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朱培德 他是朱德的师弟 一生的成就却不在朱德之下

2018-0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5年,国民政府第一次授衔,共产生了八位陆军一级上将和一位海军一级上将,相当于建国后的十大元帅,即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陈济棠.陈绍宽(海军).其中有一个叫朱培德的,曾让很多人误认为是朱德,其实朱德是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才被授予上将军衔.说起来,朱培德与朱德还是很有渊源的.朱培德生于1888年,比朱德小两岁,两人都曾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是师兄弟的关系,毕业时,朱培德还是全班的第一名.大家都知道,朱德在滇军中担任过旅长,其实,朱培德比朱德早一年就担任了

1935年,国民政府第一次授衔,共产生了八位陆军一级上将和一位海军一级上将,相当于建国后的十大元帅,即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陈济棠、陈绍宽(海军)。

其中有一个叫朱培德的,曾让很多人误认为是朱德,其实朱德是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才被授予上将军衔。

说起来,朱培德与朱德还是很有渊源的。朱培德生于1888年,比朱德小两岁,两人都曾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是师兄弟的关系,毕业时,朱培德还是全班的第一名。

大家都知道,朱德在滇军中担任过旅长,其实,朱培德比朱德早一年就担任了滇军旅长,后来还被任命为中央直辖驻粤滇军总司令,起点比朱德要高。

当然,朱德在1922年离开了滇军,远赴德国追求革命真理,这个境界是朱培德不能比的。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选举汪精卫、胡汉民等16人为国民政府委员,其中就包括朱培德,属于中央委员级别。8月1日,朱培德发表通电,卸去滇军总司令的职务,将滇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三军。这个境界也是不低的,相当于张学良的东北易帜。

1929年,蒋介石去了武汉,推举朱培德为代总司令、参谋总长,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而此时的朱德,也成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

要说朱培德与中国革命的关系,还得从1927年开始说起。

1927年3月30日,朱培德被任命为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五路军总指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培德听说当年的师兄朱德情况很危险,就不顾蒋介石的警告,将朱德接去了江西南昌,并任命他为第五路军总参议、军官教导团团长、南昌市公安局局长等职。至此,当年的师兄弟,成了上下级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八一南昌起义,那么中共为什么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当然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朱培德的关系。

早在7月下旬,朱培德就察觉到了朱德跟叶挺、贺龙等人的异常,知道他们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行动。朱培德当时是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五路军总指挥,完全有权利也有义务阻止他们的行动,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去了庐山疗养,南昌的军政也交给了朱德,为南昌起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后来朱德评价他说:“在旧军人中是个比较老实的人,他所部第三军同我们比较接近。”

第二年,朱德与毛泽东会师,同样选择在位于江西的井冈山,为什么?就算再不爱动脑的人也该明白了。

在井冈山的两年多时间里,作为江西省政府主席的朱培德,一直是湘赣“剿匪”总指挥,却始终都没有对井冈山的红军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什么?要知道,朱培德在东征、北伐中可是屡立战功,要不然,也不会以布衣之身进阶为代总司令、参谋总长、陆军一级上将。

有人曾经从名字上解释说:朱培德,就是培养朱德的意思。这个解释虽然当不得真,但至少也说明了一些事情。

如果没有朱培德,或者如果朱培德不是主政江西,那么很难想象南昌起义会怎样,井冈山会怎样,苏维埃共和国会怎样……

可惜,这样的一个人,却在1937年2月17日病逝,年仅49岁,是一级上将中最早去世的。

关于朱培德的病逝,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日本特务买通了朱培德的护士,在注射的药剂中加入了毒液。但朱培德在临终前却帮护士解了围,留下遗嘱说:“一、抗战在即,国力有限,我死之后,请从简安埋;二、家属子女,让他们自食其力,不要因我而优厚照顾;三、不要怪叶小姐(注:朱培德的护士),这是我们国家医学不发达,不能解除病毒。”

不过,朱培德在遗嘱中说的“从简安埋”,并没有得到执行,蒋介石亲自下令,为他举行了“国葬”,极尽哀荣。

连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都说:“朱不国葬,谁也不配国葬!”

明代皇帝朱元璋真预测了朱德会成为元帅吗?

