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首飞最新消息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看点全汇总
不出意外,再过几个小时,我国的国产大飞机C919就要起飞了。若此次首飞成功,这将会成为我国“万里长征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可以说是全中国人民的大喜事。说起这C919首飞,其中的看点又有哪些呢?对大飞机C919你有了解多少呢?
C919首飞最新情况
从中国商飞集团了解到,根据最新气象情况,C919国产大飞机原定于5.5日上午的首飞任务,预计将调整至5月5日下午14:00 ,起飞地点是上海浦东机场第4跑道。
C919首飞最新情况
C919首飞有什么看点
据报道,5日参加首次试飞的C919内部布置与普通客机大不一样,机内没有成排的座椅,而是加装了大量专用的仪器设备。据记者了解,该机需要测试的参数超过4.4万个,其中数千个参数会在试飞时回传到地面,在指挥大厅就能监控飞机试飞时的完整状态。
商飞公司试飞工程部部长由立岩告诉记者,担任这架C919客机首飞任务的机组成员由有着丰富驾驶经验的5人小组构成,其中包括两名飞行员、一名观察员和两名试飞工程师。其中观察员负责在机舱内观察飞行员驾驶时的动作是否符合试飞要求,试飞工程师则在客舱内随时记录和判读机载测试系统的参数,判断每个试飞动作是否合格有效。
由立岩透露,第一次飞行时间将耗时90-120分钟。与一般人想象“试飞只是简单地升空后再降落”那样的“样子工程”不同,C919的第一次飞行就将完成多项首飞任务。从它起飞之前到落地之后,共15个试验点,分为多个阶段,分别是地面检查阶段,爬升阶段,平飞阶段,模拟进近,着陆和复飞阶段,着陆阶段。在首飞过程中,C919的最大高度为1万英尺,最大速度170节。
C919首飞最新情况
看似简单的试飞,其实整个流程非常严谨。据介绍,在C919的飞行过程中,机组成员还将通过手持GPS数据,对比C919飞机自身、地面遥测等途径获取的数据,分析判断飞机空速系统是否正常。要知道多渠道获得空速数据,对首飞飞机而言十分重要,如果仅使用飞机自身空速系统,而该系统发生异常导致错误,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待数据检查无误之后,C919也不会立即降落,而是将以8500英尺高度为虚拟跑道进行着陆并复飞。待全过程无误之后,才会真正降落。按照惯例,为确保安全,首飞时C919全程不收起落架,并保持襟翼放下。
据报道,这次C919首飞时,还将有另一架飞机进行伴飞,这在中国民机试飞中尚属首次。据介绍,伴飞飞机将提前进入首飞空域,了解附近的风、温度、云况等气象实际情况,排除存在影响飞行的危险天气。它还可以对C919飞机外观,如舵面、起落架、是否漏油等情况进行观察,为C919飞机提供高度/速度参考。如果条件允许情况下,由伴飞飞机上人员对C919飞机进行外部摄影摄像,保留首飞影像资料。
机身之间测量精度可达 0.03 毫米
从 2007 年 2 月国务院批复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到 2015 年 11 月 2 日 C919 总装下线,再到 2017 年 5 月 5 日 C919 首飞,科研人员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共规划了 102 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
飞机装配技术是飞机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据统计 , 飞机制造过程中 50%~70% 的时间和成本都用在了飞机装配上,数字化、自动化、柔性化是当前国外飞机制造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C919首飞
2009 年,南航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厂联合建立 "民用飞机先进装配技术中心 ",旨在加强国产大飞机制造技术的研究、提升我国民机制造业核心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该中心主任黄翔介绍,此次 c919 机身和机翼的装配间隙从原来的 2 毫米缩小到 0.5 毫米。间隙的减少,可以降低垫片的使用,为飞机减重、降低能耗。使用激光测试机身间的间隙,可以将测量精度从 0.1 毫米降低到 0.03-0.05 毫米。
在大客关键技术攻关、民机专项、创新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心开展了多项民用飞机的装配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数字化飞机装配工艺、飞机装配连接质量控制、自动钻铆技术、大部件自动对接、柔线工装等方面。
" 因为疲劳寿命等原因,民用飞机对装配质量要求更高。" 陈文亮教授介绍。
南航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集数字化测量、控制及检测于一体的飞机大部件自动对接装配系统,研究成果已在 ARJ21 中得到应用,成功实现了 ARJ21 06 架的对接装配。从该架飞机开始,已经生产的所有 ARJ21 飞机都应用了该项技术。" 之前的飞机部段对接较多使用人工对接,该项技术在 ARJ21 上的应用,为 C919 做了技术积累。" 黄翔教授介绍道。此外,他们团队开发的数字化测量和检测技术,保证来自不同公司研制的 C919 七大部段能够一次性对接成功。
应中国商飞的技术需求,提高装配效率,中心科研人员还联合北航研发了双框架八腿自主移动式轻型自动制孔系统,也称爬行机器人。该系统是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涉及机械、电子、通讯、控制等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该成果也弥补了过国内空白。
