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王彤 王彤(中国萨克斯演奏家)
王彤的音乐中心选址在繁华地区的地下一层,一走近楼道口,就会听到飘逸的萨克斯声从下面传来。这种感觉你若不亲身经历,恐怕难以体会,车水马龙就在眼前,可心已经随音乐飞扬起来。走下细长的楼梯,我期待着曲径通幽。
结果也没有令我失望,精巧的装修让本来冰冷的地下室别有洞天。环视之后,我的眼睛被锁在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身上,萨克斯被他小小的身体衬托得偌大,但至少光看姿势他玩儿得还是像模像样。抬起头,我看到了王彤已经站在那里等我。
39岁的王彤是个地道的北京爷们,说着纯正的北京普通话,似乎让我看到了四合院里白杨树下的二胡和大鼓,却有一丝萨克斯的西洋风情。。。。
王彤学习萨克斯的误区编辑
初学者常见问题:
1.哨片与笛头搭配不正确,导致不能很好的发音。
2.选用价格极低的劣质乐器,由于音准不好,手指位置安排不科学,长期练习导致没有良好音准概念,并且难度练习无法进行!
3.不识五线谱(随便玩玩者除外)由于看到乐谱上的“蝌蚪”密密麻麻觉得五线谱一定很难,从而放弃;殊不知这将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带来麻烦......
较成熟的学习者:(其中不乏演奏员,教师)
1.认为古典音乐才是高雅音乐,是一切的基础者;殊不知古典音乐也是当时社会的流行音乐呀!从而导致不能离开深爱的古典练习曲,虽然晦涩难懂(社会在近步嘛),由于也不知道为何要这样演奏?!于是不抛弃不放弃!十几年练下来就剩的是迷茫和疑惑!哎,青春已随时间流逝!
2.多年学习不见成效者;以道听途说为学习依据,以自我揣摩为范本(自我娱乐型,超级天才除外),本来是可以厅堂一秀,结果乐器成为了摆设,可惜呀!稍微认真的学一阵,兴许你就是我们今后的榜样哪!
3.广泛学习各种理论而不能运用者;音乐是很好的谈资,呵呵~~投身到演奏家的行列就不是件唾手可得的事情,这一类人马上就要成功,由于得不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使得自己长时间原地踏步,最终不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真心希望更多的萨克斯爱好者能够更深的感受音乐内容,更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演奏,使自己不枉费花在乐器上时间,精力,当然还有金钱!
王彤萨克斯也有PK王编辑
来天津办学之前,王彤已经在中国歌舞团工作近8个年头了。其实还没有进歌舞团的时候,他就是北京萨克斯圈里有名的PK王。从小就接受西方音乐的熏陶,父亲也非常的支持。中专毕业后,这个只是在初中跟随学校乐队练习过一年,愣是在各种规格的演出试场中屡战屡胜,慢慢地混出了名气。没有演出的时候,他也会四处打点零工赚些生活费,可这些活儿却跟音乐一点儿也沾不上边,不过这些丰富的经历更让他感受生活。
王彤笑着说自己仿佛就是为萨克斯而生的:“吹萨克斯是磨嘴皮的功夫。按理说嘴皮子都是越磨越薄,我却和正常人相反。只要有几天不吹,我的嘴唇反而会脱一层皮。所以要想不脱皮,就得坚持练习,你说奇怪不?”卓越的天资加上勤奋的练习,让王彤很快成为北京有名的萨克斯手。1995年,他受聘中国歌舞团,成为爵士乐队的独奏演员。
王彤一双挑剔的耳朵编辑
进入中国歌舞团后,王彤的演出活动就多了起来。而但凡与他同台演出过的同事,都知道这是位“厉害”的主。所谓“厉害”,倒不是他有多难接近,事实上在平时他是个温和甚至有些绵性子的人。可只要一上台合练,他就仿佛变了个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同事都要求得近乎苛刻,有时发起脾气来还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团里还真是有不少人挨过我的骂!”说起自己的段子,王彤也并不避讳,“有一次合练,电声那边特别不在状态,弄得我也没有心情再练了,就想提醒他停下来。可由于音乐声音特别大,我怎么说他都听不见,气得我跑过去一下子就把电声的插头给拔了,那一刻大家都呆了。”
