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峰药理学家 著名药理学家杨藻宸教授逝世 享年91岁
[导读]中国药理学会顾问委员,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药理学家杨藻宸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28日五时零五分不幸逝世,享年91岁。
杨藻宸教授出生于1919年,1945年燕京大学生物系毕业,1949年上海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部药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报》副主编,《生理学报》和《生理科学进展》等刊物的编委。
为英国药理学会会员,并被选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1992-1993年第16版《世界名人录》和美国传记研究所1992年第4版《世界名人录》。为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不辞辛劳,曾12次参与或主持国际会议,为我国赢得声誉。
杨教授长期从事科研、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50年代,他主要从事抗结核病和抗血吸虫病药物的研究,论文“双氢链霉素间歇疗法对小鼠实验结核病的疗效”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抗血吸虫病方面,对酒石酸锑钾化学感受器作用及催吐机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为我国防痨事业和血吸虫防治作出了贡献。而后对中药有效成分麻黄碱的作用及快速耐受性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具有独创性。
60年代中期,杨教授与张昌绍、顾汉颐两位教授组织避孕药的研究,研制出长效口服避孕药乙炔雌二醇环戊醚(炔雌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为我国长效口服避孕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于1978年获卫生部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
70年代他致力于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的药理研究,其中15-甲基前列腺素F22已成功地用于临床抗早孕和终止中期妊娠。不仅如此,杨教授还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60年代起,对神经系统药理进行了研究,是我国最早研究外周神经受体的学者之一,并在肾上腺素受体、前列腺素、脑血管调节、内皮素和新型钙离子拮抗剂等领域都做了大量研究。
1984年在伦敦国际药理学术会议上发表“小鼠子宫平滑肌的肾上腺素受体”的论文,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重视。
杨教授十分重视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讲授过药理学、传出神经药理学、平滑肌药理学等课程,编著过的多种教材,在国内都有较大影响,拥有广大的读者。并先后培养了硕士生16名,博士生8名,与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6名。
先后主编教材、参考书7部,副主编5部。1973年代表我国参加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国际计划生育-避孕药毒性和副作用学术会议,同年赴巴基斯坦拉合尔参加国际避孕药会议,介绍我国开展避孕药研究以及口服避孕药降低剂量、保持疗效、减少副作用的经验,与国内外学者作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他还先后赴加拿大、索马里等地考察科研、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杨藻宸教授曾主编了《医用药理学》、《药理学总论》、《药理学和和药物治疗学》上下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药物学与药理学分册》等重要著作;《医用药理学》四次再版,并获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