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当马三立的儿子并不幸福”

2017-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马志明:他告别舞台那会儿,都已经89岁了,说点什么呢?也不能找体育馆,要不我唱歌,现在的嗓子已经有一点变了,老了以后甚至感觉五音不太全一样,反正有毛病,我说您别唱了,要不来数板,来兄妹顶嘴.人生在世,教育人的相声老调,我说行是行.我说您唱这个行,但是头一句不好,封建,"人生在世命凭天,莫把那报应当作虚言."过去老年人就是这么说,这是宿命论,你干了一辈子,告别舞台的时候还在这儿有这么一句,不太好.他说依你?我说"人生在世心不要偏"也不算费事,"莫把那报应当作

马志明:他告别舞台那会儿,都已经89岁了,说点什么呢?也不能找体育馆,要不我唱歌,现在的嗓子已经有一点变了,老了以后甚至感觉五音不太全一样,反正有毛病,我说您别唱了,要不来数板,来兄妹顶嘴、人生在世,教育人的相声老调,我说行是行。

我说您唱这个行,但是头一句不好,封建,“人生在世命凭天,莫把那报应当作虚言。”过去老年人就是这么说,这是宿命论,你干了一辈子,告别舞台的时候还在这儿有这么一句,不太好。他说依你?我说“人生在世心不要偏”也不算费事,“莫把那报应当作虚言”,在任何时代偏心都是不对的,没有封建味。

结果到台上,开始了,“人生在世”要出来,他的舞台经验“命”字没有出来,上嘴唇一碰,还没出“命”,就告诉打鼓的“就照这么打,咱俩就这样配合挺好,如果打不上,我们配合不了”。我们就找一个包袱,观众还乐了。

他90来岁的人,还能这样,假如是我,我想好了改成“心不要偏”,到台上“命”字出来了,我也就干脆过去了,要不我吃栗子了,来一个这个多丢人,回来就后悔,怎么没有注意呢?只能说接受教训就没有那个决心,他说哪个好,咱们就照这个来。

说相声经常有这种时候,唱一段,咱就来了,又重唱,这也很符合相声规律,他要没有这么多年舞台经验做不到,这就是基础。

我到后来就说,我父亲的段子基本上都会,可是有许多的段子都不敢演,因为不够他的身份,没有他的观众人缘,自己心理也没有底,只能说是会了,保留。《开粥厂》我也演过,这类我也使,但是不拿当我的行活,不当我自己的重头戏。

别人那儿有样板,别人都知道这个好,你再学,不能不学,学人家好,吸收人家的精华东西,把人家的经验放在自己身上是好事,但是照着他的演,恐怕是永远超不过。

我作为观众要听马连良真好,学马连良的其实也不错,当初有一个梁益翎,凭良心说我听他的京剧还行,可是如果让我坐那儿评论,我觉得还是不如马连良。因为他在先,你在后,有先入为主的问题。

有一些段子也是,特别现在是好段子了,让我来,我绝对不敢来。

我父亲并不爱《买猴》,爱这《十点钟开始》。从1956年、1955年就弄这个段子,一直到八九十岁还在那改,根据新形势又改。我也知道这个段子好,老头使的也好,在行内是有口皆碑,但是我来这个绝对不敢动,词我早就背下来了,这儿说,那儿说,连变化我也知道了,可是我绝对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