其实如果说这是王彤对同事挑剔,倒不如说是他对音乐本身挑剔。举个例子,吹奏萨克斯时,需要在萨克斯的嘴部嵌上一个哨片。一般来说,国产哨片一个也就一两块钱,而进口的一个要二三十块。为了让萨克斯吹出的音质始终保持在最好的状态,王彤总是买高价的进口哨片,而且只是用上一个星期就扔掉,有时候遇到演出,3个小时下来的哨片也会被他摘下来不再使用。
后来,一家乐器店的老板知道了王彤这么“大方”,就找到他说:“哥们儿,求您以后别扔了,给我成吗?有很多朋友不舍得买这么好的哨片,咱给他们用多好啊!”事后王彤得知,他用过的哨片到别人手里一用就是半年,他无法理解那些人怎么能忍受吹出来的声音。
王彤别让我吹《回家》编辑
提起萨克斯,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那首《回家》。其实在王彤看来,这只是15岁孩子都会演奏的歌曲。可是平时在酒店或者西餐厅这些场合演出的时候,客人往往会提出想听《回家》的要求。“这是最让我感到遗憾的事情,国人对萨克斯的认识总是停留在《回家》上,甚至认为只有能吹《回家》的人才是好的萨克斯手。所以每次演出前我都会提前说好坚决不吹《回家》,给再多的钱我也不吹!”
对于自己演奏家的身份,王彤是非常看重的。“在法国这样尊重艺术的国家,即便你是个穷困潦倒的无名画师,都会得到人们最真诚的礼遇。”有一次,一家五星级酒店联系他做演出。每晚演奏两个小时给350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有1万多块。
凭这样的付费标准,整个北京城不知会有多少人觊觎不已,王彤也答应得非常爽快。演出那天,当王彤拿起萨克斯正要上台时,工作人员却让他脱下西装穿上一件坎肩。由于时间仓促,王彤也就糊里糊涂地穿上了。
可演出开始后,王彤心里却越来越别扭:“我低头看着那件坎肩,怎么看怎么像个服务生。”结果只一首曲子下来,王彤就从后门走出酒店回家了,连个招呼也没有打。“事后我也打电话问过我的朋友,说那边的经理有没有气疯了?朋友说这倒不清楚,只知道好多人都抢着来赚这1万块钱。”
王彤在巴黎“横刀夺爱”编辑
如果你看到王彤现在使用的萨克斯,一定会被它精细的做工和天籁般的音质所震撼。说到它的来历,其实还颇有些传奇呢。
2000年,王彤应邀到巴黎为萨克斯制作公司做鉴定,途中恰好到著名的SELMER公司参观。起先,骄傲的法国人可不相信这位中国人能像传闻中那样,吹出高难度的爵士乐。可当他们亲身感受着王彤惊人的演奏技巧和强烈的艺术穿透力时,不可思议的表情下,已经露出钦佩的眼光。
但法国人并不甘心就这样被一位来自东方的小伙子征服,只是他们把更困难的挑战隐藏在了浪漫的方式下:“年轻人,三天后的上午,你再来这里,我们会给你一份惊喜。”
既然是惊喜,就没有理由拒绝。三天后的上午,王彤起了个大早,欣然赴约。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走进一间隐蔽的房间,房门打开后,他一眼就看见办公桌上放着3支一模一样的萨克斯。房间的一侧,年岁已大的经理正在那里笑眯眯地迎接他的到来:“让我兑现自己的诺言!年轻人,拿走一支吧,如果你喜欢的话。”
王彤知道这绝对是一次极为苛刻的考核。因为对于这样一家顶级的公司,既然会做出3支一模一样的萨克斯,肯定是为了精益求精。它们的音色差别几乎是微乎其微,只有最出色而敏感的演奏家才可区分之间的优劣。经过反复地对比衡量后,王彤选出了一支拿到经理面前。
顿时,经理的眼中放出惊异的光彩,随后便哈哈大笑了起来:“亲爱的孩子,这本是专门为肯尼·杰瑞特(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做的,他可付了大价钱。肯尼现在就在天上,下午就要来取走它。可既然宝贝选择了东方的主人,就让肯尼跑次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