基于 MBD 的数字化工艺技术研究成果,为 C919 的数字化装配工艺编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进行飞机复合材料翼盒装配技术研究,将复合材料和装配技术进行结合起来研究。自主研制的钎焊金刚石套料钻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大提高复合材料制孔的质量和效率。
完成 C919 首个静力实验,承担起落架多项研究
" 数据与理论计算吻合、试验成功!" 经过八个月多的时间,2011 年 3 月 15 日,C919 某部段静力试验在南航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完成。
C919首飞
飞机的静力试验是结构试验的内容之一,借以观察和研究飞行器结构或构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刚度以及应力、变形分布情况,是验证飞行器结构强度和静力分析正确性的重要手段。由南航聂宏教授团队负责的该部段的静力试验,是 C919 大型客机七大部段中首个达到开试状态的静力试验项目。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处理,都为后面静力试验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试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 C919 大型客机后续各项工作的进度,对于大型客机的研制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 此次试验的成功和南航科研团队多年来的科研积累密不可分,与实验室师生近 8 个月的努力工作密不可分!" 南航校友、C919 总设计师吴光辉当时表示。
聂宏教授团队还承担了 C919 起落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缓冲系统,进行了高性能缓冲器的设计与分析;二是针对 C919 超临界机翼带来的主起落架收放空间变小的问题,进行了起落架收放机构设计与分析,基于工程样机和收放试验,对功能性能、可靠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第三,针对 C919 提出的大转弯操纵角和操纵力矩的设计要求,设计了起落架的转弯操纵系统。
C919首飞
飞机翼身双接装配实验平台
承担空气动力、结构强度等 140 余个项目
同时,张召明教授所在的风洞实验室承接了 C919 型号研制的相关风洞试验,包括飞机增升装置(机翼上用来改善气流状况和增加升力的活动面)优化试验、飞机排液安全性试验、试飞应急离机安全试验等。
朱春玲教授领衔研究团队,从 2008 年开始,为 C919 进行防冰系统的测算。其研究成果——用于飞机结冰机理及防 / 除冰技术研究的结冰风洞,弥补了国内高校在结冰试验基础研究方面的空白。
杨善水教授负责的 "C919 大型客机供电系统架构论证和仿真 "项目,联合学院其他老师,完成了大型客机电源配电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为大型客机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支撑。
张方教授曾参与到 ARJ21 的振动噪声、飞行测量和减震减噪等项目研究,并针对 ARJ21 试飞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振动方面的研究,为 C919 的论证工作打下相关专业基础。
国产大飞机C919
此外,南航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在飞机设计、空气动力、结构强度、材料制造、适航管理等领域,共承担 140 余个项目,经费过亿元。南航科研人员还参与了 C919 机翼设计、特别是增升装置设计,机翼型架外形设计,高巡航气动效率超临界机翼气动设计。同时,为了 ARJ21 全机高精度建模,建立的全机有限元动力学模型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美国行业标准。
带动整个民航配套产业的升级
从某种意义上讲,C919的首飞时间此前曾多次变更,也是它受到外界关注的重要原因。据记者了解,国产大飞机挥动翅膀之所以吃力,还在于它被寄希望于带动整个民航配套产业的升级。C919型号大型客机副总设计师周贵荣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完成自身关键技术研发的同时,C919也在带动国内航空产业发展并打造国内知名的关键系统供应商。其中包括国内企业和国内外合资企业在国内的本土化生产。但这种政策客观上也加大了C919的研制难度。例如“控制律”这个生僻的航空术语直接反映飞行员驾驶动作与飞机相应姿态的关系,被形容为“飞机的灵魂”,也是实现电传飞控的核心关键。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操稳特性与控制律室设计主管罗东徽承认,由于美国严格禁止向中方提供这项核心技术,他们不得不“一切从零”开始这项研制难度极高的工作,控制律问题也一度被视为C919首飞的“拦路虎”。但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在突破相关技术之后,有了第一次的积累,后续型号研制时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国产大飞机C919
C919在研制中带动中国民航产业的配套设施升级还很多。例如中国商飞设立了快速响应中心,各个相关领域的工程师会在值班大厅随时待命,遭遇突发事件时能第一时间解决。该中心同时还负责对C919客机的实时监控,可以通过机载设备的数据链实时上传和下载数据,掌握飞机的健康状态,包括位置、速度、设备运行是否异常等。这些符合国际最先进指标的自动监控参数可以让地面人员清楚地了解客机的情况。
团队解密:飞到天上干点啥?
