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崔凯 崔凯:改革开放让东北喜剧小品风靡全国

2017-06-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因为崔凯的理论,喜剧小品这门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随着赵本山.范伟.黄宏.潘长江等一批优秀演员在央视春晚因演崔凯创作的喜剧小品迅速蹿红及多

因为崔凯的理论,喜剧小品这门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随着赵本山、范伟、黄宏、潘长江等一批优秀演员在央视春晚因演崔凯创作的喜剧小品迅速蹿红及多年来的优秀表现,“喜剧看东北”成了许多人的共识,崔凯也无形中成了辽宁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言人。身为东北的剧作家,崔凯是一位在业界内没有争议的领军人物;作为中国曲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崔凯同时又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担当意识的作家。

处于中国社会历史转型期,他一直关注着这个时代,关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变化。崔凯创作的小品文学是现实社会的画卷,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现实的系列摄像。

在崔凯小品文学创作30年中,可以找到丰富的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生态,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近日,笔者对崔凯进行了专访。

杨竞(以下简称“杨”):您是东北风格喜剧小品的发起人。30年的创作,可谓硕果累累,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如喜剧小品《十三香》、《对缝》、《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老拜年》、《过河》、《送水工》、《说事》等。您的作品是怎样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反映不同时代特点的?

崔凯(以下简称“崔”):我的创作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7年至1987年,这一时期,我创作了二人转《看春花》、《攀亲家》、《深山红花》,拉场戏《摔三弦》、《双飞燕》等。第二阶段:1988年至1998年,是我喜剧小品创作的高峰期。

《对缝》、《宝座》、《年前年后》、《儿子大了》、《牛大叔提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第三阶段:从2000年起,创作出《送水工》、《老伴》、《同桌的她》、《出名》、《说事》、《有病没病》等作品。

杨:1977年至1987年,这一时期您的作品在东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攀亲家》、《摔三弦》等作品被专家誉为东北二人转和拉场戏中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作品。这些作品以鲜活生动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评剧、吉剧、辽南戏都移植过您的作品。

特别是1987年为赵本山、巩汉林创作的《十三香》在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引起很大的反响,从此催生了东北喜剧小品的兴起和繁荣;同时,这也是赵本山、巩汉林等青年曲艺演员从二人转、相声领域跨向全国著名笑星的起始之路。请您谈一下《十三香》这部作品创作的由来。

崔:1984年,那时的我在沈阳音乐学院上大学,音乐学院门口有一个市场。我发现那里有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在卖十三香。这个小伙子一边卖一边唱,他唱一阵不唱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唱了,他说没有人买我唱啥?我说,你唱我买。

于是,那个小伙子唱四句停下来,我就买一包十三香,我连去三天,买了一大堆十三香。《十三香》是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十三香》原来叫《如此竞争》,创作意图是抨击不正当竞争,揭示损人利己的不良现象,后来人们管它叫《十三香》。

杨:1988年至1998年,在您这个喜剧小品创作的高峰期中,您关注现实、捕捉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反映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初期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发挥了喜剧艺术的社会矫正作用,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崔:1986年,我大学毕业到省文联工作,我所在的曲协成立了艺术服务部,工作人员借款去深圳买电视,准备回沈阳卖。结果钱留在深圳,电视却不知道去哪儿了。我三次去深圳,最后在深圳工商部门帮助下,找到那家公司,追回20台电视机,总算把借款补上了。

1987年,辽宁电视台邀请我写1988年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作品,我就写了《对缝》。1988年,人们看到改革开放的机遇,很多人都去经商或业余经商,那时“对缝”成风,出现了蔓延全国的抢购风。

我及时创作出小品《对缝》,以此来讽刺社会上盲目经商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不良现象。再如小品《儿子大了》,这是赵本山与范伟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写的是农民刘老根进城看儿子,发现了号称“刘百万”的儿子原来是靠骗取贷款当上经理的,本来已经欠账上百万却自欺欺人地过着花天酒地的老板生活,刘老根看不惯“败家”儿子的卑劣行径而愤然离去。

杨:这一阶段您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对社会现实的穿透力,另有一些歌颂类作品,如《红高粱模特队》、《过河》、《开学》等,都是反映农民解决温饱后的精神追求。《红高粱模特队》1994年在央视春晚播出,引起了热烈反响。该小品至今还被人们称为融入歌舞的小品经典之作。你创作小品时的状态怎样?有没有灵感突现赶紧爬起来写的情况?

