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文讲述《大清相国》陈廷敬 五字真言等忍稳狠隐

2018-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清相国>讲述了一代名相陈廷敬行走官场五十余年生涯,体现他揭时弊.倡清廉.恤百姓的济世救民情怀.此书被媒体形容为"充满正能量".2007年

《大清相国》讲述了一代名相陈廷敬行走官场五十余年生涯,体现他揭时弊、倡清廉、恤百姓的济世救民情怀。此书被媒体形容为“充满正能量”。2007年出版后,《大清相国》成为当当网上的常销书。近日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本书作者王跃文。

■ 本报记者 马珂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清代名臣陈廷敬(康熙帝的老师)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陈廷敬,21岁中进士,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写《大清相国》 向先贤致敬

文化周刊:2007年《大清相国》面世后,人们就很好奇你的创作题材怎么会由现实主义官场小说转入了清代,且在当时还有此书是否属于历史小说的争议,当时您的创作动机是怎样的?

王跃文:我时而写现实题材,时而写历史题材,时而又写乡村题材,所以经常面对是否创作转型的问题。其实,所谓转型的提法是很偷懒的一种理解。好的作家必须是丰富的,题材的丰富是其重要方面。我写作《大清相国》是个例外,因为某种特殊机缘了解到这位古人,并去山西阳城皇城相府的陈廷敬故居作了考察和寻访,研读了大量历史资料。我十分敬重这位先贤,他有学养、有干才、有品格,值得后人敬仰。我写《大清相国》,最主要的目的是向这位先贤致敬。

当我用小说讲述这位古人的时候,也常面临一个责问:难道我们这个时代还要提倡陈腐的清官意识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有些莫名其妙。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都知道制度建设非常重要,这是常识。但是,这同效法前贤并不矛盾。

也有人质疑:《大清相国》是不是历史小说?当然是历史小说。中国史学界对历史小说有非常苛刻的挑剔,我是不认同的。如果按这个标准,英国希拉里·曼特尔的《狠厅》就不是历史小说。但它恰恰是非常伟大的历史小说。不管历史小说,还是现实小说,虚构是其基本特征。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大清相国》里写的主要事件都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我把陈廷敬放在这些事件中描写,这是符合历史小说创作习惯的。比方说,康熙年间曾经钱价混乱,不法商人毁钱鬻铜从中牟利。陈廷敬提出理顺钱价方略若干,康熙皇帝十分赞同并命他“督理钱法”。

有时候某些专家的意见也让我非常吃惊。比如,我在小说里写到经筵进讲之后,康熙皇帝驾临文渊阁给讲官赐茶,有专家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说文渊阁只是官名,并没有文渊阁实物一说。指出我小说所谓“硬伤”的是一位文博界的专家兼官员,故宫里面立着那么巍峨的文渊阁他居然看不见?赐茶文渊阁也是有史可查的,《清史稿·经筵仪》载:“顺治九年,春秋仲月一举,始令大学士知经筵事……毕,帝临文渊阁,赐坐,赐茶……康熙十年举经筵,命大学士熊赐履为讲官,知经筵事。”文渊阁在乾隆朝之后成为国家图书馆,藏《四库全书》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