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赵博生 经两地接力 革命英烈董振堂嫡孙70年后重回出生地界首
董乃煌老人(右)与程文田老人一起回忆往事。
颍州晚报消息 相距千里,相隔70年。
9月6日,经过8个小时的颠簸,阔别70年,革命英烈董振堂的嫡孙董乃煌老人终于重回魂牵梦绕的出生地、当年的避难地——界首,与当年的乡邻再相逢。
期盼归乡
董振堂名列“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军团长,1937年壮烈牺牲。75年前,他的妻子贾明玉带领董家18口人避难,最后到了界首颍南曹庄,租住在程庄村程氏大园子里。两年后,董振堂的长孙董乃煌在大园子里出生。
1946年,董家人被接回老家河北新河县,董乃煌也跟随家人离开界首。
早些年,新河县的董家和界首的程家还有书信往来,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渐渐失去联系。退休后的董乃煌老人一直想再到界首看看,可是苦于没有联系方式而一直未成行。
“每到夜深人静时,总是想象现在的界首会是什么样子。当初的房东子女们现在还都健在吗?”董乃煌老人说,他对界首的思念与日俱增,以至于经常梦到各种各样的界首。他决定再次发动力量,找找父母叔伯反复说过的那个“程村”。
日前,在界首、新河两地爱心人士和两地政府部门的努力下,董乃煌老人终于确认:界首的程庄就是他要找的“程村”。
重回故土
得知这个消息后,74岁的董乃煌老人非常激动,他通过电话和程庄相关人员取得了联系:想回家看看。
6日,董乃煌终于踏上了界首颍南的土地,一千多里地、八个多小时颠簸的劳累都一扫而光,剩下的是喜悦和感动,见到故土和老乡,年逾古稀的老人忍不住泪眼婆娑。
“我出生在这里,这里是我的故乡。”蹒跚在乡村小道上,董乃煌老人心情难以平静,“虽然我仅在这里生活到4岁,很多东西都记不清了,但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是程庄收留了我们,我们才得以保全性命、延续子嗣。”
包括董乃煌老人在内的董家人,视当时的房东和乡邻为“恩人”。看着原来的大园子上建起了一座座小洋楼,董乃煌老人感觉程庄的发展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好;在一棵百年老树下,董乃煌老人和乡邻们畅叙离情,合影留念。
红色情缘
见到88岁的程文田老人时,两位老人挽手而泣。
“当初,我就在程文田家出生,程家对我们关照不少。”董乃煌老人回忆,他们避难到界首,靠家里人纺线谋生,程家不仅不要房租,还时不时接济董家。
程文田老人说,董家人离开界首时,她已十几岁。当时,程家的大人们用“太平车”将董家人送到了车站,两家大人挥泪告别,她还把董乃煌抱上了车。
“人家有难,住在了咱家,咱得把人家当家人看待。”程文田老人说,当时的父母和叔伯对董家人都非常照顾,孩子们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见到董乃煌老人,程文田老人激动了很长时间:自从分别,两人有70年未曾谋面,“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见到”。
在交谈中,两位老人留下了彼此的联络方式,要求子孙们今后要多联系,将两家的深情厚谊代代延续。
在新河县文化馆原馆长、董振堂研究者宋增贵看来,董家人避难到界首,和当地结下了红色情缘,而董乃煌老人重回故乡,将这种情缘进行了延续,也拉近了界首和新河两地的距离,对完善董振堂事迹、推进两地交流意义深远。
对话
颍州晚报记者:您离开界首时才四岁,关于界首,您还能记得什么?
董乃煌老人:的确,四岁前的记忆一直很模糊,但是,有一两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当时,我们家避难到界首,生活很拮据,一次程家奶奶给我拿来一块糕点,我们几个人分着吃,感觉特别甜。
我至今还清楚记得程庄后边的那条河,当时,大人们带着我们坐船过了河,就到了界首城;当时,大院里有一名叫“三胖”的叔叔经常逗我玩,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
颍州晚报记者: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为何您还执着地要回界首看看?
董乃煌老人:和董家很多子孙一样,模糊的记忆加上父母叔伯的讲述,让我对界首有了很深的感情。当初要不是界首收留了我们,要不是热心的程家人接济,我们可能很难平安度过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知恩图报,正因为此,退休后,我一直想回界首看看。
颍州晚报记者:您感觉这次回来界首有什么收获?
董乃煌老人:这次是两地爱心接力才圆了我的夙愿,我很欣慰,也很感动。虽然时隔七十年,但是程庄的村民们依然热情、淳朴、善良。我这次来,一方面是感谢程庄当年收留了我们,还有一方面是想加深这种友谊,让两家的子孙后代继续延续这种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