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高打击报复 举报人70%遭打击报复当反思

2018-03-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我国,政界的反腐和商界的打假,都离不开举报人的功劳.那么,举报人的自身命运如何呢?日前<法制晚报>披露了一则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据最高检的数据统计,在中国每年有70%的举报人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报复.打击报复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受到单位排挤,有的受到心理伤害,有的仕途受阻,还有的因为被举报的官员权势异常强大,举报人"被喝茶"."被跨省"."被精神病",甚至付出生命.先说说打假举报.这些年,年年打假,但假冒伪劣商品像"割韭菜&

在我国,政界的反腐和商界的打假,都离不开举报人的功劳。那么,举报人的自身命运如何呢?日前《法制晚报》披露了一则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据最高检的数据统计,在中国每年有70%的举报人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报复。打击报复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受到单位排挤,有的受到心理伤害,有的仕途受阻,还有的因为被举报的官员权势异常强大,举报人“被喝茶”、“被跨省”、“被精神病”,甚至付出生命。

先说说打假举报。这些年,年年打假,但假冒伪劣商品像“割韭菜”般一茬又一茬地潜滋暗长。不必讳言,我国是一个政府导向性、企业导向性国家,是一个监管性社会,首先立法上大多是以政府利益、企业利益为先,而不是以消费者利益为先,立法也侧重保护企业的承受能力,在制度设计上没能充分考虑保护消费者权益。

这是我国打假“有声势、少实效”的症结所在。我国也有行政监管机构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但显然力度不够,诸如三聚氰胺奶粉等一批假冒伪劣商品案浮出水面都是源自举报人。

举报成本很高。如被称为“中国打假第一人”的王海每年投入至少150多万的打假资金,时间成本则更多。近日,王海接受《中国周刊》杂志采访,说:“举报人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像造谣、谩骂,网络上也会有大批的水军,就是想搞臭你。

”前不久,被王海打假的某企业以公关文字广告的形式登报指责王海“落草为寇,敲诈企业”。王海起诉后,该企业被判3000元的名誉侵权,这还不够律师费哩!那位被誉为“中国乳业打假第一人”的陕西蒋卫锁,2012年11月被害身亡,虽说最后定案似并非因为乳业打假,但仍让人心有余悸。

反腐举报风险更大。人们记忆犹新的河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案、平顶山市原市委政法委书记李某案,都有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情节,举报人轻者或被围攻谩骂,或不得使用,或书面检查,或电话骚扰,重者或降职免职,或开除党籍,或刑事追究。

实名举报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的知名媒体人罗昌平已从媒体副主编一职离任,这多少与之前的举报有关。正因为举报腐败分子存有风险,至今这类举报,匿名多于实名。一个奇异的“两难”现象是:从上到下都鼓励实名举报,某些地方纪检监察部门从理论上并不反对匿名举报,但在操作上对匿名举报极其冷淡,不予理睬;而举报人鉴于实名举报倘若被当事人查获,慑于打击报复,往往先以匿名举报“探路”,减弱了反腐的实效。

更有讽刺性的是:报端多次出现某地检察机关颁发的“举报奖金”罕人问津的新闻。你举报成功了,贪腐分子已落法网了,何以不敢去领奖?说到底,还不是惧怕日后的打击报复?这可不是杞虑呵!

倘要鼓励举报,尤其是实名举报,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环节亟待重视:一是从制度上确实保障举报人的政治声誉和生命安全,如杜绝那种不负责任的“层层批转”最后落到被举报人手中的做法。二是重奖举报人。英美等国家的惩罚性赔偿除了给消费者或受害者外,也重奖举报人。

如辉瑞制药公司被举报后,被罚款23亿美元,其中1.2亿美元作为奖金给了6名举报人。三是严惩那些打击报复者。无论是企业法人,还是位高权重的官员,凡打击报复举报人,都得曝光,都得查处,都得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直至倾家荡产,身败名裂。——唯此,举报人遭打击报复的70%比例才有望骤然回落,逐年锐减。

专栏<<<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