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义德之女杜红 西征的红军——之杜义德
杜义德(1912年5月-2009年9月),湖北省黄陂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参加西路军西征,任总部4局局长兼任骑兵师师长。
建国后,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12年5月16日,杜义德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程家咀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由于家境贫寒,杜义德只读了8个月的私塾,八九岁就给地主放牛,14岁到武汉学做木工,其间接受了进步思想。1927年回乡参加农民协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军。
1929年4月,他和家乡的100多名赤卫军一起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被编入红11军31师4大队。1930年3月,杜义德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杜义德历任红1军第1师排长、红四方面军第4军连长、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1至4次反“围剿”。在历次战斗中,他勇猛顽强,战法灵活,身先士卒,在部队中影响很大,被誉为“有勇有谋”的红军指挥员。
1933年,杜义德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89师政治委员,经历了西征、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等进攻战役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4年,调任31军91师政治委员。1935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作战参谋。长征中,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在懋功会师后,杜义德任红四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兼第4局局长。
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随后,杜义德随部西渡黄河作战,组成西路军。但因河西走廊气候寒冷,物资极度匮乏,加之敌我悬殊太大。西路军战至1937年1月下旬时,部队已经损兵过半,时任总部4局局长的杜义德临危受命,兼任重建后的骑兵师师长。
所谓“骑兵师”,实有400余人马,经过几天的骑术和战术训练,仓促上阵。2月1日拂晓,敌人集中主力精锐,开始进攻西路军总部所在地临泽倪家营。敌人在炮火掩护下,蜂拥而上。
杜义德率领骑兵师和总部的部分直属部队一起,固守靠倪家营北边的下营子,并担负着救急任务。骑兵师的战斗虽弱,但战士们顽强地与敌进行着殊死搏斗。围墙被敌人的炮火轰塌了,血肉就是屏障;前面的战士倒下去,后面的战友堵上来。由于缺乏弹药,西路军将士们以大刀、刺刀、长矛为主要武器,与敌拼搏。
2月中旬,骑兵师又奉命连夜突围,奔袭永昌县东南钳制敌人。接到命令,杜义德率领部队即刻出发。他命令部队白天隐蔽、休息,夜间沿着祁连山脚行进。经过两昼夜的急行军,部队到达永昌东南的大水河地区。杜义德考虑到以劣势对付敌人的优势,只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袭击敌人。
未曾想到,马步芳部已盯上了红军,并以优势兵力一路尾追,终于在大水河一带形成夹击态势,把杜义德的骑兵师逼进了一处土围子。杜义德指挥部队凭借土围子的围墙抵抗敌人的进攻。
敌人仗着人多势众,调集更多的兵马,把土围子围得水泄不通,日夜轮番进攻。此时,陷入重围的骑兵成了步兵,坚守着阵地。杜义德在阵地前沿,边指挥、边作战,他命令战士们沉住气,节约武器弹药,等敌人走近了再打。
疯狂的敌军抱着尸体当作盾牌逼近红军阵地,杜义德等敌人靠到离阵地只有二三十米的地方,才起身迎击。战士们看到杜义德一马当先,也挥舞着战刀,奋勇杀敌,阵地上响起了刀枪撞击声和喊杀声、嚎叫声。
战斗进行了两天一夜,部队已经弹尽粮竭,人饿马饥,完全失去了战斗力。杜义德和政委刘庆南商议后,决定向总部发电请示。西路军副总指挥兼9军军长王树声立即复电让杜义德率部突围。杜义德下令就地掩埋阵亡将士,挑了几匹稍微强壮的马匹驮上伤员,趁着夜色,打开寨门突围。幸好,围攻的敌军经过连日作战,也已筋疲力尽,并没有发现红军的行踪,使得这支骑兵部队的残部得以突围。
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石窝分兵后,杜义德与副总指挥王树声被一起编入干部支队进入祁连山。由于沿途要躲避敌人的追捕,他们常常是一夜换好几处宿营,队伍走到第二天黎明,就剩王树声、杜义德和军、师部的通讯员等20多人了。
第三天上午,敌人终于追上了他们,几个战士留下阻击。杜义德随剩余队伍脱险,一行人靠着吃草根、喝雪水、沿途乞讨,终于在1937年端午节前后,越过了祁连山最后一座山峰,快到黄河时,患难与共的右支队最后8个人为了缩小目标,决定分散从两个渡口渡河。杜义德顺利地过了河,遇到了总部为援救西路军组建的“援西军”,回到了党的怀抱。
抗日战争时期,杜义德参加了红军大学第二期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5大队1队队长、后到1分校任支队长。1938年10月,任八路军第129师随营学校副校长。1940年至1941年任八路军第129师新4旅副旅长。
1941年至1945年任冀南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冀南区第二地委书记。率部参加巩固发展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前后至1946年任冀南军区指挥部副司令员,冀南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挺进大别山和淮海等重要战役。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0军军长。率部参加解放大西南的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南军区司令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0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51年9月起,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9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旅大警备区第二政治委员。
1960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1977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1月至1982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1980年5月起),1980年6月至1983年5月任兰州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杜义德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杜义德于2009年9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