[导读]刘伯温只好把钱袋里的十两银子摸了出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收了银子,抬头望了望远处的轿顶山,指指前面说:“这里是东边贵,西边富。”说完哈哈大笑。

最近,央视一台热播《开国元勋朱德》,有趣的是,朱德居然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似乎有着说不清的渊源……本人即将出版的《十大元帅》作了一点披露。

1955年朱德被授予元帅军衔。朱德是四川省仪陇县人,出生于城东七八十里的马鞍场琳琅寨下李家湾。

有意思的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居然来到过川西的这个僻远之地,并且留下了一个几百年之后朱德发迹的谶语,现在朱德老家不少人认为朱德的出世与朱元璋的那个故事有关。

其实,朱德本不是四川人。

朱德祖籍是广东客家,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韶关迁移到四川仪陇县琳琅寨下,到朱德时已是第七代。朱家一直以农耕维生,并且保持客家风俗,甚至说着广东话。朱德的祖父八九十岁还耕田种地;父亲朱世林也是终年劳动。朱德自幼过继给无儿无女的伯父。

朱德相貌酷似母亲,受母亲的影响最大。朱母出生一个受人轻视的流浪艺人之家,比一般妇女高大、强壮,嫁到朱家后,像男子汉一样下地,日夜干活。朱德出生时,她还在烧饭,没等饭烧好,朱德就呱呱落地。生下朱德后,她起身接着做饭。朱德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个强健的体魄,从小就跟着母亲参加劳动,养成了勤劳和俭仆的好习惯。他当了“大官”后,仍然生活简朴,平易近人,酷似一位“老农”。

朱德的发迹于李家湾一个神奇不老的传说有关。

据说明代朱元璋称帝后,带着谋士刘伯温等人到民间私访。一日,他们路过李家湾仓屋的西面轿顶山时,在垭口小店停轿歇息。吃罢饭菜,朱元璋便和刘伯温对弈。结果,刘伯温输了。朱元璋喊道:“拿银子来!”

刘伯温在腰间银袋摸索老半天,也没把钱拿出来,便笑着对朱元璋说:“你身为天子,还看重我这十两银子么?”

朱元璋说:“我,从小就很穷。你出身富豪,有的是银子。”

刘伯温笑着说:“我富是富一些,但和你在一起,总是吃亏。”

“为富不仁要遭报。”朱元璋不松口说,“你要知道,富人是靠穷人的血汗富起来的。但是,你不能太富,太富就过分了,穷人要整你的。”

刘伯温只好把钱袋里的十两银子摸了出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收了银子,抬头望了望远处的轿顶山,指指前面说:“这里是东边贵,西边富。”说完哈哈大笑。

朱元璋等人走后,店里的歇客见他们谈吐不凡,便问店老板:“他们在店里说了什么?”店老板说:“他指着前面的山说东边贵,西边富。”事后,众人才知道最后一行人就是皇帝朱元璋他们。于是,这一带就有了一个传说,轿顶山不但要出富人,而且要出贵人。

但是,几百年过去,这里毫无动静。

清初“湖广填川”移民开始后,广东韶关的朱、丁等几姓人家陆续迁来,在轿顶山一带定居,丁家住在西边,若干年后变成了拥有千亩良田的大富豪;朱家在东边,仍然是租种丁家的田地。再过若干年后,朱德成为了滇军旅长。再过若干年,富甲一方的丁家为富不仁,又被穷人革了命。于是,当地人又提起了朱元璋“东边贵、西边富”的谶语。

朱德参加革命,成为红军总司令后,国民党军阀对他恨之入骨。四川军阀杨森认为只要破坏了朱家的阳宅,再捣毁其阴宅,朱德和他的革命事业就会垮台,先后派部将李家钰三次挖了朱家九行祖坟。1935年农历腊月初八,在仪陇县县长乐九成陪同下,国民党四川省党部和省政府又派来两个视察员,视察朱家祖坟,然后谎称要移葬朱德生父朱世林骨骸。但同行的阴阳先生看了地形说:“这是一个卧虎地形,挖了的话就等于放虎归山,朱德还要大大发迹。”这吓得视察员马上把头缩了回去,故而不敢移葬。这样,朱家这座坟墓才幸免一劫,得以完整保留下来,成为朱家祖坟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坟墓。1994年12月31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将此墓宣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