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钊南昌首球 南昌梅西是个广东仔 陈志钊扛起南派足球大旗
陈志钊1989年出生于广州番禺,在赵达裕足球学校出师,15岁离开广州开始“足球流浪”,先后在上海申花、香港公民、南昌等队效力,并曾在塞尔维亚、陕西试训过。本赛季在南昌队坐稳中场主力位置,已贡献5个进球、2个助攻,被称为“南昌梅西”。
广州籍球员,成名之后“北漂”的不少,陈志钊不同,他从小离家然后在外成名。
赣江西岸的南昌城,晚上一片漆黑,中超升班马南昌衡源队的驻地在更偏僻的华东理工大学北区,暑假期间,球员若想进城,难以打到一辆车。21岁的广州仔陈志钊在这里待了一年半,手机里虽然存了几个野鸡车的电话号码,但很少出去玩。15岁离开广州之后开始“流浪生涯”,他的训练更加刻苦认真,是足球圈里的乖乖仔。
平时训练过后的节目不多。主场迎战深足的前一晚,吃完饭,队友们聚集在隔壁房间里玩“三国杀”,陈志钊一个人在房间里上网,他好像从来都很安静,眼神腼腆得不行。他有自己的爱好,房间最显眼的不是墙上的海报,而是一把民谣琴。去年在香港甲组联赛公民队踢球,队友开始教他弹吉他,之后他就一直在练。难怪有人说,文艺青年才踢技术足球。
面对面的时候,很难想象这个瘦弱的青年,能在中超赛场上进小贝式的任意球,能像梅西一样连过N人射门得手。队友说,穿上球衣,他肩膀就会显得宽一点。去年他艰难熬过身体拼抢更激烈的中甲,在粗糙流中凭借出众的脚下活儿坐稳主力位置,今年他成了南昌主帅朱炯最依仗的球员之一,在为球队保级而战的路上,陈志钊已经贡献了5个进球2个助攻。
作为一名中场球员,这个数据不简单。彭伟国之后,南粤足球在顶级联赛上,好久没有在中前场见过这样的个人表现。曾经的南粤足坛大佬赵达裕说:“球性这么好的球员,现在真的很罕见,国家队也缺。”
瘦弱身板重塑南派印象
中超越踢越野蛮了,所以陈志钊显得另类。中超第8轮做客西安,陈志钊在一次高速反击中一路带球,晃过大佬级人物孙继海和忻峰,再假动作骗过出击的门将,最后轻松射空门。和之前的那脚弯刀任意球一样,这也是他的成名作。这种进球方式,曾是南派技术型球员的专利。
在中前场,从古广明到赵达裕,从彭伟国到卢琳,有特点的广东球员从来是靠脚下功夫。跟陈志钊170厘米的身高和62公斤的体重相比,他们身材都不高,不过体格比较扎实,下盘稳,没有一个人像陈志钊这样单薄。
赵达裕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回忆道:“我以前担心他太矮,矮的同时又比较瘦,不像我,我还算有‘吨位’。教练们当时都不太看好他。”赵达裕1999年在番禺创办亿达足球学校,陈志钊在2000年成了他的第二批学员。当时的陈志钊,在同年龄段的小孩里,是最瘦小的那一个。
陈志钊之后的足球路,要感谢朱炯。2003年夏天,父亲陈敬贤带钊仔到北京去参加第四届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选秀赛,因为技术突出,钊仔被当时的申花梯队教练朱炯看中了。陈志钊回忆:“我爸爸带我去参加比赛,只是想看看我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当时有俱乐部的教练去选人,踢完比赛,朱指导就找到我爸爸来聊。”朱炯是海派球员的代表,曾在1995年助申花夺冠,过早因伤退役后开始了教练生涯,他对技术型球员偏爱有加。陈志钊去申花梯队试训后留了下来,随后3年时间,如他自己所言,“因为身材矮小,还是苦练技术。”
2008年,朱炯赴陕西队给成耀东当助教,让当时在香港甲组联赛踢球的陈志钊去试训。教练组的意见是:这小孩太瘦弱了,怎么可能踢中超?没有机会的陈志钊,只能继续等。最后,还是朱炯给了他机会。2009年,朱炯到当时还在中甲的南昌队任教,再次喊钊仔过去,这次话事权在朱炯手里,陈志钊得以留下来踢中甲。
