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重大之殇 林建华挂帅北大 从“重大之殇”看改革迷局
改革必然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有人会因为改革获利,也有人会因为改革而受到损失。不仅如此,改革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在不同群体之间分配的问题。可以说,由上层推进的改革,就如同过去由中央统一调配资源、确定价格的计划经济一样,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上层无法充分掌握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和获益情况,也无法了解改革机制会如何作用于实际,因此改革措施遭受指责在所难免。
政府经济学认为政策实质上是一种公共产品,同样应适用于经济学关于供求、偏好和消费者剩余等原理。既然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那么,可以合理推断市场机制在解决改革政策这类公共产品“供应”上具有同等潜力。
改革政策制定所需要的“市场机制”和一般市场一样,广大公民需要拥有消费者一般的选择权,正如消费者以手中的货币为“选票”,以决定买与不买、买多还是买少来为企业“投票”一样,公民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应拥有实实在在的选票。
平等而广泛的参与权还是在改革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公民获得相关利益补偿的前提条件。因为改革是由一连串的政策构成的,而不同利益集团对于不同方面的改革,利益与利益的强弱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改革政策A中可能轻微受损的利益群体,可以与其他获益颇多群体协商,要求其在与自身利益攸关的改革政策B中为自己“投票”,以抵销自己在政策A中的轻微损失并获得更大利益。
这也是布坎南在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中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说,必须保证公民平等而广泛地参与政策制定,才能保障改革政策符合各方面的利益,能使利益群体自行在这个“投票权交易”中得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无独有偶,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哈耶克也强调这种“自发性”,认为以政策设想干涉这种自发性是“理性的滥用”和“致命的自负”。一套制度或者秩序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率,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底层不断实践,多元化的利益集团不断博弈的过程,而非“顶层设计”。正如英国是从1215年贵族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到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才基本确立宪政民主的发展方向一样。
与“自发性”相反的是法国。一场以政治哲学家头脑中的“理想社会蓝图”为旗帜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并没有结束专制,革命者反而成为了专制者,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就是明证;法国真正确立起稳固的宪政民主制度,是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而这相距法国大革命已有八十年。可见,变革“旧制度”既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改革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改革存在于自下而上利益博弈的艰辛过程之中,而非存在于自上而下的“设计图纸”里。这可能是林建华的大学改革风云中能给我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