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吕炳奎 “中医司令”吕炳奎——《51号兵站》中“小老大”梁洪的原型(转载)
“中医司令”吕炳奎1914年1月3日生于江苏省嘉定县望仙桥,出身在一个农家。他幼年时,曾染上重病,垂危之际,幸遇一走方郎中救治,从此立志学医,遂拜嘉定名医汪志仁为师,一学五年,从抄方、号脉,到内、外、儿、妇诸科,埋头苦学。
二十岁起,他挂牌应诊,诊务繁忙,渐有医名。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他变卖家产组织嘉定外冈游击队,是当时上海郊县三支抗日武装之一。外冈游击队火烧日军飞机、伏击日军汽艇、协助叶飞部歼灭邓敬烈顽军、八字桥痛击日军。
这些事迹在上海地区产生巨大影响,上海淞沪抗日战争纪念馆有专区加以介绍 ..... 1939年7月20日25岁的吕炳奎在青浦加入中国共产党。21日,他配合叶飞全歼灭了邓敬烈匪部一千余人。
7月24日经过整编,外冈游击队加入主力部队,编为“江抗”三路支队,吕丙奎任队长,邱生凡任支队政治主任。他指挥部队转战于嘉定、太仓、宝山、青浦、昆山、苏州、常熟等地屡建战功。现代京剧《沙家浜》就是根据这段史实创编的。
抗战期间为新四军采购大批物资,从江南经上海去延安的干部,大多是这支部队运送和护送的。 皖南事变后吕炳奎奉命赴浙东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任浙东三东地区工委书记兼海防大队政委等职。
是我军最早的海上武装力量,浙东根据地也是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解放战争期间海防纵队在民兵的配合下缴获国民党坦克登陆艇一艘,这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拥有的第一艘现代舰艇。吕炳奎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日本投降后,又从浙东转移到苏北。在一次指挥作战中,腿中弹,落下终生残疾。海防大队后来发展成为华中海防纵队,是我军最早的海上武装力量,浙东根据地也是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
早在1946年吕丙奎就是苏北解放区第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了,他与商人周旋,曲折离奇、惊心动魄。他通过在上海、南京地下党的各种关系,为解放区购买大批武器、军用物资和药品等。 解放战争初期,吕丙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海防纵队政治委员。
这是中共最早的舰队部队,是人民海军的雏形。与此同时,吕丙奎担任中共华中海上工作委员会书记一职,他负责苏北沿海地区的统战、军需和情报工作。电影《51号兵站》就是以吕丙奎领导下的这些战友为原型创作的。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苏南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协秘书长兼省统战部副部长,江苏省卫生厅厅长兼党组书记,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党组成员等职务。还曾担任过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顾问等职务。
1995年11月离休。 吕炳奎同志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对党对人民充满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拥护并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吕炳奎同志从事革命工作五十余年,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于1938年变卖家产组织嘉定外冈游击队,是当时上海郊县三支抗日武装之一,38到39年期间外冈游击队火烧日军飞机、伏击日军汽艇、协助叶飞部歼灭邓敬烈顽军、八字桥痛击日军。
这些事迹在上海地区产生巨大影响,上海淞沪抗日战争纪念馆有专区加以介绍。皖南事变后奉命赴浙东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任浙东三东地区工委书记兼海防大队政委等职。
抗战期间新四军采购的大批物资、从江南经上海去延安的干部,大多是这支部队运送和护送的。海防大队后来发展成为华中海防纵队,是我军最早的海上武装力量,浙东根据地也是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
解放战争期间海防纵队在民兵的配合下缴获国民党坦克登陆艇一艘,这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拥有的第一艘现代舰艇。吕炳奎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吕炳奎同志15岁时拜师学习中医药学,19岁开业行医,具有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
解放后任江苏省政协秘书长兼省统战部副部长时,受中央委托以党的名义召开中医药界春节座谈会,听取关于组建和发展中医事业的意见。1954年担任江苏省卫生厅厅长兼党组书记期间在南京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医院和第一所中医师资学校,并兼任校长,这所学校培养了200余名中医师资,其中大部分成为全国一流中医专家。
办学同时编写了27种教材,这是全国第一套系统的中医教科书。
1956年吕炳奎同志调任卫生部中医司任司长、党组成员。1958年主持起草了《关于西医学习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的报告,毛主席在报告上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70年代后期适时提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发展的方针。1978年吕炳奎同志为卫生部党组起草报送中央关于解决中医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即后来以中央名义下发的(78)56号文件。1982年在湖南衡阳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医院及中医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这些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无不倾注着吕炳奎同志的心血。 1982年吕炳奎同志退居二线,担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和第七届委员,第七届政协医药卫生组副组长。
晚年,吕炳奎同志不顾高龄体弱,充分发挥自己在中医方面的专长,积极为党和国家献计献策;他珍惜人才,重视后辈人才的培养,一生桃李满天下,1984年创立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培养了三万多中医人才。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还对中医事业念念不忘,提出了保卫中医的呼吁,号召中医专家多带徒,甚至不顾年老体弱要身体力行亲自带两个徒弟。
2003年非典期间,他向有关部门亲自请缨,并组织医疗小组,开出了非常有效的处方,在民间广受欢迎,对预防非典尽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他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吕炳奎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他善于科学思考,事实求是,认真负责;他处事严谨,坚持原则,直抒已见,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他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勤勤恳恳为党工作;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已,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努力发挥余热,编写书籍,撰写文章,致力于推进民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他既是一位无私的革命者,又是一位中医药领域的教育家、思想家,在祖国的中医药领域上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医司令、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奠基人。
吕炳奎同志不仅仅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对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组建、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吕炳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一生,是教书育人,为培养新中国医药卫生人才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精诚奋斗的一生,更是为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光明磊落的一生。
我们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贞不渝,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学习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革命晚节的崇高品质;学习他兢兢业业、勤恳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医学的热爱和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