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慰冰被剥光 (从王光美谈严慰冰案说起
从王光美谈严慰冰案说起??? 余汝信? 严慰冰案,是指陆定一的夫人严慰冰,因怀疑丈夫有外遇(怀疑的主要对象,是林彪的夫人叶群),自1960年3月至1966年1月六年间,共投寄数十封匿名信(其中绝大部分是寄给林彪一家的),以罕有的下流语句,辱骂林彪一家。
严案于1966年春告破,严随即被隔离审查。关押近十三年后,于1978年12月被释放,旋即被大陆主流媒体称许为反林英雄,那些匿名信,被誉为“又如匕首,又如利刃狠狠地砸在林彪、叶群的心窝里!
林彪气得暴跳如雷,坐立不安。叶群则又哭又闹,满地打滚”。〔1〕 一边倒的舆论,总算在近来有了些变化。 今年一月,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王光美访谈录》提及,当访问人黄峥问“能不能请您顺便说一下您所知道的严慰冰同志写匿名信的情况”时,王如是说: “王光美:严慰冰同志写匿名信这件事,我原来一点也不知道。
叶群固然很坏,但我觉得严慰冰同志采取这种方式实在不好,有问题可以向组织上反映嘛!
而且,她反对叶群可又要把这事往别人头上栽,这不是挑拨吗?她在有的匿名信上署名'王光’,信里说'咱俩是同学,谁也知道谁’,还把发信地址故意写作'按院胡同’。按院胡同是我母亲办的洁如托儿所的地址。
这不是有意让人以为写信人是王光美吗?我原先完全蒙在鼓里,好几年都不知道,一直到破案,才大吃一惊。”〔2〕 王光美女士说“叶群固然很坏”,坏在什么地方?没有说明。看来,王对叶群也不过是不得不虚晃一枪罢了,矛头所向,其实是指责严:“她反对叶群,可又要把这件事往别人头上栽,这不是挑拨吗?”“这不是有意让人以为写信人是王光美吗?” 应该感谢王光美女士!
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一位具一定影响力的知情人士,站出来说了这么一些公道话!
事情本来可以就这么告一段落。不料,在座的刘源却又接过了他母亲的话头: “刘源:还有的信署名'黄玫’。南方人黄、王的读音不分,也是有意让人往王光美身上联想。匿名信还挑拨叶群和女儿豆豆的关系,说豆豆不是叶群亲生的。
这也罢了,可是在给豆豆的匿名信里竟说:你没发现你和刘家的平平长得特别像吗?弄得豆豆疑神疑鬼,常往我们家跑,看平平的长相,还抱着平平哭,闹自杀。有一年在北戴河,一天我正同老虎打乒乓球、说话,公安部罗瑞卿部长走过来,表情特严肃,对老虎说:'回去告诉你爸爸妈妈,又发现两封信,还没破案。
’老虎马上就回去了。老虎是林彪的儿子林立果的小名。我当时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3〕 很容易意会到的是,刘源说以上话的本意,更多的是出自于对林家下一代的同情。惟未知是否因当时年龄还小,今天的记忆已不准确,刘源的话,却不难被有心的读者挑出一连串的毛病。 1.黄玫,是严慰冰江苏无锡老家张泾的一小山名。
严慰冰1960年代写有长诗《于立鹤》(顺便说,这诗写得很蹩脚),〔4〕即提到此山。严以此山作为自己的化名,不一定就是影射王光美。 2.据知情者称,严的匿名信并非说林豆豆不是叶群所出,而应是暗指林豆豆的亲生父亲不是林彪。
3.据知情者称,林豆豆和刘少奇前妻王前所生女儿刘涛是师大女附中的同学,惟文革前林家与刘家并无私交。住在中南海外的林豆豆,从来没有踏足过中南海内的刘家,“还抱着平平哭”,也就无从谈起。
4.严慰冰最早的一封匿名信,投寄于1960年3月,此际罗瑞卿已不是公安部部长。据知情者透露,匿名信曾寄给当时正在清华读书的林豆豆(林曾在清华短期就读,后因不适应转至北大读文科),豆豆未敢告之父母,将信悄悄交予林办秘书处置。
秘书直接上报予军委办公厅主任肖向荣,肖即告之时任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的罗瑞卿。严针对林家的信,都是投寄到林家住处或有关场所,应是林办工作人员或林的家人先收到信再上报,断无倒过来罗先发现信再告之林家之理。
5.假设如刘源所言,罗瑞卿将此事(况且尚未破案!)告之不谙世事的两个小孩,又叫林立果转告其父母,有违做人的基本准则,有违常理。而更重要的是,据知情者透露,为免体弱多病的林彪受到刺激,叶群、林家儿女及林办工作人员案发后从来没有将匿名信一事告之过林彪。
刘源是好心说了过头话。接下来更糟糕的是,访问人黄峥自己又加了一段似评非评、似注非注的东西: “黄峥:这个匿名信案好多年都破不了。
破案的过程很巧合。据说在1966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严慰冰、叶群都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国人员服务部买东西。严慰冰同志眼睛近视,不小心踩了一个人的脚。那人大发脾气,口里不住地骂骂咧咧。
两人吵了起来。严慰冰一看,原来那人是叶群。一气之下,严慰冰直奔军委总政治部,向总政负责同志反映叶群这种蛮横无理的态度。严慰冰是上海人,说话有口音,气头上说话又快。那位负责同志实在听不懂她的话。就要她把事情经过写一写。严慰冰就写了。事后,那位负责同志真的拿了严慰冰写的东西去向林彪反映。林彪、叶群一看,觉得这字面熟,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