大型客机C919的名字里,C是英文单词“CHINA中国”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公司英文缩写的首字母。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而后面的“19”则代表它的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大飞哥”能载这么多人在蓝天翱翔,首飞时有多少人能上飞机呢?答案是5人。
这5个人的首飞机组分别是谁呢?答案是,机长蔡俊、副驾驶吴鑫、观察员钱进、试飞工程师马菲和张大伟。
C919飞行人员
他们是如何修炼成为这次首飞5人机组成员的?首飞时他们有哪些任务?在飞机上都需要做什么?
“飞机是个千里马,我要成为好骑手。如果我是一个坏骑手,千里马也不能跑一千里。”C919五人首飞机组机长蔡俊,他用骑手和千里马形容他们和C919的关系。
C919首飞在即,身着缝有国旗的天蓝色飞行服,五人首飞机组终于和大家见面。
在一份寄语中,蔡俊写道,“民机事业是民族的梦想,这是你的经历也是你的青春,轻易实现的算不得梦想,有梦想,就去捍卫它”。
还有哪些关于首飞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答:(1)首飞时一般不收起落架。在首飞时,不收起落架是正常的,因为首飞更突出的是仪式感,并不需要体现性能,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飞机能安全起降。整个过程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像首飞这样短时间的飞行流程,起落架不收没问题。而且,不收起落架还能防止出现收了放不下的情况,另外还可以测试起落架放下构型时的飞行性能。
C919飞行机长
(2)首飞飞机有“小跟班”。在首飞时,通常会安排伴飞飞机跟飞观测,它的任务是在空中对首飞飞机进行实时观测、记录飞行数据、拍摄照片和视频,全力保证飞机在首飞过程中的安全。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伴飞飞机的机组人员将立即向首飞飞机的机组人员发出警告,向地面管控人员报告,并引导首飞飞机安全降落。此外,伴飞飞机还将监测首飞的空中环境,确保不会有其他飞机闯入首飞的飞行线路,并杜绝任何窃密的隐患。
C919的未来如何?
在完成首飞后,C919的研制工作将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据介绍,C919未来将一共建造6架试飞机,分别承担不同的测试任务以加快研制进度。但在C919副总设计师傅国华看来,C919首飞只是“在万里长征中又向前迈了一步”,试飞之后,C919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进入局方适航审定试飞阶段,验证飞机性能获得适航证,最终进入市场运营。多名航空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无论是空客、波音等航空巨头,还是日本三菱公司这样的民航新丁,在研制全新客机时都曾遭遇到各种挫折,可以预见的是,C919研制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波折,但对此社会各界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
内部结构
傅国华承认,目前C919主要针对的国际市场已经被波音737和空客A320占据,面对波音、空客的强大挑战,C919最大的优势是后发优势。毕竟这些对手的原始设计都是几十年前的设计了,尽管两大航空巨头都推出相应的新款型号客机,但受制于早先一些不合理的原始设计,有些特性很难改变。例如航空公司普遍反映波音737的座位过于狭窄,这是由它的机身宽度决定的。C919总结了这些不足,通过加大机身客舱宽度,让旅客有了更好的乘坐体验。
据报道,目前C919已经获得全球570架订单,其中还包括美国通用电气租赁、德国普仁航空、泰国都市航空等国际客户。但在正式交付之前,C919还需要解决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适航证问题。不过据记者了解,C919目前正在接受中国民航局的适航审定,同时将作为中欧双边适航谈判的一部分。美国彭博社称,中国计划年内与美国和欧盟达成新适航协议。
如今大飞机首飞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成功不仅仅是中国科技的进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新材料,现代制造,计算机等领域的群体突破,更是可以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跟多的就业机会,让中国迈进一个新的科技世界。C919将在下午两点首飞,让我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