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捷院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院所长赫捷

2017-1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赫捷,男,汉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1960年生,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实验室主任.院长,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学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医学院.印地安那大学博士后.曾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

赫捷,男,汉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1960年生,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实验室主任、院长,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学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医学院、印地安那大学博士后。

曾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等荣誉称号。

2013年6月获“全国师德楷模”荣誉称号。2013年6月获得“全国师德楷模”荣誉称号。

简介

赫捷,男,1960年8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院所长、肺癌中心主任、大外科副主任。

成就及荣誉

赫捷重视临床教学工作,致力于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

截至2013年6月)。关爱学生,从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学生发展。注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操作的结合,通过教学查房、手术带教、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着力培养优秀的临床复合型人才。先后为全国各级各类综合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培养胸部肿瘤外科专业的进修生百余名,对于有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关爱有加,慷慨解囊。

从2009年至今(截至2013年11月),每年都会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学校中,挑选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各种资助,经常与他们通话通信,不但从物质上给予支持,而且给予精神上的帮助。

赫捷的工作受到国内国际同行高度评价,被聘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客座教授,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被评为协和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标兵。

现已培养博士生25名、硕士生4名、博士后3名,指导学生发表SCI文章15篇。赫捷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得院所各类学术奖励。近3年(截至2013年11月),有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一等奖学金、5人获得二等奖学金;8人次获得协和医学院优秀研究生称号;1人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

赫捷临床经验极为丰富,已高质量完成大量肺、食管及纵隔等肿瘤外科手术治疗,并能完成各类高难度胸部手术,如隆凸成形、气管肿瘤切除及重建、体外循环下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各种血管、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及结肠代食管术等。

由他所领导的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年手术量达2000余台,居国内之首。在科研方面,赫捷教授一直从事肺癌及食管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癌及食管癌的综合治疗等研究,近年来致力于肺癌、食管癌的分子分期及分子分型、分子预后因素的研究。

曾参加国家“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2006年又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肺癌的综合治疗”项目,为该课题总负责人,同时有多项“863”在研项目。自2000年起至今逐渐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收集肿瘤类型相对最为齐全面的肿瘤遗传资源库。

担任《中华医学杂志》《癌症》《中华外科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现为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国际肺癌协会(IASLC)会员,担任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药评审专家、教育部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及北方中心资源库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1995-1997年,赴美国分别在俄亥俄大学及印第安那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在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及基因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归国后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同时,建立了胸外科实验室,担任实验室主任,此后多次赴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与多位美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建立合作关系进行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曾申请并获得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998年获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年获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基金“重大疾病遗传资源的收集——肿瘤遗传资源的收集”,同年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胃癌及肺癌相关基因研究”,2003年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靶向治疗肺癌、食管癌的磁性纳米药物的研制”。

2006年十月成立肺癌中心,担任该中心主任,同年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肺癌的综合治疗”,为该项目牵头人。

目前已在国际知名杂志(SCI收录杂志)发表论着4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十篇(均为通讯作者)。“肿瘤遗传资源的收集”等多个项目已经结题,完成情况良好,并深受专家组好评。

1999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曾多次赴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及港、澳、台等地讲学及学术交流,多次接待并培训来自欧美、亚洲、非洲等世界各国的到访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