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电影介绍 《黄金时代》为何引来两级分化

2018-07-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早在试映阶段,<黄金时代>就遭遇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有的人喜欢,视之为"年度最佳",认为是"最近几年贱片做底子的中国电影银幕上透出来的一束

早在试映阶段,《黄金时代》就遭遇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有的人喜欢,视之为“年度最佳”,认为是“最近几年贱片做底子的中国电影银幕上透出来的一束亮光”,有人反感,认为它“装逼过头”,是一个“被史料压垮的论文”。难得的是,这一次《黄金时代》的论战双方可以说势均力敌,更难得的是,他们说的似乎都有些道理。

《黄金时代》身上太多的实验性特质,注定了它是一部具有牺牲精神的电影。这种牺牲,既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民族英雄炸碉堡那样的伟岸,也可以被理解成在悬崖边行走的弄潮儿不慎跌落海里的冤屈。不管你喜欢/或者讨厌它,都无法回避这三个问题:一部电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观众群,这样好吗?一部过于追求形式感的电影,内容本身是否已经被形式感吞没?人物传记片真的越忠于历史就越高级吗?

一部像《黄金时代》这样的作品,总有人试图“成功”或“失败”来论之,其实是非常无知可笑的。《黄金时代》毋庸置疑是一部在大多数国产片水准之上的精良佳作,导演和编剧功力之深厚,手法之纯熟,根本无需讨论。而且我毫不怀疑,大部分所谓影评人、专家,其水平并不足以对许鞍华或李樯指手画脚。作为创作者,许鞍华和李樯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影片从总体结构到点滴细节,无一不经过了精心筹划描绘,呈现出的最后结果,已经是一个臻于完满、圆融的艺术品。这样的艺术品,为什么会让这么多人感到不满?原因也许并不在于它本身的“缺憾”或是哪里做得不好,而在于它太独特,太风格化,以致挑战了整个时代的审美。

首先说说电影里的“间离效果”吧,简单说来就是演员演着演着,然后面对镜头,跟观众说话,或者作为旁白出现,或者演着演着就将眼睛盯着镜头。这样的做法,李樯的原意是希望造成一种新的观影体验,让观众也参与到了电影中。对于这种表现手法,影评人梅雪峰在写给《大众电影》的影评里评价“这些旁白,要能体现片中人物的多面来:她所做的,和她所想的之间的不同;她现在做的所希翼的,和未来的结果之间的差别。只有在这时,人内心的分裂与厚度才能显现,人被命运主宰的荒诞感和虚无感才会出现。但在这部电影里,大多数的旁白,成了交待剧情的一种手段,而没有建构出那种视角的多样来。”

不仅是间离效果,作为一部集结了多个民国时期文人的群戏电影,如何清晰明了地理顺人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他们并没有用一种清晰的,带有逻辑感的(比如用时间、空间的递进)方式来帮助观众理解,而是大胆采用穿越时空的“混剪”模式,将叙事逻辑进一步打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如果你观影前完全不做功课的话,很容易在开始的一个小时里被“谁演的是谁、谁和谁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搞得凌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