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吉的传人 丰城历史上两位名为黄元吉的道教名人
丰城历史上两位名为黄元吉的道教名人
元代道士黄元吉(1271-1325),字希文,江西丰城人,十二岁到西山玉隆万寿宫学道,拜清逸堂朱尊师为师,后又师从王月航。其“中黄八极”的道家气功修炼方法,名震朝野,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京城传道,受到王公大臣的推崇,泰定元年(1324),三十九代张天师亦请他做法事,元朝皇帝玺书赐号。
卒于京师。遗嘱火葬,对随从弟子说:〝今夜子时当报我〞。子时到了之后说:〝吾返玉真之墟矣﹗明日,用火净吾骨於城东门外。
薪尽火绝,有风南来者,吾报汝也〞。随从负其遗剑归西山。主要著作有净明忠孝道教典《净明忠孝全书》前五卷,第六卷《中黄先生问答》、《净明宗教录》。据《张三丰全集》说他曾是太极张三丰的老师,亦有人认为道书《性命圭旨》是他所写。
记得当年初学气功时,老师告诉说,“中黄”气功修炼中极为重要的一条通道,位于人体奇经八脉的宗脉路径,但也有古人认为是人体的横膈膜。明代明代文学家、政治家高攀龙之《文学景耀唐公墓志铭》云:“吾尝读旌阳许仙书,见其所云中黄者,人身膈膜也,膈下体秽浊之气,不得薰心府。
”无独有偶,清朝也有一个丰城道士黄裳,字元吉,生卒不详,清咸丰年间(1851-1862)曾在四川“乐育堂”讲课传授道学十余年,主要著作有《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玄宗口诀》、《醒心经注》、《求心经注》等。
历代道家修炼理论甚多,以近代黄元吉的丹法最为方便明了而又切实可行。中国道教协会第二任会长陈撄宁(1880-1969)说:“道家南北两派,各走极端,而实行皆有困难,其势不能普及。
惟陈希夷、邵康节一派,最便于学者,黄元吉先生所讲,即是此派,最上层的天元丹法,只要看黄元吉先生所著《道德经讲义》并《乐育堂语录》二书,已足应用,不必他求矣。
”两个黄元吉时代不同,但同为道家重要宗师,同为丰城人,所以也有人认为:元代人黄元吉住世千载(500多年),后在清朝现身讲道。住世千年之说,殊不可信,然由于清代人黄元吉出生年月不详,且其名与宋代黄裳(福建南平人,字晟仲,北宋状元,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赠少傅。
是北宋文学家和词人,人称演山先生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八十七。曾刊《政和万寿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善延年养生之术。博览道书。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明教伪经妖像,至于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为校勘、福州知州黄裳为监雕。”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说黄裳撰写了《九阴真经》)相同,而其字又与元代道士黄元吉的名相同,所以很有可能是采用了两个前辈道家人物的名和字来作为自己的名字。
后附:清代黄元吉《道德经讲义》所注道德经第一章节(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谓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既辟以后,此道寄诸天壤。
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不敝。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故太上曰:以言乎道,费而隐,实无可道;所可道者,皆道之发见耳,非真常之道也。以言乎名,虚而无物,实无可名;所可言者,皆道之糟粕耳,非真常之名也。
人不知道,曷观之《诗》乎!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道不可有言矣!又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道不可无称矣。须知至无之内,有至有者存;至虚之中,有至实者在。
道真不可以方所言也。太上慈悲渡世,广为说法,曰:鸿蒙未兆之先,原是浑浑沦沦,绝无半点形象——虽曰无名,而天地人物咸育个中。此所以为天地之始也。及其静之既久,气机一动,则有可名,而氤氤氲氲,一段太和元气,流行宇宙,养育群生。
此所以为万物之母也。始者,天地未开之前,一团元气在抱也;母者,天地既辟之后,化生万物是也。学人下手之初,别无他术,惟有一心端坐,万念悉捐,垂帘观照。心之下,肾之上,彷佛有个虚无窟子。
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者凝注中宫为主。不顷刻间,神气打成一片矣。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焉。斯时也,不知神之入气,气之归神,浑然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聩也——若使昏聩,适成枯木死灰。
修士至此,当灭动心,不灭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动,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
道家为之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吸而入也,则为阴、为静、为无;其呼而出也,则为阳、为动、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窍。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
故曰天地有此一觉而生万万物,人有此一觉而结金丹。但此一觉如电光石火,当前则是,转眼即非,所争只毫厘间耳。学者务于平时审得清,临机方把得住。古来大觉如来,亦无非此一觉积累而成也。
修士兴工,不从无欲有欲、观妙观窍下手,又从何处以为本乎?虽然,无与有、妙与窍,无非阴静阳动,一气判为二气,二气仍归一气而已矣。以其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为一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
要皆一太极所判之阴阳也。两者虽异名,而实同出一源——太上为之一玄。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玄道,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然无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又不生一知之见;虽有动,却又不存一动之想。
有一心,无二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至于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非众妙之门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窍,不知直养,是以旋开旋闭,不至耗尽而不已。至人于玄关窍开时,一眼觑定,一手拿定,操存涵养,不使须臾或离,所以直造无上根源,而成大觉金仙。
下手工夫,在玄关一窍。太上首章即将无名有名、观妙观窍指出,足见修道之要,除此一个玄关窍,余无可进步也。故开头四句,说大道根源,实属无形无状,不可思议穷究。
惟天地未开之初,混混沌沌,无可端倪,即如人直养于静时也。天地忽辟之际,静极而动,一觉而醒,即人侦气于动,为炼丹之始基。第此转眼之间,非有智珠慧剑,不能得也。要之,念头起处为玄牝,实为开天辟地之端。
自古神仙,无不由此一觉而动之机造成。又曰无欲观妙,有欲观窍,两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同出而异名。凡有形象者,可得而思量度卜,若此妙窍,无而有,有而无,实不可以方所名状。纵舌如悬河,亦不能道其一字,所以谓之玄玄。学者亦不有视为杳冥,毫不穷究一个实际下落。果于此寻出的的确确处,在人视为恍惚,在我实有把凭。久之着手生春,头头是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