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华被打 金昌市市长张应华:精心打造村村优美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美丽中国的基础是美丽乡村。近年来,金昌市紧紧抓住被甘肃省确定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市的难得机遇,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大力实施思想素质、环境整治、产业富民、管理服务 “四大提升工程”,初步形成了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风尚与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一、立足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实施思想素质提升工程
从创新农民教育内容形式入手,组织实施以有思想、有文化、有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加强道德培训,使之有思想。思想活了路就广。多年来,我们坚持把“思想”提升放在提高农民素质的首要位置,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着力实施“文明习惯养成行动”,持续开展以美德、科技、文化、卫生、婚育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五进农家”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巡回巡演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 选树“最美金昌人物”以及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公婆、好媳妇、好丈夫、好邻里等精神文明创评活动,积极引导农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新风,提高了农民群众鉴别是非、美丑、荣耻的能力,培育了一批善于学习、勇于创业、品德高尚的农民家庭,也使社会风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城乡一体。
二是加强学识培训,使之有文化。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因素。为此,我们把培训的着力点集中到“开启民智”上,重点按照“文明育农、科技富农”的要求,充分依托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中心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民培训中心、党员电教活动室、图书室和文化中心、健身广场等农村培训主阵地,组织农民学习计划生育、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及《宪法》、《婚姻法》、村规民约等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解决了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够、把握不准和不按政策办事、不会用政策等问题,造就了一支知识型、守法型、创业型的新型农民,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
三是加强职业培训,使之有技能。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加强技能培训甚为关键。为此,我们认真组织实施了“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村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程”、“百村支书能力提升计划”和“十万农民技能提升计划”,大力普及科技知识,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同时,按照村级确立的主导产业,采取现场示范、专题辅导、观摩学习等办法,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和日光温室栽培、畜牧养殖业等实用技术培训,努力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确保现代化农业新技术迅速渗透到农业生产中去,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5年来,全市共完成农民培训35万余人次,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60余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近30亿元。
二、立足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坚持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改善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和村容镇貌,有效提升了农村生态文明水平。
一是建设现代新村,让农村美起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富民惠民、融合发展”的原则,区分推进市区近郊镇、工业基础镇、农业基础镇和中心村、重点村建设,根据实际分别选择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探索形成了“以地换房产、以地建保障”的城中村改造、“集中新建、进滩增地”的近郊村建设、“就地改造、综合整治”的远郊村建设等多种模式,并采用组团模式统一设计和建设新农宅,政府出资在集中居住区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小游园、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安全饮水等工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目前,全市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56个,新建高标准农宅2.3万套,65%的农户住上了新农宅,所有行政村都通了油路和公交车,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2.8%,城镇化率达到64.1%。
二是优化村容环境,让农村净起来。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入手,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农村化肥、农药、废弃塑料薄膜、农村畜禽养殖、农民生活垃圾等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大力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处理等四个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核心工程,积极开展“三清”、“四修”、“五化”建设,即: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修整危旧房屋、猪圈、旱厕、院墙,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施配套化,还在各镇设立环卫所、各村设置垃圾集中收容设施并配备环卫保洁员,实行户装袋、村收集、县(区)处理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并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农村脏乱差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农村环保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三是丰富农村文化,让农村活起来。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村村通”和电信宽带覆盖率达100%。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农民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卫生” 三下乡等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着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推行农村文化指导员制度,全市农民秧歌、曲艺、书画等各类自乐班和健身队达300多支。金川区宁远堡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体育健身先进单位”,双湾镇古城村一社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文化大院”。
三、立足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提升工程
坚持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和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努力在每个美好乡村中培育一个特色鲜明的主导支柱产业、一个产业集聚度高的示范园区、一个利益联接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批能人大户和致富带头人。
一是推行股份合作试点。依托金川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以金川区宁远堡镇新华村和双湾镇营盘村为试点,采取“以互换促流转、以入股促集约、以产业促分工、以租赁促分流”的办法,通过集中规划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区、暖棚养殖区、节水农田示范区、经营性资产出租区及城镇住宅楼生活用房等“四区一房”,大胆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吸纳155户农户968亩土地入股,形成了特征鲜明的“3331”模式(30%的农民进城务工从事二三产业、30%的农民经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30%的农民经营暖棚圈舍进行舍饲养殖、10%的农民经营高标准节水农田),实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向以公司为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转变,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促进了农民二次产业分工。
在探索和推广“3331”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农户土地集体出租、政府投资集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自愿承包经营”的方式,实行资产所有权归惠农投资公司、管理服务权归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经营权归入社农户的“三权分立”的经营机制,促进了土地流转,实现了高效集约发展。
二是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围绕建设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写农业示范区和以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围绕建设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示范区,通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挂钩,引导农民自愿开展承包地互换,完善田间配套设施,提高耕地质量,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有效解决了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了33.58%。
三是发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和扶持发展多元化、多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引企工作,采取“支部 合作社 市场”、“公司 农户 市场”等多种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发展了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98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8家。总之,产业集聚促进了“三化”同步,极大地改变了农村面貌,改善了农民福祉,让广大农民均等地享受到发展成果。
四、立足健全工作机制,大力实施管理服务提升工程
着眼于提高服务农村工作水平,以健全工作机制入手,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互融互动、整体推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建立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机制。打破城乡界限、突破城区创建局限,实施“全域金昌、全域创建”,形成了文明创建城乡全覆盖、齐推进的工作格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畴,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做到长远工作有规划、近期工作有目标、日常工作有检查,形成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统筹推进机制。
二是建立了城乡精神文明结对联建机制。制定了“三帮一扶”(地级干部帮乡镇、县级单位帮村社、机关干部帮困难农户、企业扶持新农村建设)制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推行地级干部包抓社区、乡镇制度,探索开展了“城乡社区手拉手、双联共建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资源共享、典型宣传和经验交流,推进城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互促共进。
三是建立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保障机制。统筹利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资源,实行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场所、公共设施和市民教育等资源向城乡群众双向开放,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建立了多元化投资机制,按照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和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市级新增财力的40%投向“三农”,侧重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文化。
实施项目拼盘策略,积极整合中央、省、市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和产业发展,较好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 (金昌市市长张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