朱炯说:“现在中超赛场更强调身体对抗,南派球员不如以前显眼是事实,不过钊仔虽然身材矮小,但他出众的技术决定了他有立足之地。梅西就是样板。”
陈志钊的三位同龄朋友彭绍雄、陈健龙以及徐威龙在广州效力,与他们被大牌压得喘不过气来相比,陈志钊的舞台更大。在南昌队的中超处子赛季,他成了朱炯帐下出场时间最长的球员。在朱炯的反击战术中,他懂得投桃报李。
一个家庭在撑他踢球
从2003年到申花梯队开始,陈敬贤放弃生意,专门陪在儿子身边。陈敬贤告诉记者自己的初衷:“我以前看香港一个明星讲教育问题,‘自愿加强制’的模式对我启发很大。中国年轻球员也有不良风气,所以我要陪在他身边,不让他学坏。”
当时陈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申花梯队每年学费要2万元,陈敬贤交不起。后来朱炯向俱乐部申请,免了陈志钊的学费。
陈志钊加盟南昌后,陈敬贤在附近租了一室一厅的房子,每天都去看儿子训练。每个客场,他都跟过去看。而每个主场,陈志钊在番禺的妈妈和姐姐都会过来,他的表现直接影响一家人的心情。对于这份压力,陈志钊说“这么多年我已习惯了。”
被问及当初为什么会帮儿子选足球这条路,陈敬贤回忆说:“虽然他在班里的成绩很好,但对读书兴趣不是很大。我当时想,到他长大后这代人,不是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可能都会不太容易。所以干脆就让他踢球,这也是一条出路。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踢球的孩子,经历着中国足球最黯淡的时期,陈家父子都没有放弃。3年前,正是家里经济条件最不好的时候,陈志钊刚好能到香港踢球,每月可以存5000块左 右,那时他18岁,让父母的压力有所缓解。
哪里有球踢就去哪里
9岁那年,陈志钊想学足球,陈敬贤带他去打听哪所学校可以接受系统的足球训练,被告知只有北城小学。于是,陈志钊转学到北城小学练球,早晚两练,白天读书。
1999年开始,陈志钊“不读书”了,在古广明和赵达裕的学校共学了4年。赵达裕说:“当然他有灵气,从小就有速度,过人、转身、变线做得比较好。”不过,技术上的优势,在越来越去风格化的中国足坛,不足以打动人。从赵达裕学校学完出来的那一年,广东足球跌进谷底,15岁的陈志钊没有被推荐进任何广东球队的梯队。随后陈敬贤带儿子转战上海。陈敬贤说:“留在广州,机会太少了,还不如出去看看。”
2006年联城和申花合并成新申花,队伍人满为患,陈志钊回到番禺。恰好,当时香港甲组联赛的公民队正在番禺集训,陈志钊去试训,结果被相中。第一场联赛,对阵东莞联华,陈志钊就被派上场。陈志钊记得那场踢得很一般,因为那是他的第一场职业联赛,很紧张。但那一年,他成了香港足总杯的最佳射手。
在香港的两个赛季,陈志钊的技术日趋成熟。赵达裕说:“这么早出去打职业比赛,让他的技术比其他技术性球员更有实用性。而且香港联赛本身也注重技术多过身体,这个环境适合他。”跟在申花梯队相比,香港的生活更自由,球员宿舍一人一间。赢一场比赛,还有600到1200元的奖金。他说,那时候,球队刚好经常赢。
其实在2007年转战香港之前,他还去过一趟塞尔维亚。“待了3个月,但经纪人后来出了点问题,事情不了了之。”
22岁不到,南昌已是陈志钊转战的第5座城市。陈敬贤说:“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他能去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