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华装饰 王炳华:用剪纸装扮生活收获爱情

2017-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亳州自古以来物阜民丰,文化灿烂,各色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名家辈出,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剪纸,就是我地民间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王炳华,中国当代剪纸艺术家,也是第一位走出国门的我市民间艺术家.父亲言传身教幼年初学剪纸今年已经56岁的王炳华,供职于我市谯城区文化馆,是我市数一数二的剪纸名家,儿时扎彩艺人出身父亲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己几十年来艺无止境的求索,如今已成为我市剪纸界的领军人物.1949年的隆冬时节,新生的人民政权即将迎来他的第一个春天,王炳华出生在减店集(今古井镇)的一个普通农家.据

亳州自古以来物阜民丰,文化灿烂,各色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名家辈出,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剪纸,就是我地民间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王炳华,中国当代剪纸艺术家,也是第一位走出国门的我市民间艺术家。

父亲言传身教幼年初学剪纸

今年已经56岁的王炳华,供职于我市谯城区文化馆,是我市数一数二的剪纸名家,儿时扎彩艺人出身父亲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己几十年来艺无止境的求索,如今已成为我市剪纸界的领军人物。

1949年的隆冬时节,新生的人民政权即将迎来他的第一个春天,王炳华出生在减店集(今古井镇)的一个普通农家。

据王炳华介绍,他的父亲不但是一位种田的能手,还是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扎彩艺人。王炳华家在集镇上,当地一般的红白之事都要请他的父亲去帮忙,王炳华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跟着父亲去上事,既能得到一些好吃的,同时也能帮父亲打打下手,这时的王炳华就已经有了喜欢剪纸的朦胧爱好。

王炳华说,那时自己非常佩服父亲,因为父亲剪出的图案剪什么像什么,特别是那些为女孩子出嫁所剪的嫁妆花更是在王炳华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烙下了艺术美的印迹。

记得刚开始时只是学着剪一些简单的花边图案,再后来就是学一些难一点的连续图案,那时也就六七岁。当我上学后,仍然喜欢跟着父亲学剪纸,放学后,一丢下书包,就去找来东西在那儿剪啊剪的,有时候把吃饭都给忘了。王炳华这样向记者讲述他儿时的经历。

据王炳华讲,他家世代务农,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父母亲为了他们兄妹七个的生计,常年餐风宿露,在田野里耕耘,但父亲出神入化的剪纸手艺给他带来了无限的童年欢乐。

艺海求索他历经坎坷

虽然童年艰苦,但王炳华还是在七岁那年走进了学堂,当他上到三年级时,一位叫范殿功的美术老师给了王炳华很大的帮助。

王炳华说,范老师那时是右派,但美术功底很深,当他得知我非常喜欢剪纸时,就给我讲学剪纸要有美术基础,于是从那时开始,范老师就教我学美术,在他的耐心教授下,我逐渐掌握了人物、风光的素描技艺。记得八九岁时,大跃进开始了,这时我就跟着范老师上街画漫画宣传画,专门帮着涂颜料,像“可夸可夸真可夸,玉米长成薛阁塔”,画着几个人共推一个玉米的漫画,虽然那时很荒堂,但这是实地的实践,对我美术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刚有点进步,六零年又来了,我都饿成了重病号,差一点就没命了,刚开始起步的剪纸也就搁下了。当我刚要进入中学时,文革又开始了,因为我有一点剪纸的手艺,所以就让我去写标语,刻印红袖章,但我却没有佩戴的权利,因为我是地富子女,所以思想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了出走,那时想,也许到外面去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我是从姐姐家借了20元钱出去的,随着人流,经开封到渭南,然后又流浪到陕北黄土高原黄陇县一带。在那里我可真是大开了眼界,就好像是老天的安排,我一进到那里的一座座窑洞门,眼晴就不愿再移开了,那些耀眼的朱红门头花、窗花、家俱花等一件件引人入胜的剪纸艺术品真是太吸引我了,那些剪纸作品有的刻画细腻入微,有的线条粗广豪放,人物花鸟无论是变形还是写真都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就这样我就留在了那里,一面帮工干活,一面学习人家那些新颖的剪纸技法。后来我又去了户县,那里可谓是剪纸之乡,几乎户户人家都会剪纸,那里的农民画,色彩、构图更具特色,对我的吸引力更大。这时我就觉得这样流浪下去不是办法,人要有一技之长,通过这一路走来,我对自己立志学剪纸更有了决心。于是王炳华结束了这段令他终生难忘的流浪生活,回到了那个生养他的减店家门。