崔:创作过程中有过这种情况,但我还是觉得创作前期更重要。艺术创作功夫在其外,应当有在生活中的真实感觉,写出来的作品才可能感染别人。我还是传统的创作方式,必须在生活中有感受才能写。《红高粱模特队》就是我和赵本山等人去大连皮口体验生活时受到启发创作的,当地几个家庭妇女组建的缝纫社发展成为服装集团,生产的服装出口到很多国家,那个董事长是个老太太,很兴奋,办了一个小小的宣传队,给我们表演节目。

台上农民模特队走着自信的模特步,他们的模特步看起来有点儿可笑,但却让我们看到在改革的春风下,一个贫困乡村的农民们不但解决了温饱,还把她们的服装销往国外。

这些都深深地感动着我,我看到的是农民精神上的变化和追求。于是萌发了把她们写出来的想法。

我曾经当过生产队长,对农村、农民和农业不但熟悉而且很有感情,这使我具备了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也因此能够写出“众人眼中都有却笔下皆无”的优秀作品,如反映农民渴望科技兴农的歌舞小品《过河》和农民渴望知识的小品《开学》。

杨:2000年以后,您创作的《送水工》、《老伴》、《说事》等作品,以更开阔的眼界审视生活,从更宽阔的层面开掘题材。这一时期的作品,既有表现普通妇女含辛茹苦供儿子出国留学的内容,也有描写退休老工人夫妻之间的感情波折的,还有对群众看病难的现实关注。可以说,你的作品几乎没有单纯娱乐搞笑的无聊之作。

崔:我一直在以严肃的态度创作喜剧。让人发笑不是目的,喜剧的终极目标是让人们在笑声中与昨天告别,与人性的弱点告别。由赵本山、范伟、高秀敏表演的《送水工》,曾经让无数的海外学子为之动容。《送水工》中“租爹”这一素材是我在2002年一份报纸上发现的,说的是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民,为了收礼临时租个“爹”,给他“爹”办生日酒会,收红包。

这个素材具有一定的可笑性,可是我并没有写,我认为讽刺进城打工的农民,有悖于抑恶扬善的喜剧宗旨,写出来会伤害弱势群体。沉淀一年以后,我才开始动笔,还是用“租爹”的事件,写的是普通劳动妇女伟大的母爱,由央视春晚播出后受到了普遍好评。

杨:上世纪80年代小品刚刚出现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关于小品是不是艺术以及“赵本山现象”存在很大的争议。这时,您写了很多关于东北喜剧小品的理论文章,如《关东喜剧小品断想》、《东北出了个赵本山》、《众说纷纭的赵本山现象》以及《再论赵本山现象》等,从理论上奠定了小品发展的基础,找到根基的东北喜剧小品创作逐年升温,此时的您又把视角锁定了相对沉寂的二人转艺术。

崔:2000年,我发现一批二人转演员演出时脏话连篇,意识到长此以往这个流传近300年的艺术形式必然遭受侵害,我随即以省曲协的名义举办东北二人转邀请赛。2001年,我又拉着赵本山举办了“本山杯”二人转大赛,张小飞、王小宝、唐建军等一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成为赵本山的弟子,而“绿色二人转”的提法也从那时起传播开来。

采访手记

实际上,这次和崔凯的对话,仅涉及到了他的一部分创作,除小品外,崔凯还创作了一些反映改革开放的影视作品,如2001年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奖的电影《明天我爱你》,电视剧《红灯绿灯》、《幸福社区》、《男左女右》等,在用喜剧手法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带来欢笑的同时,也讴歌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伟大的时代变革。

在采访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崔凯这位与时代同步,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剧作家,在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欢笑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一是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弘扬主旋律又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二是他的创作一直是紧跟改革开放步伐的,几乎在每个年代都有作品问世,其中不乏流传广泛的作品,比如1981年创作的《摔三弦》、1986年创作的《十三香》、1987年创作的《对缝》等,距今已经20多年了,还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三是他创作的作品大多是通俗的、大众化的作品,有较强的娱乐性,还经常出现在央视春晚上,同时还获得了30多次国家级和省级的奖励。

可以说,这也启示我们:主旋律和喜闻乐见是可以相一致的,紧跟时代的优秀作品是可以长久流传的,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也是可以追求艺术品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