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朱维铮 “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学术研讨会举行 朱维铮先生遗著新书发布

2018-03-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9月5日.6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与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学术研讨会暨朱维铮先生遗著<中国史学史讲义稿>.<朱维铮史学史论集>新书发布会,在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台湾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盛会.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主任高晞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教授.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孙晶女士分

9月5日、6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与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学术研讨会暨朱维铮先生遗著《中国史学史讲义稿》、《朱维铮史学史论集》新书发布会,在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台湾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盛会。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主任高晞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教授、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孙晶女士分别致辞。黄洋教授谈到,朱维铮先生是中国经学史、史学史、思想文化史等多种学术领域的一面旗帜,此次两部新书的发布,能让学术界进一步认识朱先生的学术成就,促进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黄洋教授还特别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朱先生弟子为整理朱先生遗稿而付出的辛勤努力。孙晶女士表示,复旦大学出版社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朱先生相关著作的出版,为朱先生遗著的持续问世提供良好平台。

随后,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主任闵道安(Achim Mittag)教授,作了题为"Zhang Taiyan and the 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Historiography of Qing Scholarship"的主题演讲。

此次学术研讨会涉及中古、近古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编纂与历史观念,同时又观照中西史学的互动与比较。南开大学乔治忠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章益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越教授、四川大学王东杰教授、复旦大学邹振环教授等十多位学者,分别进行了《<左传>、<国语>被刘歆窜乱的一项铁证——民间学者刘坦之说申论》、《中国传统史学有认识论吗?——兼论中国史学史研究中的"辉格解释"》、《唐宋古文运动中的史学意识》、《中国近代史学的开端与转变论析》、《<大同书>与中国理想社会构想的"乌托邦化"》、《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以日俄为师的知识资源——<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初探》、《<新五代史>宋元本溯源》、《<宋史•外国传>的史源与书写》、《惠栋的史学思想及其经史研究之关系论析》、《姚从吾与德国史学观念的引入》、《近代中国医学史的书写历程》等十多个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章清教授、邹振环教授、王维江教授等作了精彩评议。

会议还以"朱维铮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为中心进行了两场主题讨论。《中国史学史讲义稿》、《朱维铮史学史论集》编校者廖梅博士介绍了朱维铮教授史学史研究的主要特点,台湾大学夏长朴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虞云国教授、复旦大学姚大力教授、傅杰教授、陈尚君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吴通福教授等十位学者,围绕朱维铮先生的史学史研究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演讲内容涉及《中国史学史讲义稿》的批评精神、朱先生对"以史为镜"的质疑,以及朱先生有关跨文化史学史的设想和努力等多种维度。

会议结束前,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葛兆光教授发言。葛教授首先回忆了自己早年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经历,向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和教学的朱维铮先生表达了由衷敬意。葛教授谈到,《中国史学史讲义稿》的文字有朱先生不断修改的痕迹,透过这些痕迹能看到朱先生思想变化的历程,因而这种变化本身就是史学史"写法"的历史。

葛教授还建议,中国史学史研究可以结合"咏史诗"中的历史观念,以及佛教、道教的历史书写等,进一步拓展新领域,引进新方法,促进史学史研究的深入与创新。

会议期间,主办方还组织全体与会嘉宾参观了位于光华楼西主楼8楼的"朱维铮文库",共同感受朱先生藏书的宏富与治学的辛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