虽然我这时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可是还是没有真正的师傅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一位亲戚讲,我家十多里之外有一位剪纸名家,当下我就买了四色礼到他家去拜师学艺,先生先还不肯收,就这样我结识了我剪纸生涯中的第一位师傅吕凤毛。

当师傅拿出他的一副剪纸作品让我看时,我当时真是爱不释手,因为他的剪纸简直神了,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当时要真正的学剪纸要有蜡盘、刻刀等工具,就这些我都没有,其时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简单的东西,没办法,我就先在纸上画好,然后用书本垫着刻,一年内,几十的斤的书全都让人刻烂完了,就又用捡来的塑料鞋底刻,就这样,慢慢的有了进步。

据王炳华讲,吕师傅是一位典型的剪纸农民,他不善言辞,吕师傅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剪纸是靠悟出来的,于是王炳华就在与吕师傅 的交流中学习着他剪纸中的变形、虚时等特殊技法。王炳华说,我是在对师傅作品的深悟中体会到了剪纸艺术的内在魅力,对生活也有了深深的体悟。

王炳华用他那颗火热的心,靠着对吕师傅剪纸艺术的领悟,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以锐利的剪刀,剪刻着他映刻在胸的各色剪纸纹样,于是他的剪纸之花开遍了四邻和遥远的村舍,受到当地朴实农民的喜爱,大家都说王炳华的剪纸“剪个 有毛,剪个杏杏又酸,剪个石榴咧着嘴,剪个喜鹊喳喳叫”。

王炳华说,当年他是从张集文化站一位负责人手里得到了他剪纸人生中的第一幅腊盘,从此,他先画后刻,每天都干到夜里两三点,白于还要早起干活,这期间他创作了数幅反映形势的作品。

因为有着对家乡生活的深沉热爱,有一天,他走在从减店到张集的路上,被眼前家乡的美景的所感动,于是,一幅《家乡美景春常在》的剪纸图深深地烙刻在他的胸中,这是王炳华第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后此作品入选1976年阜阳地区编辑出版的《阜阳剪纸集》,从此,王炳华走上了近乎专职的剪纸创作道路。

艺术天地里创造着收获着

1974年,王炳华来到当年的张集文化站,后又进入县文化馆,随后被阜阳地区文化局抽走,与当年阜阳地区太和、蒙城等地的剪纸名家汇合,进行集体研讨创作,这一待就是三年。王炳华说,在这三年里,他一边进行着自己的剪纸创作,一边向其他人学习,自己的创作水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这里他们一共创作了300多幅作品,1979年在当年的工人文化宫进行了隆重的展览,后结集出版《阜阳剪纸集》,王炳华创作出《诱蛾》、《百花齐放》等多幅剪纸精品,他被编入该集的作品就达40多幅,由于他们出色的集体创作,当年安徽省电视台还为他们专门制作了阜阳剪纸艺术专题节目,王炳华还因此得到了他艺术创作中的第一笔稿费。

王炳华无限感慨地说,1980年,上海文联邀请他们前去展览,当时上海的多家媒体都对他们的展览进行了大幅报道,然后到南京、北京等地进行展览,在北京展览时,他的《喜寿图》、《月桂飘香》等作品被日本剪纸研究所负责人看中,以剪纸搭桥,由此,当年的阜阳剪纸与日本剪纸界进行了第一次交流活动。

1980年,阜阳剪纸研究会成立,王炳华作为阜阳剪纸界的名人,几乎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进行剪纸艺术交流研讨,1985年,中国剪纸研究会成立,他又是第一批会员,从此,每年一次的全国年会活动成为他艺术人生中的一部分。

