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答记者问 银监会明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郭树清将答记者问

2017-08-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1日从国新发布客户端获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17年3月2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介绍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证券网)记者1日从国新发布客户端获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17年3月2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介绍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延伸阅读]郭树清回京接掌银监会 金融监管"重任在肩&

记者1日从国新发布客户端获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17年3月2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介绍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证券网)

记者1日从国新发布客户端获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17年3月2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介绍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延伸阅读】

郭树清回京接掌银监会 金融监管“重任在肩”

离京4年后,郭树清回到了北京金融街。

2月24日一大早,一辆中巴驶入银监会大厅门口,郭树清第二个下车,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从大厅走出迎接,双方握手。郭树清是前一夜从山东济南搭乘高铁到北京的。

这次握手意味着传承与交接。这天上午,银监会召开会议,中组部副部长等人士宣布银监会主席的新任命:60岁的郭树清接棒尚福林,成为银监会第三任党委书记、主席。日前,中共中央批准,郭树清不再担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郭树清重回金融监管系统,不同的是,办公地点从原来的金融街19号(证监会办公地),迁至金融街甲15号。

这次交接并不如双方握手般“轻松”,外界普遍认为郭树清此番回京是“重任在肩”。“郭主席身上的担子不轻,银行业的情况与之前不同,大量影子银行的出现挑战着监管的能力,他或许也承担着‘一行三会’改革的重担。”接近监管层的银行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依然看好郭主席的能力。

事实上,2016年以来,现行“一行三会”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之声日隆,有关超级央行或混业监管的建议不时被提及,在诸多可能的金融专业干部人选中,郭树清是市场人士反复热议的人选。

郭树清曾在央行、建行、证监会等金融机构磨炼多年,又有贵州、山东的地方政府实干经验。为此,在金融大监管改革的推进中,业内人士评论,郭树清或在日后的监管改革中被委以重任。

重视金融风险

上任第一天,郭树清就展现了其谦虚务实的性格。“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工作建议,可形成不超过2000字的材料递交给我。”

作为银监会第三任主席,郭树清担负着232万亿元银行业资产的监管重任,但目前银行业的情况与他2013年离开金融街时已大不相同。

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更直接提出,金融领域有八大风险正在积累—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郭树清提到,“八大金融风险”或多或少都与银行业风险有关。

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业去杠杆、防化风险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防控资产泡沫,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数据有更直观的体现。截至去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512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比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这是该数据自2012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回落。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指出,预计未来一年至一年半内中国政府会加大力度去杠杆,但也会短期内导致企业违约及贷款重组增加,从而对银行造成调整风险。

“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还在继续,准确来说是,中国的经济依赖银行贷款投资来推动增长,政府还没有找到摆脱这样一个增长模式的路径,这对郭树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另一个是银行业监管问题。“银行业越来越多的业务要表外化,接下来将看到的一个非常大的动作就是三会监管框架的调整,但是具体怎么调整还需要一段时间讨论。郭树清作为一个学者型的官员,应该会有自己的见解。”上述银行业人士说道。

中央更明确提出要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包括银监会在内的一行三会,正是金融监管一线业务部门之一。郭树清向来重视金融风险,2008年四万亿计划推出一年后,银行业一拥而上放贷,郭树清任董事长的建行却降低了贷款增速。

“救火队长”

回顾郭树清的履历,其频频以“救火队长”的形象示人。

1956年出生的郭树清经历过农村插队、回城工作、高考改写人生的三部曲。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成了他的命运转折点。

在南开大学攻读硕士期间,郭树清专注于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完成了长达3.5万字的论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这篇论文也获得了当时国家体委领导的认可。博士毕业正式进入国家体改委不后,郭树清就被安排到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挂帅的课题小组工作,成为“整体改革派”成员之一。

“学者型官员”是大部分人对郭树清的评价—他在1988年和1992年两度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奖”。也正是如此,郭树清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7月,42岁的郭树清被擢升为贵州省副省长,但他依然笔耕不辍。在贵州期间,郭树清主编了《贵州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一书,书中建议“中央国家机关专户存储的售房款应当补贴给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实施前参加工作的无房职工和面积未达标的老职工,用于解决其住房分配不足问题”。

2001-2005年,郭树清担任央行副行长,履职两年后便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以及中央汇金董事长。当时中国加入WTO箭在弦上,郭树清要面对的,一方面是加速膨胀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固定汇率制度遭到外界诸多质疑。

2005年3月,原建行董事长张恩照因贪腐而东窗事发,中央紧急调兵遣将,49岁的郭树清临危受命,在事发10天后“空降”建行。

“张恩照事件”给正在全力备战年内上市的建行带来的尴尬、震惊可想而知。建行股改上市也因此蒙上阴影,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压力与日俱增。

顶着强大压力,耗时7个月,在和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漫长谈判和复杂筹备后,2005年10月,郭树清带领建行登陆香港联交所,建行成为四大行中率先登陆境外资本市场的国有商业银行。

“真正的改革者”

6年后的2011年10月,55岁的郭树清接替尚福林,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伴随着其从“运动员”到“裁判员”身份的置换,A股也进入郭树清时代。他上任伊始便直面发审制度,惊天一问“IPO不审行不行”。

郭树清在任期内大力推进包括完善新股发行改革、退市制度、推进新三板、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建设OTC市场、转融通、加大QD/RQFII海外机构投资额度等多项改革,被业界人士称为“真正的改革者”。

至2013年3月卸任证监会主席时,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的506天,提出的各项制度调整政策达70项,相当于“七天一新政”。

因此郭树清此番回归金融系统,被解读为中国将更加严肃对待金融改革与监管问题的一个信号。

经济学家陈志武曾表示,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的时间虽短(任职期短于以前各任证监会主席),但影响深远。他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使行业更加充满活力,竞争和创新成为现实。

2013年3月,在一片惋惜声中,郭树清从中国证监会主席转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从金融监管系统到执掌一方政治和经济的大员,郭树清首次亮相告诉山东人民的就一句话:“来到山东工作,我就是山东人,我将夙夜在公,尽心竭力。”

2013年8月7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被业界解读为“山东金改22条”。当时,郭树清上任山东省省长只有131天。

特别引人瞩目的是,郭树清上任不久,就为该省大部分城市标配一名“懂金融”的副市长。公开资料显示,在金改大潮下,山东全省17市至少有13位来自金融系统的副市长走马上任。

据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介绍,虽然金融改革是个慢活、细活,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发生太大变化。但明显感觉到山东从政府到企业的理念、观念在潜移默化,比如山东省金融办出台了很多措施,正在逐项落地,对于各类平台、机构的监管边界更加清晰。

某种意义上,郭树清从未真正离开金融领域。在山东省长任职期间,郭树清几乎见遍了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和系统性重要机构的领导,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四大行董事长等机构领导都是其“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