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恩度”之父罗永章
一项关于肿瘤的医学研究引起全球生物医学界的轰动,但接下来的研发困难重重,许多国家相继放弃。而他和团队成员,硬是埋头苦干7年,研发出了“饿死肿瘤的药物”——恩度 (Endostar),令世界医学界震惊。
从留美博士到清华教授
“重要的是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健康”
(Endostar)" TITLE="中国“恩度”之父罗永章 (Endostar)" />
(Endostar)" TITLE="中国“恩度”之父罗永章 (Endostar)" />
权威期刊《自然》曾重点介绍了罗永章的成果。
一 在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以民进会员、清华大学教授罗永章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研发的“血管抑制剂抗肿瘤新药的药物设计、千克级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这个项目是罗永章率领科研团队历经近7年研发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恩度作为肿瘤生物治疗的靶向药物,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的生物制品第一类抗肿瘤新药,也是世界上首例血管内皮抑制素抗癌新药。
在一个暖暖的春日,记者采访了这位生物药学界的知名科学家。
“刚刚在和学生们讨论实验方面的问题,我们到会议室聊吧。”消瘦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目光、留美多年依然未改的齐鲁口音,记者与罗永章的第一面是在清华大学生物系伟伦楼三楼的一间会议室。
“这个实验室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我回国工作几年来,亲身感受到了国家对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视和支持。”采访一开始,罗永章就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我们现在正在做另一项重大专项课题,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获奖后的罗永章显得很平静,他考虑的已经是新的科研课题。
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人200-250万,死亡癌症病人在180万以上。罗永章说:“这些癌症病人的治疗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病人来说,不仅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而且个人尊严扫地,毫无生活质量可言。”正是这种为国为民的使命和情怀,使罗永章从兰州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成长为国内外生物药学界的学术带头人。
1985年7月,罗永章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1987年9月赴美国留学。1993年5月,他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博士毕业生。随后,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1997年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院的NationalResearch Service Award。
2001年3月,罗永章受聘于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计划”责任教授,同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他又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罗永章成为了国内外生物药学界的知名专家。
归国创业之路充满艰辛 “那是我回国后第一次哭”
二 1999年11月,罗永章毅然放弃美国定居权,回国创业,致力于抗肿瘤新药的研发。
很多人以为罗永章会选择大城市或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罗永章毅然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山东烟台。在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他开始了创业之路。
一个人在外打拼是件很艰苦的事情,他没有多少时间去享受自己的爱好,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常常凌晨才能回到家,睡上四五个小时后又要开始新的工作。
1999年开始创业的第一个冬天,罗永章就尝到了创业的艰辛。
那是一个刚刚下过大雪的冬日,地上的积雪还有1尺多厚,凌晨两点刚回到家中,他就接到了公司门卫的电话说厂子停电了,罗永章立刻想到研究室里的细胞,因为那些细胞必须保存在零下80摄氏度的超低温冰箱中,想到这些,他连忙赶往公司。到公司一看,厂子周围只有马路对面的居民区没有停电,要保住那些细胞就只能从居民家中拉电线。
凌晨三点多,罗永章和同事不得不敲开了一位居民的房门,幸运的是居民很配合。但是怎么把电线拉过马路又成了难题。没有办法,他们只能自己扛着几十公斤重的电缆线爬上路边的一棵树,在树枝上系好,然后又爬上厂子门口的那根结了冰凌的水泥电线杆,这样才算解决了电的难题。
等把一切安排妥当回到家时,已是早上6点多了,罗永章冻得几乎没有了知觉,脚已经冻裂,血水和袜子冻凝在了一起,冻裂的肉皮被一起拽了下来,血水随之滴在了地板上。
想起美国恩师的极力挽留,回顾创业期间的种种艰难,罗永章一阵心酸,眼中盈满了泪水。成就的取得人人羡慕,可谁知道创业之初的艰辛呢?这是他回国后的第一次落泪。
“创业要付出很多难以想象的艰辛,不是仅靠一腔热血就可以办到的。”虽然已经事过多年,但提起当初的创业之路,罗永章依然感慨颇多。“不过,后来一切都步入正轨了,这其中当地政府部门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平台真的很重要。”坐在会议室侃侃而谈的罗永章继续笑着对记者说,“当你在国内创业成功,并且能够直接为我们的同胞作出贡献,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是在国外工作体验不到的,感觉非常好。”
通过不断努力,罗永章归国创业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和奖励,其中包括“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成功研发世界抗肿瘤新药物“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三 1997年,美国哈佛大学福克曼教授首次发现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可以治愈小鼠肿瘤。研究立即引起了全球生物医学界的轰动,随后,世界各科研机构和制药跨国公司竞相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然而一段时间后,很多国家的科研机构和跨国制药公司由于不能解决药物研发中的种种难题,相继放弃了这一药物的研发。
但是,罗永章领导的科研团队,却始终没有放弃相关的研发工作。他们不畏困难,成功攻克了有关研发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并于2005年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该药于2005年9月获得新药证书,2006年7月成功上市,从而使之成为世界首例内源性血管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
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引用了“肿瘤新生血管理论”奠基人、美国两院院士福克曼教授的平行试验结果指出:“中国Endostar(恩度)的疗效要比美国的Endostatin至少好2倍以上。”
能让美国的竞争对手公开承认中国的同行比他们做得更好,这实属不易。人们形象地称恩度为“饿死肿瘤的药物”。目前,该药已成为国内市场上最畅销的抗肿瘤药物之一。
作为恩度的第一专利发明人,罗永章已分别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美国发明专利两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生产内皮抑制素的方法”获第十届中国专利金奖。
回国10年来,罗永章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在参加一系列学术活动时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2008年3月,应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沃森博士的邀请,罗永章赴美参加了在冷泉港召开的Banbury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治愈肿瘤”。据资料显示,Banbury会议是世界著名的高层学术研讨会,旨在指导某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每次参会人数都控制在24到36人。25年内(1977~ 2002)共有40位诺贝尔奖得主参会。著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在Banbury会议酝酿产生的。
培养储备与世界接轨的研究人才“我的学生让我感到骄傲”
四 2001年,罗永章博士受聘为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计划”责任教授,次年便组建了清华大学蛋白质化学实验室。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多项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研究。
鉴于罗永章领导的实验室在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机理、肿瘤个体化治疗新药研发和蛋白质错误折叠病机理方面的突出进展,2007年12月10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以罗永章领导的实验室为主体组建“蛋白质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此后,2008年8月,罗永章主持申请的“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批复。
在罗永章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一面大幅的彩色展板,展板上都是他教授过学生的照片。“这个本科生很优秀,清华毕业后去了哈佛读博士;这个硕士生的科研能力也很强,毕业后被MIT(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还有这个博士生,已经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年多了……他们都是我的骄傲啊。”
7年来,罗永章领导的实验室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已先后培养出3名博士后、5名博士、4名硕士和16名本科生。这些学子离开实验室之前都曾明确表示,完成国外学业后一定要像他们的导师罗永章那样回到祖国工作。“我盼望着他们早日学成归国啊。”罗永章眼睛盯着学生们的照片,像是在对记者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