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新运赵汝平参演《闪闪红星》 南京老将军是电影总指挥

2018-1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电影评价这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

电影评价这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 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该片曾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评奖活动中获二等奖。赵汝平,193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八一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名誉理事和原演员剧团团长,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从事文艺工作四十余年,曾参加了二十多部(集)话剧的演出与拍摄。

为纪念建党95周年,金陵晚报推出“南京人最喜欢的红色经典”群众参与系列活动。无论是红歌推荐还是这两天的红色电影推荐,南京市民都表现了相当高的热情。而就在昨天,市民朱金林阿姨在推荐电影《闪闪的红星》时,特别强调,当年她是在高邮芦苇荡里围观了电影的拍摄。但这与大家公认的江西是拍摄地有很大出入,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人们的印象中,《闪闪的红星》是在江西拍的,而江西婺源一直把此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对外宣传。记者采访了几位推荐红色电影的市民,他们也都表示从来没听说过还在江苏拍摄过。记者通过网络也没有搜索到。对于记者的疑惑,69岁的朱金林阿姨斩钉截铁地说,绝对是真的,当年他们一批的知青都可以作证。朱阿姨说,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她在句容农村插队,从高邮界首那边传来消息说,《闪闪的红星》正在芦苇荡拍摄,还有小英雄潘冬子。“要知道那时大家对革命电影是无比热爱和忠诚,要是能看到电影里的真英雄形象那多激动。”于是,朱阿姨和几位知青相约徒步前往,而且路上也遇到其他人往界首芦苇荡赶。农村的路不好走,一行人磨破了鞋底花了近两个小时才走到。为了核实情况,记者电话联系了高邮市界首镇负责文化宣传的陈站长,他证实了朱阿姨的说法。陈站长说,芦苇荡是江苏乡村旅游示范点,在这里拍的电影太多了。当年《闪闪的红星》和祝新运(潘冬子的扮演者)的确来芦苇荡取过景,不过只停留了几天。后来电影里是有几个芦苇荡镜头,但是不是选择了界首镇的,就不清楚了。倒是同时期红火的另一部影片《黄河少年》主要在此取景。

《闪闪的红星》与南京有缘由于《闪闪的红星》在江西、安徽等多地取景,后期许多镜头都删掉了,所以不是主要取景地,很难说清有没有最终呈现。但是,该片与南京的渊源却是相当深的。今年90多岁的彭勃老将军曾向金陵晚报揭秘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因为他是《闪闪的红星》电影总指挥。已经退养多年的彭勃将军,原是江苏省军区政委,1969年,在样板戏一花独放的形势下,周恩来等多位领导签字,把彭勃从南京军区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任厂长,并交待他在造反派的眼皮底下做到百花齐放。于是大家集思广益,决定拍一部儿童片。据老将军介绍,“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是曾任南京军区副政委的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当年为了拍这部片子,彭勃和团队冒着极大的风险。正是由于大家的奉献,《闪闪的红星》顺利过了审批关,得以在样板戏的夹缝中播出并红极一时。