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山画家 执著托起梦想中的太阳——记新疆画报社石河子新闻中心主任马青山

2017-08-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弹指间,九年时光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九年来,马青山从一个打工仔到新闻中心主任,他付出的不仅仅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而是将一颗滚烫的执著之心献给了他热爱的新闻事业,捧给了太阳,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执著和赤诚点燃了人生的梦想.他用执著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在梦想中辛勤耕耘,他在梦想中也留下了一串串现实的脚印."马青山的精神,是我们石河子新闻工作者永远学习的榜样."这句话在石河子各级新闻部门的会议上经常被人提起.他的勤奋.执著.敢想敢干.忘我奉献的精神不仅成为石河子新闻人学习的典范,他也成了新

弹指间,九年时光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九年来,马青山从一个打工仔到新闻中心主任,他付出的不仅仅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而是将一颗滚烫的执著之心献给了他热爱的新闻事业,捧给了太阳,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执著和赤诚点燃了人生的梦想。他用执著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在梦想中辛勤耕耘,他在梦想中也留下了一串串现实的脚印。

“马青山的精神,是我们石河子新闻工作者永远学习的榜样。”这句话在石河子各级新闻部门的会议上经常被人提起。他的勤奋、执著、敢想敢干、忘我奉献的精神不仅成为石河子新闻人学习的典范,他也成了新疆新闻摄影界小有名气的人物,他的精神为他换取了今天的成就。

如痴如醉的摄影历程

1972年5月,马青山出生在甘肃省静宁县红寺乡红寺村,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后来是继父把他和母亲、哥哥一家三口养活了过来!上学时,因家里生活困难,他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失学了。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了当一名记者,原因是他上学时作文写得非常好。

但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真实的玩笑——失学!失学不失志的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利用放牛的几年时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书籍,他从书中获得了坚强、奋斗、立大志的深刻启迪。

16岁那年,他跟着村里外出打工的村民走进大城市,开始打工挣钱。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在工地经常加班加点,省吃俭用,苦干了多半年。那年的11月,马青山终于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海鸥4B-1型的120相机。有了相机以后,他才知道摄影不只是对着人“咔嚓、咔嚓”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为了提高技术,从1989年开始,马青山订了《人民摄影报》当他的指导老师。很快,他在家乡成了家喻户晓的“能人”。

1999年7月,因生活变故等原因,马青山带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来到新疆,在石河子一三六团又开始了打工生涯。那时候,新疆生产兵团团场的工价每天是20元,为了挣钱养家,他什么活都干,但挣到的钱还是很难维持一家人的正常开支。

每年的6至7月份,是团场的消闲季节,要干的活儿不是很多。所以,他家经常会遇到揭不开锅的困境,看着饿得脸色发白的两个孩子,马青山的心里非常难过。这一年,是他们一家在新疆最艰难的一年,据他的爱人齐芳娟说,他们最困难时,一家四口人在接近零下40度的冬天时只盖着一床被子过冬。

马青山是一个勤奋的人,也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那时候,新疆生产兵团团场很多职工家都盖新房子,但这个团场没有一个人会装密封条玻璃。这时,精明的他看到了挣钱的机会,装1平方米的玻璃可以挣到5块钱。这项在别人眼里很难干的活计,马青山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学会了。往后,找他干活的人排成了队,他最快的时候,一个上午可以装37个平方,能挣到185块钱,这是别人干一个星期的活才能到的钱。

干体力活对于出生在农村的他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每天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总让他觉得心里难受。马青山是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手里有几个钱了,他又开始不安分了。在说服妻子以后,他拿出打工挣来的血汗钱购置了一架135型的照相机和胶卷,又开始追求他永远不想放弃的梦想。

于是,在《农民日报》、《新疆经济报》、《兵团日报》、《石河子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又看到了马青山的新闻照片。在与摄影为伴的日子里,他从来没有因为遇到困难而产生放弃摄影的念头。

把生命溶入环保摄影

马青山不仅是一个新闻狂人,更是一个环保狂人。2000年6月5日,马青山在新疆石河子自费举办了《马青山个人生态环境保护摄影展》。据当时有关媒体报道,马青山是中国第一个个人自费举办环保摄影展的摄影人。对生态环境的深层次认识,是马青山到新疆后才感悟到的。

他所在的农八师一三六团,地处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当他第一次目睹排山倒海滚滚而来的沙尘暴时,顿感人类在自然界中是何等的渺小。当他抓拍到少见的巨大的蘑菇云翻滚着如同原子弹爆炸般橘黄色沙尘暴风头的场面时,对摄影家埋怨拍不到理想的作品而感到无奈的叹息产生了新的认识:何不用摄影的直观手法来呼吁人类,为自然留出合理的空间,从而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达到高度的协调和统一!

