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工艺精选]伯爵 优雅超薄哲学

2018-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现今几乎等于超薄表代名词的PIAGET伯爵,早在二十世纪中期便开始加入超薄表战场,当1957年品牌推出一枚仅2mm的手上鍊机芯9P时,世人开始注意到伯爵在该领域内不可忽视的竞争实力,而1960年品牌再接再厉发表仅2.3mm厚的12P自动机芯.一举刷新当时金氏世界纪录全球最薄自动表记录后,也正式确立了伯爵在超薄工艺所佔据的领先地位.在研发超薄表的早期阶段,如何把腕表尽力做薄是表坛所共同努力的方向,然而腕表再薄还是有其一定极限,例如伯爵与Lemania都曾在1980年代製作出厚度仅2.08mm的超薄


现今几乎等于超薄表代名词的PIAGET伯爵,早在二十世纪中期便开始加入超薄表战场,当1957年品牌推出一枚仅2mm的手上鍊机芯9P时,世人开始注意到伯爵在该领域内不可忽视的竞争实力,而1960年品牌再接再厉发表仅2.3mm厚的12P自动机芯、一举刷新当时金氏世界纪录全球最薄自动表记录后,也正式确立了伯爵在超薄工艺所佔据的领先地位。在研发超薄表的早期阶段,如何把腕表尽力做薄是表坛所共同努力的方向,然而腕表再薄还是有其一定极限,例如伯爵与Lemania都曾在1980年代製作出厚度仅2.08mm的超薄自动机芯(25P&Cal.2010),但随之衍生的耐用性问题,使得超薄表不因为了追求数据纪录牺牲本身运作稳定性与走时品质成了表坛的共识。


▲複杂功能由于零件数多、结构组成複杂,因而往往予人厚实的印象,不过伯爵发展至今早已推出数款超薄複杂腕表,其中亦包括极致複杂的三问功能。

迈入2000年以后,伯爵的超薄工艺开始产生质变,相较过往因为要尽量降低机芯厚度而多採取如二针的基本功能设定,2002年时推出的600P机芯对于品牌独具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将功能扩展到陀飞轮的深度,同时还採用矩形外观,一推出就改写了矩形陀飞轮的薄度新纪录,自此伯爵的超薄腕表也有了全新面貌——摆脱追求「最薄」的迷思,而开始于各式各样的腕表功能上下功夫,例如2007年又有厚度仅5.65mm的880P计时机芯诞生,其后伯爵也开创出超薄万年曆甚至超薄问表机芯,无形中引领表坛近年又逐渐有复兴趋势的超薄表设计。将複杂功能薄型化字面上看起来简单,实际製作却蕴含不小难度,因为超薄设计原本就如同一项複杂工艺,要将零件削薄再组装甚至改动机芯结构等,都比製作一般腕表来得更加耗时费工,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尝试,如今伯爵从基础到高阶複杂功能都有相关超薄设计的作品,相较其他品牌更显得阵容完备。


▲伯爵将本身拿手的装饰工艺融入超薄设计,例如将超薄机芯镂空一来能更节省机芯垂直空间,同时直接透视机芯组件的精密结构也提升了腕表的观赏价值。

除了纯粹由功能面展现超薄主义之外,伯爵拿手的装饰工艺也是其超薄工艺的一大特徵,例如镂空处理结合超薄设计就是一种令人心醉的複合工艺技法,过往超薄表往往走简约设计路线,尤其基础的二针、三针功能配上素面面盘更是将极简风格推向极致,虽然这种设计型态恰如其分呼应其正装表的定位,但相对来说观赏性还是薄弱一些,因此在超薄设计基础上导入镂空工艺,一方面少了面盘零件可以再节省腕表的垂直空间成本,另一方面露出的机芯也因为大范围的镂空呈现通透感、立体感,对于热爱机械表本质的佩戴者说,镂空工艺的加入绝对是另一种额外的视觉享受,而伯爵超薄镂空表对于整体的平衡也非常重视——既不会过度镂空影响机芯结构运作稳定性,也不至于保守到牺牲视线的穿透感,一展品牌缜密的设计思维以及执行到位的工艺水淮。

近年伯爵的超薄镂空腕表又有所突破,像是品牌不只于腕表表壳进行钻石镶嵌,甚至在机芯桥板表面也能镶钻,超薄工艺的美学因而又多了一份华丽贵气。由1957年至今,伯爵针对超薄表的研发范围愈来愈广泛且深入,从功能面由简单到愈趋複杂化,再到造型设计融会装饰工艺后呈现更引人倾心的视觉魅力,在在突破人们对于超薄表的既定印象,彷彿永无极限地不断在超薄领域中蜕变进化。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