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36小时7千万 麻醉4周来玩命

2019-0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你相信世界上的有人用命用脑袋来玩的吗?去年,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各界人士都炸开了锅,人体换头术?怎么可能!接下来告诉你,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究竟可

  你相信世界上的有人用命用脑袋来玩的吗?去年,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各界人士都炸开了锅,人体换头术?怎么可能!接下来告诉你,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究竟可不可能成功!

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

  一、科学家或将实施“换头”手术

  据悉,这次大胆“换头手术”预计最快明年实施手术,但两人至今仍只通过电邮及网上视频通话联络,从未正式见面。

  换头手术非常复杂,估计需36小时才能完成,成本达750万英镑(约合7000万人民币),事后还要注射大量药物抑制免疫力,以免出现排斥反应。

  手术完成后,病人还要接受3至4周麻醉,让伤口愈合及头身适应,之后便能以新身体生活,配合物理治疗,一年便能重新行走。

  二、这次参与脑部移植手术的人叫斯皮里多诺夫

  这次参与脑部移植手术的人叫斯皮里多诺夫,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肌肉停止发展,令他自小全身伤残,骨骼畸形。他两年前向卡纳韦罗求助,希望移植健康的躯体。

  他坦言手术风险高,感到害怕,但自己病情近年不断恶化,开始难以控制身体,因此决定放手一博。他还表示,此决定已获得家人支持。据悉身体捐赠者同样来自俄罗斯,大脑已经死亡。

  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AANS)的巴特杰尔医生认为手术后果严重,甚至“比死更难受”,希望人们不要接受这一手术。

  由于“换头手术”风险甚高,医学界对此存疑,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AANS)的巴特杰尔医生批评手术后果严重,甚至“比死更难受”,希望人们不要接受。

斯皮里多诺夫

  三、“换头术”确实存在着一些临床需求

  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成惠林说,“换头术”确实存在着一些临床需求,比如每年全球有几十万车祸导致脑死亡的患者,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类似科学家霍金这样头脑好用,但躯体病入膏肓的患者。

  如果“换头术”成功的话,可以为这类患者带来福音。此外,癌症患者也可以获益,只要癌细胞没有转移到脑部,那么健康大脑就可以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除了技术上存在难题外,还要解决伦理道德上的障碍。南京东南大学医学伦理学教授孙慕义说,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着伦理学、社会学、法律学方面的争议,尤其是“换头术”引发的伦理问题最大。

  人的情感都是由大脑控制的,如果换头术成功,大脑将支配一个陌生的躯体,这将是移植受术者最不能接受的。”孙慕义说,“换头术”涉及到人的“角色定位”问题,还有社会身份确认问题,即使移植技术成熟了,也要事先做好伦理学、社会学、法律方面的前期功课。

  想必很多人跟小编一样疑惑:为什么这个备受争议的手术选择在中国进行?这个世界第一是很大的荣誉吗?中国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没有?估计很多问题跟转基因一样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许,某些主管官员正想借着这个作为政绩也未可知。

  其实中国人对换头术并不陌生,各种文献关于换头的传说很多。

那些换头的传说

  四、那些换头的传说

  古代中国断头重生等幻术记载很多。干宝《搜神记》有个故事:三国时吴人徐光曾在街市上表演幻术,在经过大将军孙琳门前时做出一些不敬的动作,并披露了“流血覆道,臭不可耐”的预言,被孙琳杀害:“斩其首,无血”。后来有人看见徐光看大将军笑话,不久后者被灭门。

  小说中换头时也会出现技术性问题。《封神演义》第37回,申公豹与姜子牙斗法被仙翁点破,头遭仙鹤衔走,重安的时候仓促把脸朝着背,后来才摆正。

  《聊斋》记载陆判官为朱尔旦的老婆换头:“自于靴中出白刃如匕首,按夫人项,着力如切腐状,迎刃而解,首落枕旁。急于怀取美人首合项上,详审端正。”陆判官给朱尔旦老婆换的人头来自于一个官员死去的貌美女儿。

  蒲松龄的断头故事多受佛经故事及之前传说的启发。明代很多类似《聊斋-偷桃》故事的载录。如王同轨《耳谈》写嘉靖1528年有从河洛来的夫妇,表演上天取仙桃的幻术,其夫抛绳而上,从天上扔下仙桃。后来听到天上喧闹声,不久这个人的头、脚、肢体断续扔了下来。夫人哭称丈夫被天狗吃了,向众人要钱。夫人把丈夫尸首合成人形,忽然他丈夫又一跃而起,健步如飞。

  更早的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南方有个部落的人,他们的头在晚上能脱离身体,用耳朵做翅膀,飞到外面找东西吃,天亮前返回。日本也有类似传说,有的头飞回来时,因为身体被人盖上被子而接不上。东南亚也有不少类似传说,说当地土人用鼻子饮酒,头半夜飞到海上捉鱼。