王炳华很有感触地说,艺无止境,剪纸可是一门大学问,虽然我在剪纸方面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向他人借鉴学习对我来说仍很重要,在每次外出交流中,我都认真地学习别人的剪纸构图、结构处理方法,这种高层次的学习极大的充实了我自己的不足,对我个人剪纸艺术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王炳华说,我国的剪纸艺术有着不同的地方流派,个人风格,个人艺术的提高就是要在交流学习中融合南北风格,从而成自己一家之长,打造出有亳州特色的剪纸流派来。

因为有对艺术的不懈求索,王炳华走出了一条有他个人特色的剪纸艺术之路,创造着,收获着。1984年,安徽省军区举办“爱我中华”美术展,他所创作的《祖国颂》一举荣获一等奖,1989年,首届中国剪纸大奖赛,他的《九狮图》又获得二等奖。

《娶亲》、《诱蛾》、《百鸟朝凤》等一幅幅透露着深厚乡土气息,又把中国剪纸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屡获大奖。不经意间,王炳华所获得的全国性大奖已近20项,就在不久前,他又捧得“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艺术大赛”的奖杯,王炳华说,获奖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他为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我们这个举国欢庆的重大节日添彩而高兴。

刚刚结束的2005年日本爱知县世界博览会,王炳华又代表安徽省前去参加,并在中国馆展区为多国来宾表演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剪纸技艺。

王炳华的剪纸艺术获得了国内外剪纸界的一致好评。日本《剪纸》杂志主编,剪纸专家藤井增藏先生发文说,“王炳华的剪纸,掌握了中国剪纸的传统美,具有南北两地融合在一起的风格,王炳华手巧的很”。

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德国艺术家阿沛列多斯先生说,“欣赏王炳华先生的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构图丰满,装饰性强,打破了纯民间的处理技法”。

国内一些著名美术家、剪纸家也一致认为,王炳华的剪纸既继承了中国民间传统剪纸的精华,又勇于开拓创新,在继承与创新的不懈探索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对于民间传统艺术,王炳华一直认为,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应该走向世界,以此来弘扬中国文明古国的文化。王炳华说,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就像中国剪纸,因为它是我们民族文化内涵的象征。

王炳华痴迷于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除了钟情于剪纸,王炳华还有扎风筝、搞泥塑等众多个人爱好,记者在其家中看到,桌上还摆放着多座他所满意的泥塑作品。中国传统的麦秸画也是王炳华的最爱,只是限于精力,两者不能兼工。

剪纸结良缘艺坛传佳话

因为剪纸,青年时王炳华既已成为当年亳州艺术界的名人,但还是因为剪纸,王炳华长期在外工作生活,因而耽搁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当他抬眼想起时,王炳华已是35岁的大龄青年。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良缘需要天赐。在当年亳州市文化馆举办的第一期剪纸培训班上,王炳华担任主要辅导员,班上一位叫杜鹃的女孩对剪纸特别执著,对于老师的教导,她心领神会,执刀如笔,整日在蜡板的小小天地里磨,终于就了一手超人的精巧刀工,相应的环境和共同的爱好,真乃是天作之和,在剪纸这条红线的牵引下,他们终于结成良缘。从此,在共同的剪纸艺术人生的道路上,两位佳丽夫画妻刻,创作出大量的剪纸精品。

王炳华说,他每一个精巧的剪纸创意,妻子总是他的第一个协作者,也是他的第一个观众,她总是为自己提看法,在此基础上,自己对作品进行修改。王炳华说,对于剪纸来说,刀刻不是循规蹈矩的模仿,而是参透作品的意图,从而,下刀才能力透纸背,刻画胸中的无穷图画于有限的蜡盘之间。而王炳华夫妇就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一幅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精美剪纸作品才得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从多方面了解到,以王炳华为代表的亳州剪纸已经成为一个品牌,1984年既已出口7000多幅到美国,随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又订购亳州剪纸万余幅,赠送150多国听众,也可以说,亳州的剪纸随着电波传扬到了全世界。

据王炳华介绍,一直到现在,他的剪纸仍然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亳州剪纸在世界上仍有很大影响。王炳华早已成为亳州剪纸界的中坚力量,他孜孜不倦的劳动着,创作着,仍在为发扬光大亳州,乃至中国的剪纸艺术贡献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胡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