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故居图片 王羲之故居旅游区景区简介

2017-07-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金庭,古称"洞天福地",四周环山,前有五老峰,后有放鹤峰,左立香炉峰,右峙卓剑峰,峰峰青秀翠绿,峰前溪水环绕,峰间清泉淙淙.在幽幽的山谷里,有一座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文化圣地-金庭观.旧时的金庭观共分四进,头进为山门,上书"第二十七洞天",二进为天王殿,三进为大殿,上书"桐柏禅院",四进为后殿,又称"三清届",两侧为禅堂.僧寮,观之为东庙为右军祠,晋书圣王羲之晚年就隐居在风景秀丽的金庭观,卒后葬在观后瀑布山下.山门前青石牌坊上镌刻

金庭,古称"洞天福地",四周环山,前有五老峰,后有放鹤峰,左立香炉峰,右峙卓剑峰,峰峰青秀翠绿,峰前溪水环绕,峰间清泉淙淙。在幽幽的山谷里,有一座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文化圣地-金庭观。旧时的金庭观共分四进,头进为山门,上书"第二十七洞天",二进为天王殿,三进为大殿,上书"桐柏禅院",四进为后殿,又称"三清届",两侧为禅堂、僧寮,观之为东庙为右军祠,晋书圣王羲之晚年就隐居在风景秀丽的金庭观,卒后葬在观后瀑布山下。

山门前青石牌坊上镌刻着"晋王右军墓道"六个大字,与参天的古柏相映成辉。  王羲之自幼酷爱习书法技艺,先拜学卫夫人,继学蔡邕,再学钟繇书法,然而他不拘泥于古人,博采众长,形成了笔划清圆、结构端正之风格,在书法技艺上有很高的造诣。

梁武帝曾赞他的书?quot;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书圣的楷、草、行书俱佳。草书龙飞凤舞、出神入化、飘逸俊美,千古流芳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想方设法将《兰亭序》占为己有,死后竟殉葬昭陵,而今只能见到后人的摹本了。

王羲之是山东琅王牙人氏,后涉迁到绍兴。任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后因与骠骑将军不和,称病辞官司隐居金庭挥笔疾书,挥毫泼墨,以文会友,结识了许玄度、支遁、谢安等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人故事和历史典故。

王子猷雪夜访戴(戴逵),"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成为千古佳话。 王羲之的一集《兰亭序》成为千古绝唱,誉为书圣被后人敬仰。

每年清明时节,国内外书法家慕名来到金庭王羲之墓前扫墓。书圣之墓,宽敞整洁,墓呈圆形,墓围石砌茔堂,墓前石砌飨亭中间有一块大明弘治年间立的"晋王右军墓"碑,北面刻"大明弘治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吉日,浙江等处承宣布布政司使右参议吴重立"。

亭石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一管擎天笔,千秋誓墓文"。此墓为1984年重建,在10年浩劫中,金庭观和书圣墓道荡然无存,令人惋惜。幸有有识之士历经艰辛将墓道予以修复。 墓道前两侧一大片樱花林长得十分茂盛,这是日本友人相赠的,樱花林中还竖有青石镌刻的高大的《兰亭集序》碑,是日本天溪会所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千百年来,王羲之后裔已发展到第55代。金庭镇华堂是王氏后裔最大的聚居古村落,现有人口约5000人,有两条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商业街,保留了一大批具有嵊州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明代古建筑王氏大祠堂(王羲之宗祠)有门楼(慈节坊)、水池、石桥、孝子殿和后殿,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得以修缮。

华堂一带历史悠久,民风古仆,民俗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金庭王羲之祖孙几辈的书画作品,几乎挂满了厅堂、书房,观看者不绝,称之为’华院画堂’"。

王氏后裔为纪念羲之公,在旧庄改址时,取名曰"华堂"。书圣故里还有传统的庙会、灵鹅的高跷、锣鼓等民间艺术和民间音乐演奏活动,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一个以"书法朝圣"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风景区正在兴建之中。

今存山门,大殿和东厢等建筑系民国13年(1924)重建,占地1470平方米。大殿面宽25.80米,进深16.60米。1983年,重修山门、大殿与寺前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