  五、手术难度极大

  要换头移植,就必须保证脊髓、神经、血管、骨骼和肌肉天衣无缝的连接。按卡纳维罗的设想,换头是在颈部进行。无论在颈部哪个平面进行头颅移植,都要同时或先后进行两侧颈部脊椎骨、交感神经、脊髓、颈部淋巴系统等一系列神经、脊髓、血管、肌肉、组织和皮肤的吻合。

  其中,最复杂的是脊髓和神经的连接。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连接大脑的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脊髓主要分为内部的灰质区和外侧的白质区,换头时,必须严格地把头颅和躯干之间的劲髓部位的灰质和白质准确连接起来。

  另外,头颅和躯干对接的血管连接也十分重要。因为大脑细胞对血供要求非常严格及敏感,如果血管不能及时接通,大脑会因为缺氧而死亡。一般大脑在常温下耐受缺血的时间为4分钟。当然,根据目前的报道,卡纳维罗的换头手术会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但对手术时间的限制仍然存在,即便是一百多人的手术团队也面临极大的挑战。

  卡纳维罗本人却显得很自信。他指出,手术的关键在干净利落地切断脊髓。他打算用一种叫聚乙二醇的化学物质冲洗融合区域,并在之后几小时内不断地注射这种化学物质。聚乙二醇被证实可以在动物中促进脊髓神经生长。

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争议

  六、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争议

  人类对换头术的临床试验早就起步。

  早在1908年美国芝加哥的医生古斯里就进行了第一例狗头移植,他将一只狗的头切割下来,移植到另一只狗的颈部下方,使这只狗有了两只头。可惜这只狗只存活了几分钟。

  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斯宁德的成果给人留下奇异的印象:一只兔子蹲在角落里,当斯宁德把一只老鼠放进室内时,这只兔子立即凶相毕露,开始追赶老鼠。原来斯宁德给兔子换上了猫头。1988年,有组织透露苏联科学家把一只猩猩的头颅移植到人体上,这在当时激起了谴责。近来,西方科学家用猴子做试验,再转移到猩猩身上,如今人们开始琢磨给人类自身换头了。

  争议之一来自技术本身。有科学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在头部移植手术以后,脊髓和大脑的连接会产生有效的感觉或运动功能。

  争议之二来自伦理。2002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与世界卫生组织修改制定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规定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需要遵守21项准则。基本的有:人体试验绝对需要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人体试验前要先经动物试验;估计受试者有可能死亡或残废的,不准进行试验;试验的危险性不超过人道主义的重要性;试验过程中发现受试者可能伤残或死亡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准则还特别规定,应该经过较高级别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审核和同意。

  卡纳维罗也认为真正的障碍在于道德伦理,他知道很多人不认同这个手术。有生物伦理学家指出,这关系到如何定义人的生命。一个人的特别之处是在相对高等的大脑皮层里,如果这部分被改变,那还是同一个人吗?

  卡纳维罗曾希望在美国进行这个手术,他也一度相信欧洲某个地方会更容易批准手术。但如今看来在这两个地方都碰壁了。许多地方的文化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这些地方的人不会批准这个手术。另一个潜在风险是,换头手术可能引发人们为了外表美观而交换身体,这可能引发惨剧。

  目前,卫计委尚未就此发表意见。该媒体所称在中国试验,不知是否已经过批准。

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4大释疑

  七、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4大释疑

  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调节学会外科医生卡纳韦罗(Sergio Canavero)近年提出全身移植手术,即把病人的头移植至新身体上,使其“重获新身”。而全球首例人类换身手术最快明年开始,主角是30岁的俄罗斯计算机工程师斯皮里多诺夫(Valery Spiridonov)。

  报道称,斯皮里多诺夫天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肌肉停止发展,令他自小全身伤残,骨骼畸形。他两年前向卡纳韦罗求助,希望移植健康的躯体,预计最快明年实施手术,但两人至今仍只通过电邮及网上视频通话联络,从未正式见面。

  释疑1 “换头”医生是何人,靠谱吗?

  意大利医生因高调宣传“换脑”想法而引发医学界争议

  卡纳维洛是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协调组的临床医生,因高调宣传“换脑”想法而引发医学界争议。

  今年2月,他在《国际外科神经学》期刊刊登了一篇综述目前脑移植技术的文章,称现在技术已可以实现“换头”。他对媒体表示,将在今年6月美国马里兰举行的美国神经和矫形外科医师学会年会上展示自己的项目。

  与卡纳维洛有着合作关系的哈尔滨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手显微外科中心主任任晓平说,今年6月马里兰举行的大会是世界最重要的脑外科大会,大会议程邀请卡纳维洛做主旨发言,卡纳维洛也邀请任晓平参与。

  “去年他找上我的,跟我合作,借助我国内的基础研究平台。”任晓平说。任晓平于2013年在哈医大进行了世界上首次脑部移植的老鼠实验,目前其实验室正准备突破脑部移植中枢神经复合方面的挑战,并计划进行脑部移植在灵长类动物身上的实验。“其实这个想法(人脑可以移植)是我提出的,但我还在做基础研究,”任晓平说。

人体换头术靠谱吗

  释疑2 中枢神经切断还能连上吗?

