余人,第3师上校副师长兼8团团长叶文强被活捉。
经过几个小时战斗,该部全歼残军第2、5师师部和第7、8团团部,部分歼灭第1军军部、第3师师部。但是,个别部(分)队由于对当地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行军作战的特点研究不够,加之少数干部指挥不力,致使6路迂回部队有半数未迂回到位,16路正面攻击部队有7路未到。
在这种情况下,参战部队积极主动,与敌展开激烈战斗。
经艰苦奋战,16个攻击目标有6个被全歼,其余大部溃散。部队随即转入追击和全面清剿,又歼灭了部分敌人和拔除了一些据点。至1960年12月20日,"红线"内的残军基本被肃清。此次作战共计歼敌467名,占预计歼敌总数的53.
4%。 蒋军残部被肃清后,应缅北军区的请求,周恩来总理指示:作战部队留驻缅境,占据有利地形和作战要点,加强戒备严防敌人袭扰,掩护勘界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次越境歼敌 残军遭解放军第一次打击后,自知实力相差悬殊,不敢与解放军正面对抗,转而全力攻击缅军。
缅军力不从心,于1961年1月18日晚向中方勘界警卫联络官提出请求,希望解放军配合缅军进剿缅境20公里外的残军。中央军委经过反复研究,指示参战部队用7个营、6个连、2个便衣队共5800人,于1961年1月下旬越过"红线"向前推进50公里,打击缅方纵深的3000余国民党军残部。
作战部队由13军副军长崔建功任指挥,14军参谋长梁中玉、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段思英任副指挥。
根据作战计划,117团攻打位于南昆的敌第4军、第2师残部,敌总兵力为1270余人,参战解放军2966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为1∶ 2.3。第118团攻打敌南线总部直属队、警卫团、教导总队、第3军35团、军官训练团等部共约1200余人,参战解放军3012人,敌我兵力对比为1∶ 2.
5。思茅军分区部队边防10、11团攻打敌索永指挥所、位于八卡的第2军军部和位于大棱河渡口的1军军部等敌军,敌总兵力约682人,参战解放军1420人,敌我兵力对比为1∶ 2。
解放军各部根据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前指命令,于1961年1月25日开始出击。柳元麟的部队察觉到解放军出击,连夜向老挝境内撤退。
至26日,解放军先后攻占巴西里、索永、孟白了等地的国民党军据点,歼敌一部。之后,解放军在作战地区搜剿残余。由于对作战地域缺乏了解,解放军攻击部队除思茅军分区巴西里一路准时进到攻击点外,其余各路均未按时抵达攻击位置。
我军虽然把柳元麟部赶出了经营十余年的老巢,毙敌上校军官2名,但仅歼敌274名,大部分残军分路逃往距中国边境线百公里的老泰境内。2月9日,解放军参战部队全部撤回国境。 经过两个阶段的作战,解放军肃清了作战区域内的国民党军残余,协助缅方收复了被蒋军盘踞了10余年的3万余平方公里、近30万的人口区,保障了中缅联合勘定国界线的顺利进行。
宝贵的实战经验 作为解放军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丛林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从战略层面上取得了胜利。
但部队显得经验不足,没有打好歼灭战,未能达到分片合围、全歼敌人的预定目标。这与解放军对战区自然条件给作战行动带来的困难缺乏足够认识有关。亚热带山岳丛林地河多沟深、语言不通、疾病流行,解放军指挥员按一般山地条件规定部队的行进速度,因此尽管部队拼尽全力,仍不能按规定到达指定地点。
在第二阶段作战中,部队绕过1404高地,离开道路,通过原始沼泽地,芦苇茅草丛生,只得边开路边前进,一小时只能前进300米。
有的部队夜间开进,迷失方向,天明一看,还是在原来的山沟里转圈子。战区河流众多,水流湍急,部队虽然在战前经过一定的游泳训练,但仍不能适应当地河流的特点,加之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体力消耗很大,被装被雨水、汗水湿透,不利于泅渡,延长了渡河时间,贻误了战机。
而蒋军残部,在境外盘踞经营十余年,与当地的土司、头人等统治阶层关系极为密切,不仅熟悉地形,而且消息灵通,极力避免与我正面对抗,一旦听到我军行动的风声即隐蔽潜逃。
这次作战对人民解放军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的作战能力是一个全面的检验,中央军委、三总部、昆明军区对此极为重视。战后,张爱萍副总参谋长、昆明军区秦基伟司令员、三总部工作组到参战部队现场调研,有效地提高了战斗力。
这些努力,对于以后解放军完成援越抗美、援老抗美任务,以及日后南疆自卫还击作战任务,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面的报道全部来自于新华网及新华社对“中缅联合堪界警卫作战”,本楼主前面就说过,不考虑意识形态,只客观的看待历史。
所以对于有些上面没有的内容,本人会给予补充。 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是我军第一次在亚热带丛林中进行作战,而我军的对手国民党残军部队并不是一只弱旅。
国民党残军的前身大部是中国远征军的成员,而且很多官兵都是云南人,熟悉亚热带气候及丛林。从42年开始,中国远征军就开始了丛林作战,到60年我军开始出境清剿残军时,对方已经有了18年的丛林作战经验。所以在作战经验上,我军比对方差太多了。 还有,虽然我军出境与残军作战时拥有“巨大的兵力优势”与“坚强的作战意志”(这两种东西是一支强大军队所缺一不可的)
,但是仍被残军给予了我军巨大的伤亡打击,基本上我军的伤亡比率是残军的三倍。这还是在残军没有以主要兵力对抗我军的情况下造成的巨大伤亡。 当时残军的主要战术是,用小部兵力牵制我军,大部兵力用于对付缅甸国防军。
残军的基本作战思想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军在丛林战方面的能力是远逊于国民党残军的。 此战过后,我军把残军成建制的在我边境的据点与军队基本打散以及赶到别的地方去了。
后来打散的残军很多军官与军人加入了金三角的各地方武装,使得金三角各地方武装的实力得到了极高的提高。 在后来我国还在边境有过对残军的招降起义活动,在云南边境地区专门架设了“广播电台”,对对方进行广播宣传,促进残军回国。
还有叫国内的家属给在境外的残军写信劝导回国。甚至还有过集合大批家属在边境河边对对岸的残军集体喊话。前后历时好几年的时候。 经过这些动作,有很多残军回到了国内,而且基本上是带枪跑回来的,还有个连长,直接带着一个建制连回国。而且回国的人基本上全部给予安排了工作。据统计,前后回国的人数在4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