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尼日记 多元视角探索画中景 ——大卫·霍克尼与斯蒂芬·斯彭德合著《中国日记》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革结束后,英美当代画家霍克尼与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及摄影师同往中国,寻找不同感受和感觉的真实画面,过后出版了图文并茂的<中国日记>,中译版在今年初出版.读过不少西方当代画家(不是美术学者)对日本绘画的高度赞赏,却极少见到西方当代画家如何赞赏古代的中国画.但英美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对中国画作的具体评价,却是一言九鼎,到口到胃,非常给力.他一度提出: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如何使画面陷于固定.死板的欣赏困境.因此,特别欣赏中国卷轴画的"移步换景"和

文革结束后,英美当代画家霍克尼与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及摄影师同往中国,寻找不同感受和感觉的真实画面,过后出版了图文并茂的《中国日记》,中译版在今年初出版。

读过不少西方当代画家(不是美术学者)对日本绘画的高度赞赏,却极少见到西方当代画家如何赞赏古代的中国画。但英美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对中国画作的具体评价,却是一言九鼎,到口到胃,非常给力。

他一度提出: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如何使画面陷于固定、死板的欣赏困境。因此,特别欣赏中国卷轴画的“移步换景”和“散点透视”的不同凡响之处。

他说:“我一直相信,艺术应当是一种深切的快乐。……虽然痛苦无处不在,但我相信,作为艺术家,我的职责就是克服和缓解人们的绝望情绪。……各种新的观看方式意味着各种新的感受方式……我真的相信绘画能改变世界。”这样的可能,他是具体在中国古画中发现到。

他将意大利18世纪画家卡纳莱托(Canaletto)的画作《从西南眺望圣马可广场》与《康熙南巡图》做了一个对比参照。

他也曾以三个多小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观看了长达72英寸的《南巡图》,并形容这一天为:“一生中最兴奋的一天。”

可以自由进出的中国画

霍克尼通过影片高分贝分析介绍:“有人说意大利的绘画是从一个窗子向外看,但我要问:你在哪儿?你在屋子里面。中国风景画的视角要大得多,你可以走出去,在其中穿行,对我来说,这是更好的想法。窗户是摄影,我认为现在是时候打破窗户了,我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最好画作景中寻,为了证明自己的见解,44岁的霍克尼和72岁的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Stephen Spender)及一名摄影师联袂同往中国,寻找给他们不同感受和感觉的真实画面。

他们从美国出发,以三个星期时间,一行人先后游历了香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无锡、上海、桂林、广州等地。过后出版了图文并茂的《中国日记》(China Diary)。

1982年,即在霍克尼中国之旅的一年后,开始创作霍氏“摄影拼贴”作品。其中代表性作品有《默塞德河,优胜美地山谷》《母亲》《梨花公路》等。他采用不同角度对同一个物体、人像或场景进行复式重叠拍摄,再将这些照片组合起来,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Cubism)绘画二维空间多视角的奇妙效果,创作大量中国风格的作品。

画笔摄影记录80年代中国

回顾一下, 中国之行的开始,是通过著名诗人、评论家斯彭德用文字写下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既是画家又是摄影师的霍克尼,则采用画笔和相机记录下80年代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风光景物,还乘机实验他从70年代中期起,摄影和绘画合体的观看之道。

当时的中国,刚刚经过腥风血雨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他们接触的文化界人士,不是太老,就是太嫩。社会的氛围,也非常严肃、紧张。许多事物,鲜为世人所知。可真正打动他们的是:到处可见的自然风物和美景。

面对那些陌生的创作题材,他们穷于切入。霍克尼说:“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国度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带着某个固有印象前去旅行,诗人写下,而我则画下那里的一切。到那之后,我很快意识到,这些写作或画画的工作很不容易。”

他说:“在北京的时候,我仍然尝试绘画。但到了南京之后,我意识到,我真的没有办法以我惯常的创作方法画画了;想要成为一名记者式的艺术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倒是桂林山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每一位艺术家都会为那里的景致而着迷:非常惊人的、奇异而壮观的景致。盲人才不会因那里的风景而着迷、感动。”只是下榻的酒店,建筑有趣,后来还凭记忆,画了酒店的水彩画。

可是,对于当时刚开放的兵马俑,书中的评价却高,赞赏兵马俑所体现秦代科学技术在智力及视觉层面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