  用特殊物质将脊髓“融合”,颠覆“不可恢复论”需时间验证

  “技术层面,应该说脑移植是可以实现的。”任晓平说。他介绍,器官移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始终在进步,但手、头这样的复合组织的移植始终没有进展,因为免疫系统的排斥性非常强,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当时在美国的研究团队研制了新型的免疫药,能够成功控制免疫系统排斥反应,成功实现世界上第一例手移植手术,患者存活十多年。任晓平说,“这代表了复合组织的移植有所突破了。”

  但头部依然是全身最特殊的地方,头部移植的最大两个挑战,除了因复合组织而产生的免疫系统排斥反应之外,另一个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连接。

  人脑与脊髓连接,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和人体其他一些神经不同,中枢神经一旦被切断,将不会生长,其功能得不到恢复。

  对于这一问题,卡纳维洛自信地解释,受体和供体两者的脊髓末端可以像两束意大利面一样绞起来,他将使用一种名为聚乙二醇的化学物质冲洗融合的区域,并持续注入好几个小时,最终,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像胶水让两端脊髓融合,就像冲过热水后,两段干的意大利面黏在一起一样。此外,还可以采用注入能够自我更新的干细胞的方法让脑髓跟脊髓连接。

  曾成功进行手移植手术的任晓平说,的确,传统上认为中枢神经是没法恢复的,“胳膊上的神经能接上,但中枢神经不能再生,接完了不能活,不能恢复功能。”但近十年科技发展在逐步推翻这个观念,“比如用干细胞,电刺激,特殊的聚乙二醇等,都在慢慢否定中枢神经不可恢复论,但这还需要时间验证。”他说,挑战中枢神经再生功能也是其所在实验室当前最重要的研究。

  释疑3 “身首异处”是否可能存活?

  脑部移植类似高位瘫痪,该类病患生命最多一般持续数月

  在任晓平看来,卡纳维洛能够去挑战现代医学的“终极挑战”,有着很大的勇气,他说,如果能做成人脑移植的第一例,也意味着现代医学的重大突破。

  他表示,虽然这项手术在理论技术上可以实现,但因缺乏客观的实验室数据,还是存在很大的风险。脑部移植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小鼠实验,即使是他们所做的小鼠实验,也只进行了短期的观察,没有长期的观察,而到现在,也尚未有做猪、猴等更高级动物的实验。

  “免疫系统的排斥性反应还是要长期观察才能出现的,术后不会很快出现。”他说,“中枢神经的恢复,也很有可能使得病人瘫痪。”

  任晓平介绍,从目前骨科高位瘫痪治疗的情况比较来看,很多人因车祸等原因致大脑和脊椎被切断,这些病人中,“三分之一在入院前或到医院后很快就死亡,三分之一入院几个礼拜后死亡,还有三分之一在几个月之后因为没有中枢神经支配,产生并发症死亡了。”而脑部移植就是一种类似高位瘫痪的情况。不过由医生有意制造的切割,可能在刀子产生的损伤上稍微得到控制。他认为,当前做脑部移植,手术当时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术后恢复意识及智力应该没问题,但恢复身体感觉和运动功能不确定”,这也就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未能或有可能即将突破的挑战。

人体换头术是否有违伦理

  释疑4 是否有违伦理,造出科学怪人?

  学界:手术尚未有科研正当性

  A和B变成了一个人,这个拥有A的头脑和B的身体的人到底是谁?这一手术还面临着伦理问题。

  这个计划遭到了医学界、伦理界和不少媒体的强烈反对。美国神经外科医学会主席说:“我不希望这事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我不会允许任何人对我做这样的事,因为有很多事情比死还难受。”

  “这是不是一个愚人节玩笑?”这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伦理学家翟晓梅听到此事的第一反应,“要不就是在炒作。”在她看来,这一手术风险很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翟晓梅认为,如果手术是为获取科学知识,那是为了将知识应用在其他人身上,这时就必须做利益风险评估。如果是为了在临床上解决患者的问题而采取创新性疗法,翟晓梅说,那也需要提供“有道理的方法”,“不是科学家自己说有道理就行了,必须是医学共同体公认的道理。”

  不过,在任晓平看来,“人类医学的进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临床常常走在伦理的前头。”他说,自己20年前在美国做手移植手术时,当时也有非常多反对意见,说首先需要做大量实验才行,“最后做成功了,很多一开始反对的人后来也认可了。”

  那如果他的手术失败呢?这可是生命。对记者的这一问题,任晓平回答:“那就接受失败的风险吧,要挑战世界难题,就得承担相应的风险。”

  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手术风险相信当事人一清二楚,或许就像范爷所说的,要受得起多大的赞美,就要经得起多大的质疑,无论如何,既然已经踏出这一步,世界首例人体换头术,希望成功,在医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