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邢燕子 专访传奇女性邢燕子——昔日“小燕子”今朝邢奶奶

2018-04-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闻晚报<女性周刊>:邢燕子 生于1940年,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典型,1958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组织"燕子突击队".1960年,<河北日报>.<人民日报>报道邢燕子先进事迹,在全国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学习邢燕子的宣传声势.曾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宝坻县县委副书记.天津市市委副书记等职务.她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先进典型,她是按照党的要求选择丈夫的"燕子姑娘",她是1973-1983年间的天津市市委

新闻晚报《女性周刊》:邢燕子 生于1940年,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典型,1958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组织“燕子突击队”。1960年,《河北日报》、《人民日报》报道邢燕子先进事迹,在全国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学习邢燕子的宣传声势。曾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宝坻县县委副书记、天津市市委副书记等职务。

她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先进典型,她是按照党的要求选择丈夫的“燕子姑娘”,她是1973-1983年间的天津市市委副书记———“邢燕子”的这些辉煌经历,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像是一部传奇;但对每个经历过那段往事的人而言,她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和符号。

在日前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女企业家高级论坛上,从天津赶来的邢燕子成了焦点人物。她一头利落的短发,皮肤黝黑,看上去淳朴而健壮。但当晚报记者专访时,却看到她不断敲打自己的膝盖,这才知道,长时间的农村生活给她留下关节炎、冠心病等各种后遗症,2001年她还住了3个月的医院。“铁姑娘”虽然已经老了,但她又把相当的经历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活动中去,成了小朋友口中的“邢奶奶”。

特殊年代,“小燕子”闻名全国

邢燕子的故事,是从1958年开始的。她初中毕业,回到爷爷所在的天津市宝坻县大中公社司家庄村。邢燕子很坦白地告诉记者:“我那时并没有多高的思想境界,就是想回乡下跟爷爷作个伴儿。”当时,村干部看这个从城里来的女娃压根儿不会干农活,就把她安排到食堂工作。

初来乍到,邢燕子闹了一大堆的笑话,她本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么一件糗事。一次,食堂熬了一大锅粥让她看着,不一会儿粥溢出来了,从没做过饭的邢燕子不知道该怎么对付,只好大喊:“快来人啊!粥都跑来了!”叔叔大爷们呵呵直乐说:“傻姑娘,你给它磕个头,它就不跑了。”单纯的邢燕子居然立马就跪了下去!

司家庄村是穷村,村子里的壮劳力去外地支援建设,剩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邢燕子从食堂走进田野,她说,自己干农活并不伶俐,只有苦干加实干,干不完就不休息。那时提倡解放妇女劳动力,邢燕子跟几个伙伴组织幼儿园,一下子让20多个青壮年妇女腾出手来下农田。随后,她干脆组织女团员,组成了“燕子突击队”,她带着突击队员,冬天砸开三尺厚的冰窟窿结网打鱼,晚上搞生活自救打苇帘子,三个月就给村里挣了3600多元钱。

当时正是农村遭受天灾人祸最困难的年头,需要树立一个“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1959-1960年,邢燕子的事迹在全国造成一个空前的宣传声势,各大报纸、电台纷纷报道。邢燕子说:“其实燕子只是我的小名,我是在北京出生的,爸爸在燕京、燕生、燕子三个名字中选了这一个。

有个报社记者在写报道时说燕子更形象,以后大家就都叫我邢燕子,我的本名邢秀英反而很少人知道了。”邢燕子最幸福的,是她先后5次受到毛主席接见,郭沫若还专门为她写下《邢燕子歌》。

先结婚后恋爱,党为她挑女婿

出名之后,给邢燕子的信从全国各地涌来,“成麻袋成麻袋地装”,当中更有不少求爱信。这就引起了党组织的注意,后来,党组织为她选了村里的生产小队长王学芝。原因很简单,王学芝家是困难户,“一家兄弟四个,加上父母,才两间半房”,但他是个老党员,政治上可靠。

年轻的邢燕子一开始并不乐意:“他家穷倒没什么关系,主要是他岁数比我大六、七岁,现在男女差这些岁数没什么,但那时我嫌他太大,想找个跟自己同年的,比较般配。可是爷爷喜欢他,说他老实厚道,将来肯定不会出问题。我听党的和爷爷的话,就我同意了,我们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

