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仙逸的故事 杨仙逸与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梦想
杨仙逸烈士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字学华、号铁庵,乃香山县北台乡人。父杨著昆,字雅轩,是旅夏威夷的富商。他经营的蔗圆和糖厂以及不少企业,中外均闻名,有“中国两大糖王之一”的称号(另一糖王乃民国前期外交家顾维均的岳父黄某)。他家财丰厚,富甲一方,而又是个有正义感和爱国热情的侨商。杨仙逸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爱祖国、爱家乡俱出自乃父的言传身教,他自幼心灵已打下待人热诚、有正义感的烙印。
一八九四年,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使杨著昆和当地华侨极为愤恨。孙中山先生这时在檀香山组成了最早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小团体——兴中会。杨著昆不满清政府之腐败,与孙中山又是挚友,故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大加赞赏,并在经济上大力支持。
由于这种关系,童年时代的杨仙逸,便受到革命思想的陶冶。他在檀香山利哩霞街剧场,多次聆听孙中山反清救国的演说,深为感动,从此心里又加上效忠祖国、振兴中华的思想。
一九0五年,孙中山在日本东经成立了同盟会,确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杨仙逸对此十分拥护,未几,他参加了同盟会,成为该会早期会员之一。
一九0五年,杨仙逸就读与夏威夷大学,在学期间,念念不忘祖国的安危。他认为要革命,要救国,在今天的世界中,非拥有新式武器不可。当时孙中山提出了“航空救国”的主张,杨仙逸极表赞同,因而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
他从夏大转入了加利福尼亚哈厘大学攻读机械专科,毕业后,又入纽约茄弥斯大学航空专科研读,以求深造。他专门研究水、陆飞机结构、性能及驾驶技术等。因为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万国飞行会的水上飞机和陆上飞机的执照。
杨仙逸的父亲杨著昆老先生,除了极力支持其子投身与航空事业外,与一九一三年和当地华侨集资在檀香山创建了一家“中华飞船公司”,但不久便歇业了。一九一八年,他又在同一地方建设“ 图强飞机公司”,取名“图强”旨在图强救国,目标极为显著。
杨仙逸当时已二十七岁,是该公司董事会董事之一。杨仙逸的祖母杨老太太,她在檀香山亲眼见到白种人专横霸道,欺负有色人种的情况,使她认识到:华侨在外国,因祖国贫弱,受人欺凌,因此激发起她的爱国热情。
她虽年逾古稀,还是极力支持自己的儿孙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的主张。她对儿孙说:“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华侨的地位就不同了,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就是上战场也不要迟疑畏缩”。就这样,杨仙逸深受家庭的熏陶、支持和鼓励,为建立我国空军,她早作了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杨氏一家三代都关心革命,热爱祖国,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九一八年,杨仙逸受孙中山电召回国,共商国事。那时革命还是处于低潮。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虽死,黎元洪继任总统,军政大权仍落在北洋军阀手中。他们为了巩固政权,解散了国会,废除了约法.孙中山在广州举起了护法的旗帜,和那些军阀作坚决的斗争.
可是,在广州,军政却落在广西军阀莫荣新等人手中,对军政府事事掣肘,甚至公然排斥孙中山.杨仙逸觉得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 ”。在这样情况下。感到自己的担子非常之重,如何消灭桂系军阀是急不容缓的。
时适杨仙逸奉命往福建漳州筹备组织我国第一支飞机队,并担任总指挥。他自念此行任务重大,决不能有负孙先生的重托,于是精心策划,积极筹备。不久,桂系军阀莫荣新叛变,并盘踞广州越秀山一带负隅顽抗。
为了结束军阀割据的局面,以杨仙逸为总指挥的“援闽粤军飞机队”,于一九二O年八月,奉命从福建回师广东,配合援闽粤军作战。杨仙逸率领的飞机队在广州上空投下传单,声讨莫荣新的罪状,并向越秀山敌占区投弹。莫荣新叛军在陆、海、空军的夹击下,抱头鼠窜。就这样,一场内战平息了。杨仙逸当时指挥部属配合陆海军作战之功,殊不可没。
经过讨伐莫荣新战事,杨仙逸对航空救国更有信心,为了扩大飞机队,他奉派到日本、美国、檀香山、墨西哥等地向华侨筹款购机。杨仙逸到檀香山时,著昆老先生极力赞助,用个人的财产购机四架,献给祖国。他父子两人出钱出力,大大鼓舞了海外爱国侨胞。跟着,杨仙逸去美、日等筹款,又购回飞机八架,就这样组成了我国第一支空军队伍。
一九二三年二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杨仙逸被任命为航空局长,在广州大沙头设立航空局。接着,又筹办了广东飞机制造厂,杨兼任厂长,并亲自领导航空和飞机制造工作。他为了培养祖国的飞行员,曾挑选有志于飞行者黄光锐等数十人,派往美国入航空专业学校学习,这批人后来成为我国早期的飞行人员。