有了这种想法以后,马青山决定要自己办个“生态环保摄影展”。理想和信念达到高度的统一,是什么力量也难以摧毁的。马青山一边靠搬砖、和灰挣钱养活妻儿,一边省吃俭用,毫不吝啬地用血汗钱购买摄影器材、胶卷,整天在荒漠戈壁里穿梭,拍摄了大量的生态环境图片。

一年下来,他花费数千元拍摄了几千幅有关生态环保的照片。有人对一个打工的民工搞生态环境摄影报以嘲笑或不解:新疆的环境好不好与你一个打工的民工有什么关系?马青山却认为,人们如何去对待环境,如何去对待生命,是现实给人类的未来提出的新课题,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人们宣传生存的危机,向传统观念挑战,为追求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境界而努力。

当他的生态环境摄影展准备在当地展出时,有人对此已麻木,更有甚者,认为他的图片揭露了当地反面的东西,硬是将图片从画板上揭去,不让他展示。马青山只得裹起行囊,自筹资金到150公里外的城市去办影展。他坚信绿色终究能锁住黄沙。

马青山个人环保摄影展在新疆石河子成功举办以后,他的个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走进西部》和《特别关注》栏目、《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环境报》、《中国摄影报》、《新疆经济报》、《森林与人类》、《西部法苑》等20余家媒体报道。

摄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

2007年10月30日,“第十七届新疆新闻奖”新闻摄影奖作品评选活动在库尔勒揭晓,马青山选送的一组《百万农民棉海淘金》获得了这次比赛的二等奖。但当他从新疆新闻摄影学会名誉会长宋士敬老师的手里接过了那张在自己心目中期待已久的获奖证书时,他的心情却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而是感觉自己的肩上多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自从开始在新疆从事新闻摄影的几年时间里,他骑摩托车行程8万多公里,跑遍了石河子市的十四个团场的几十个连队,拍摄了很多经典的新闻摄影作品。从喜欢摄影时起,马青山吃了多少苦,受过多少罪,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就在今年的7月13日,马青山在外出采访回来的路上,摩托车撞到别人拉石料时掉在路上的一块石头上,当时,他身上有20多处受伤,左胳膊的骨头裸露在外,左腿的膝盖被撞破。但坚强的他,硬是忍着剧烈的疼痛,把已经撞坏了的摩托车从40多公里外的石河子南山牧区骑回了石河子市区。

全身是伤的他当时并没有去医院,也没有告诉家人和朋友,而是自己弄了一些止疼药,并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写稿子,整理照片。据说,因为当时全身受伤不能睡觉,他硬是在办公室里坐了三天三夜。

7月25日,石河子市举办“首届石河子军垦旅游文化节”,石河子市委宣传部在不知道他受伤的情况下,给他安排了采访任务,接到任务后,当时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马青山忍着伤口的疼痛,每天坚持采访,出色地进行了10天的采访活动。在这期间,石河子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石河子市的新闻同行知道他受伤的情况以后,都劝他回去休息,但他总是说:“没事,问题不大。”

在新疆,在石河子,很多认识马青山的人都说他很能干,他是甘肃人的骄傲!确实如此,马青山不单单是能干,他还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他的爱人是一个身有残疾的人,在和他生活的十几年当中,他和她从来没有吵过嘴。他也经常给朋友说;“自己的成功中大半功劳是媳妇的,如果没有她的支持,也许我会一事无成的。

”马青山热爱自己的新闻事业,更热爱自己的家乡。他每年回到甘肃以后,都要去拍摄一些反映家乡变化的图片。去年,他在静宁县拍摄的《民间皮影艺人——张作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兰州日报》、《平凉日报》以及几家网站发表。

去年7月份,他在红寺乡探亲时得知该乡的魏沟村虎沟组有兄妹两个因为从小失去亲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上不起学时,他决定要用自己的相机去帮助这两个孩子。很快,这两个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发表在他的个人网页上。去年11月29日,两个孩子收到了来自新疆阿克苏电视台一位好心人的200元捐款。

最近开学时,马青山再次打电话给这个学生的班主任,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当他得知孩子的生活条件依然困难时,便再次发表博客,为孩子筹集上学所需的费用及学习用品。

马青山到《新疆画报》石河子新闻图片影像中心任主任的9个月以来,他为平凉、静宁等地的5个在石河子打工的老乡找到了长期、稳定、收益不错的工作。在新疆石河子,马青山和他一口地道的静宁话,使很多人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甘肃人的勤奋、坚强、乐观和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