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和康克清 读《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
1972年的一天,朱德和朱和平谈话时说道:“你应该多交一些有上进心、忠诚、正直的朋友,在学习上互相交流,在政治上互相帮助。不要找酒肉朋友,那样的朋友是靠不住的。”图为朱德、康克清在北京万寿路。
关于朱德,我们了解最多的当属“南昌起义”、“朱毛红军”、“朱德的扁担”,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的军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生活中的他又是怎样一个人?朱和平的《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一书,讲述了“朱家发生的故事”,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受朱德的平台。
之所以说近距离感受是有道理的,对此序言作了说明。作为朱德的嫡孙,朱和平出生八个月就被抱到爷爷奶奶身边,一起生活几十年,直到两位老人去世。正是有了这层至亲关系,使本书写作颇为真实可信、鲜活生动。
对于爷爷朱德的记忆,是贯穿作者成长、学习、工作全程的。“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带着爷爷奶奶的期望”章节中的一个个故事,表现了朱德在对后代教育上,不仅注重基础知识,更注重人格的培养;“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再现了朱德伟大革命斗争生涯;在“史无前例”的那个年代,作者“和爷爷奶奶同历劫难”,“感受爷爷奶奶的悲喜与忧虑”。
书中无数的“零零碎碎的回忆”,反映出朱德高尚人格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凝聚力向心力,最终汇成一条主线,就是朱家世代传承的家风:立德树人、勤俭持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