当时的飞机制造厂,不论厂房工具等设备都十分简陋,而制造飞机的专业人才尤为缺乏。虽然困难重重,但在有雄心勃勃的杨仙逸厂长指导下工作,大家一起劳动,同甘共苦,得到孙中山的关心,并寄予很大的希望。他经常和夫人宋庆龄女士亲临视察,鼓励大家努力工作。
数月后,制成了第一架飞机,命名为“乐士文”号,该名是宋庆龄青年时代的英文名“ROSAMONDE”的译音。试飞之日,孙中山与夫人亲自到大沙头机场,由黄光锐当试飞员驾驶,孙夫人从容登上后座,共同试飞。
从这里可以看出宋庆龄对杨仙逸的信赖。起飞后,环绕广州上空数周,飞机性能良好,安全降落。孙中山上前与杨仙逸、黄光锐等一一握手,祝贺试航成功,并且同全体职工在机场拍照,又与宋庆龄二人在“乐士文”号合影留念,这次为我国航空制造业开了新纪元。
为了表彰杨仙逸的卓越功勋,鼓励其继续努力,孙中山亲笔书写“志在冲天”的横幅赠送给他。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时,杨仙逸之予杨添霭及媳妇郑瑞安应邀从美国回国参加纪念活动,把“志在冲天”的横幅献给祖国,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和省长刘田夫接收。现已送博物馆珍藏。
一九二三年九月,军阀陈炯明盘踞东江惠州一带,发动叛动。杨仙逸以陈逆素来受孙中山栽培提携,一旦羽翼已成,即想树立个人势力,忘恩负义,实狗?不如。当时孙先生派遣大军讨伐,并在博罗、雄鸡拍翼山督战,还亲自发炮轰击叛军,杨仙逸亦参与作战。
但惠州城高壁坚,陈逆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破。在博罗梅湖白沙堆前线,杨仙逸又建议从水路进攻敌人。于九月二十日,杨与水雷队长谢铁良、长洲要赛司令崇山、虎门要赛司令瑞鳞、飞行员吴顾之五人,检查水雷时不慎爆炸,五人皆壮烈牺牲。
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孙中山先生闻之,深为痛惜,随即命令所属各部四出寻找烈士遗体。当时驻石龙的飞机掩护队,由林伟成率领,出动火船沿海搜索,终于次日清晨,在往博罗的回程中,发现水面浮起一对机翼,中间夹着一具尸体,验明是杨仙逸的遗体。
后来,其他队伍亦先后将谢、苏、马、吴四位烈士的遗体寻获。孙中山和大元帅府决定,对为革命遇难的烈士进行厚葬。对于杨仙逸烈士,大元帅府还下抚恤令,并追认陆军中将,规定每年九月二十日为空军节。
附孙大元帅怃恤令:
故航空局长杨仙逸,技术湛深,志行纯洁,尽瘁国事,懋著勤劳,本大元帅正倚为城心腹之寄。此次在白沙堆轮次猝遭变故,死事甚惨。遽闻凶耗,震悼殊深。杨仙逸追赠陆军中将,并着军政部照陆军中将阵亡列从优义恤,以彰忠荩,以慰烈魂。
尾声:
杨仙逸与孙中山,他们除了同袍关系外,又是乡情梓谊,且在檀香山又有一段渊源。杨著昆是孙中山的挚友,而孙中山是杨仙逸的父执,交情密切,不是泛泛之叫交。而杨仙逸追随孙先生五年过程中,执行各项任务,卓著勋劳,得到很高评价。
因此,他们之间就好象自己人一样,孙中山夫妇经常到杨家作客。杨仙逸夫人程度纯女士善于烹饪,特别是中山特产食品,如红枣饼、角鱼等尤得其中奥妙,每次都以此来招待孙氏夫妇,获得称赞。有一次孙氏夫妇到访,杨仙逸夫妇请孙中山先生赐书留念,孙中山欣然应允,并即席挥毫,当时所写的是三米长的中堂,孙中山蹲在地上写出稳重而雄浑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在题写上款时,孙中山由于写惯了“逸仙”这个名字,所以下笔先写了个“逸”字,经宋庆龄提醒,才在“逸”字上补写“仙”字,这样上款就高了一些。从这两件生活小事,可看到孙先生和杨仙逸烈士两人的生活情趣及深厚的革命友谊。
杨仙逸遗体葬于广州黄花岗之东,三望岗之原,墓碑是孙先生手书的“杨仙逸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墓道拱门上放置一飞机模型,象征烈士生平事业和冲天壮志。一九二七年,广东省政府决定重修杨烈士墓,并竖石碑镌刻烈士生平事迹,数十年来,时间推移,墓被毁坏。
一九七九年间得宋庆龄副委员长的关怀,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已拨出专款在黄花岗陵园右侧,邓仲元烈士墓之后,按照原貌修复。最近,人民政府已将和杨仙逸一起牺牲的四烈士葬在杨仙逸烈士墓之侧。今后“四化”繁荣,祖国昌盛,忠魂有知,当不孤寂。
中山市环城新村的蟛蜞头山,亦有杨仙逸烈士墓。过去大家认为是一座衣冠冢,其实不然。二十年代初立该处杨仙逸墓时,其家人以广州之墓远隔家乡,子孙祭扫不便,经航空局同事的协助,由烈士之长兄杨光霖和岳丈程友彝老先生等把杨仙逸之遗体运回中山新村安葬,故有蟛蜞头山之墓。
杨仙逸烈士遇难后,国内外爱国人士均表哀悼,杨仙逸夫人程度纯女士多次谒见孙先生夫妇,孙先生授意办一所学校以纪念先烈和策励后人。程女士回中山后,积极奔走筹办,遂于一九二一年办起了仙逸学校。及后,又得宋庆龄的关心,多方筹划,政府拨数万无作为经费,著昆老先生由檀香山汇款二万元,作为扩建学校之用,学校不断扩大规模一九三五年在石岐南林山麓办起“仙逸中学”。
解放后,仙逸中学、雨芬中学、大公中学三校合并为“联合中学”,后又改为“石岐二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杨田霭先生数度由美国回国,协助党和人民政府筹划恢复“仙逸中学”事宜。一九八二年,“石岐二中”使恢复仙逸中学校名。烈士父子三代,功在祖国,其为人民所敬重,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