1961年7月3日,邢燕子结婚了。夫妻俩穷得什么都买不起,邢燕子嫁过来,公婆只好出去借宿。3天后,新婚的邢燕子就和丈夫搬到了婆家早年喂驴的小草棚里,那个棚子只有1米多宽,没有床,就搭了个简单的土炕,站起来都直不起腰,一下雨就漏水。

随着邢燕子的名气越来越大,职位越来越高,最多的时候曾担任过大大小小16个职务,“经常半夜三更从被窝里被叫出来去开会”。为了她工作方便,爷爷专门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丈夫就成了她的贴身司机,不管她多早出门、多晚回家,丈夫都全权负责接送。邢燕子不能像普通妻子那样天天为丈夫做饭,丈夫就一个人随便对付;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之后,丈夫又当爹又当妈,却从来不曾埋怨过她。

邢燕子特别感激的是,她的两个儿子年龄相差8岁,原因是她1962年生了大儿子之后,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先斩后奏,趁到天津开会时采取了避孕措施。就这样,丈夫都没说一个“不”字,还跟她一起瞒着公婆。

当了市委副书记,也得自己拣柴禾

1973-1983年,邢燕子担任了天津市市委副书记一职,这可说是她政治上最辉煌的时期。当时对领导的要求非常严格,组织上决不允许领导家属“沾光”,所以邢燕子当了市委副书记,她的家庭却不允许进城。于是,市里开会时,就有专车来接邢燕子过去,开完会,再驱车两百里地把她送回家。

邢燕子对此也特别注意,“我告诉王学芝,今后有事你去天津没关系,但是千万别来找我”。有一次,组织上得知王学芝到市里联系副业,还派人调查了一番,发现纯属公事才作罢。

邢燕子这个副书记,是“以农代干”的,根本没有工资,还是得靠挣工分吃饭。不过,邢燕子公务繁忙,哪有时间天天下地?为了帮助丈夫过日子,邢燕子不得不经常到大洼里为家里拾柴禾。“现在说起来大家可能都不相信,说我当那么大个官儿就没有钱?其实真的没有,从那时候过来的人,肯定都清楚。”

邢燕子的廉洁作风延续到现在。陪同她一起来上海的二儿媳快言快语:“老太太有要求,我们在外面,从来不敢提自己是邢燕子的家人。我跟我爱人一开始谈恋爱的时候,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直到我上门之前,他才说自己的母亲是邢燕子,吓了我们家一跳!”

现在的邢燕子虽然不在其位,但仍是众所周知的名人,不少企业、饭店纷纷通过关系请她题词,而且出价不菲。这都被邢燕子一一拒绝,用她的话来说:“邢燕子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名字了,还关联到党员的名誉,我从来不敢滥用。”

我们那时候,想都没想过“不忠”

2001年,邢燕子退休了,她把孙子接到了身边,“以前对儿子关心太少,他们两个都没上大学,现在把孙子接过来,也好帮帮他们”。但是,现在的邢燕子,已不是风口浪尖上的名人了,回想过去,记者问邢燕子后悔过当初选择留在农村吗?她连连摆手:“我是按党的要求做事的,这就是我认准的道儿,从来没后悔过。”离开公众的视线,守着几十年风雨同舟的老伴儿,儿子媳妇都懂事孝顺,邢燕子的晚年过得平静而淡然。

邢燕子身体不太好,老伴支持她多去参加集体活动,她是合唱队队员,又是书法班学员,业余活动还是不少,孙子上学的接送问题还是由老伴承担着。邢燕子说,老伴文化虽然不高,但肯钻研,有技术,加上忠厚老实,很得人缘,“因为娶了我,我要在外面忙活,他就必须得放弃很多东西,一个大男人倒成了贤内助”。

记者追问,在几十年的婚姻中,特别是邢燕子风头最劲的时候,两夫妻真的没有过裂缝?邢燕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那时哪想得到这个啊,干工作过日子都来不及呢。你说的都是现在才时兴的玩意儿,我们是老派人,从来没怀疑过对方对自己是不是忠诚,因为根本就没动过不忠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