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选拔流程】揭秘中国好声音选拔方式
核心内容:《中国好声音》流程:1、寻找学员。《中国好声音》并没有组织海选,而是靠节目组在全国各地主动寻找。为此,早在开播几个月前,节目组已兵分多路前往全国各地寻觅适合登台的学员,包括去酒吧、音乐学院寻找,网络红人等,甚至由圈内人推荐学员。节目组从全国各地寻找到的5000多个声音里,经过几轮试听,试唱,最终找出第一季全部学员。
2、导师盲选。节目第一阶段,“导师盲选”:这是最初的学员选拔阶段,明星导师背对学员,仅选择声音,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导师如果有心仪的选手可按下桌上的按钮,椅子会由背对选手转向面对选手。只要有导师按下按钮,选手便能晋级。如有多位导师按下按钮,选手可选择跟随自己心仪的导师。每个导师可选择14名学员。
当然,即便在这一阶段没有被导师选中也不用着急,学员可以在训练营继续接受培训,等待下一次机遇。最后一集“盲选”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先是第一次上台的选手,接着是之前遭到淘汰的网络呼声很高的选手第二次登台,称为“外卡战”。在“外卡战”之前没被选上的学员可复活。
3、导师抉择。节目第二阶段,“导师抉择”:四位明星导师选出自己的门下弟子后,将会对其进行专门培训,最终弟子们将会同台演出。14名学员由导师指定分成7组,两两PK同一首歌,谁去谁留由导师评定,先是14进7.然后由导师选出一人直接晋级四强,剩下6人由导师指定分成3组,两两PK,谁去谁留由导师评定,6取3,加上直接晋级的一人,至此四强产生。
4、导师对战。节目第三阶段,导师终极考核。在导师终极考核的阶段,一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学员依序演唱,两两相较,主考核导师将选择表现略佳的一人暂时安全,三轮比较过后仍然安全的一位学员将率先拿到争夺“状元”席位的机会。
另外三位学员则需接受来自全国的99家媒体的考核,得到媒体支持最少的学员将暂时告别梦想舞台。第二轮考核在被媒体评审留下的两位学员中展开,各自演唱过后,将由主考核导师和媒体评审共同决定他们的去留。
规则是:主考核导师手中有满分100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给两位学员,而媒体们一人一分,共99分,两项分数相加,得分高者胜出,和第一轮率先“保送”的学员一起接受第三轮终极考核,考核规则和第二轮相同,综合主考核导师和媒体评审的意见之后,得分高者将在队内登顶,拿到唯一的梦想席位率队出征。
5、年度盛典:节目第四阶段,节目第四阶段导师不参与评分,四强学员的命运和比赛的结果,将掌握在现场观众和全国99家媒体评审的手中。第一轮,四强学员将分别演唱一首歌曲,现场观众将通过手机认证的方式获得投票资格,通过比较现场观众投票百分比的高低,选出四人中的一位最先获得决胜机会,而获得支持率最低的学员将暂时止步于舞台;
第二轮,支持率居中的两位进行较量,同样由现场观众投票选出谁更佳,优胜者将与第一轮安全的学员竞争“年度好声音”的席位。而最后强强对抗的结果,将由现场观众与媒体评审共同决定:
现场观众的选择仍将核算成百分比计入分数(每1%的支持率记1分),而99位媒体评审将每人手握至关重要的1分,每位学员的最终成绩为观众支持分与媒体评判分两者之和,得分较高的学员即获封首季《中国好声音》“年度好声音”的称号。
四位导师将不参与年度好声音的票选,“国外版最后的结果也是由观众决定的,导师不参与。这一次导师除了会和学员一起上台演唱外,可能就是对他们的表现做出点评,鼓励他们,拉拉票。”
记者在后台也观察到,学员与评委休息的区域被完全隔开,所有选手在后台和助威团都要挂上“学员证”的挂牌,没有此牌者一律清出,只有节目组工作人员能进出,学员一旦进入后台,与外界便几乎是零接触。而工作人员也一再强调,评委不参与彩排,下午3点录制节目,一般评委会在2点40分才到现场,而这个时候,所有的彩排早已结束。
但这个“零接触”也不是绝对的。那英在录节目时曾说赛前听过选手的声音,觉得很一般,没想到经过和乐队的一磨合,演绎得很精彩。这句话似乎在暗示,节目组可能在赛前把选手的录音或者是彩排声音(无人像的小样),让评委先听听,当然也有可能是无意中听到。但不少人分析,这么做无可厚非,只要不是面对面接触,节目的真实完整性不会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